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享有漆艺文化的国度,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 漆器的传统制作 工艺逐渐失传。但是我们甘氏家族有这样一位“大国 工匠”,不仅能够将失传已久的徽州漆器制作工艺复原,还创作出许多闻名世界的艺术作品,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甘而可。
弃商从艺,复原失传工艺
1955年出生于安徽黄山的甘而可,从16岁入行,到如今花甲之年,经过了40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将失传已久的徽州传统漆器制作工艺“犀皮漆”“漆砂砚”恢复新生,并重新焕发出活力。
“犀皮漆”是徽州当地最具特色的漆器,南宋时期就被作为贡品,为皇宫所御用,寻常人一件难求。各个朝代的工匠更是将犀皮漆复杂的制作工艺,视为不传秘法。
1999年,为了恢复这项传统工艺,专心做研究,甘而可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45岁的他关掉了当时收入颇丰的古董店,在此之前,他生活安逸富足,衣食无忧。
甘而可对于自己的这一选择说道:“我没有走那种热门,没有追逐大家都很感兴趣的东西,反而去走一种别人很少能触及,也没有人在做的工艺。我也没有样本可看,只是书上对它有些记载而已。但人的选择往往很重要,我一路走下去,绝不回头。”
甘家漆艺,走向世界舞台
最初隐居钻研的十年里,甘而可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干活。甚至连一墙之隔的邻居,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方寸之间,漫长研究的枯燥,技法突破的困难,都在甘而可乐观的心境前不值一提。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他制作的《红金斑犀皮漆大圆盒》被北京 故宫博物院永久 收藏;2015年,《红金斑犀皮漆金筘如意碗》参展米兰世博会中国馆;2016年,《绿金斑犀皮漆天球瓶》《唐氏鹿角砂八棱净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17年,由蒋琼耳设计、甘而可制作的《如园——红金斑犀皮漆天地盖盒》 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此后,甘而可被选文化部确认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享受国务院津贴。
从反复尝试,到恢复犀皮漆工艺,做出第一件满意的作品,甘而可用了十年的时间。对于甘而可来说,外界的肯定是浮云,最重要的是,他要做出自己内心认可的东西。
“今天做不了最好的,没关系,还有明天;明天做不了最好的,也没关系,还有后天,甚至还有一辈子。只要你坚持这么做,肯定是最好的。一生做一件事情,应该可以做好。”
甘而可宗亲,用半生的沉淀成就大器,用达观的态度笑对人生,用时间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位甘家 儿女的责任。转发给更多的宗亲,为千千万万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而努力的甘氏儿女们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