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0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9-18 06:03:16 | 查看: 888| 回复: 0
在中日两国历史中,中国唐代鉴真大师堪称是开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亲善使者。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播佛教戒律、兴造寺庙佛像,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被日本人民奉为“文化恩人”、“律宗始祖”、“医药之祖”。供奉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更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这件历经1250多年风雨沧桑的国宝,至今仍栩栩如生,关键就在于它采用了中国古老的“干漆夹苎”技艺制作而成,而作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传承人,就是至今仍在浙江天台山用干漆夹苎技法造像的汤春甫大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已有1250多年历史的鉴真和尚干漆像。

一、鉴真漆像,千年如生

前不久,笔者陪同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前往天台山拜访汤大师,亲眼看到匠人们采用这种古老技艺的造像过程,才明白了在日本供奉的鉴真和尚塑像能保存上千年,全因为这一工艺的原料难得和操作过程复杂之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左)参观汤春甫制作的各种塑像 (邹德浩摄)

回顾“二战”之后,正是佛教打开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大门,唤起、沟通、修复着两国的国民感情,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起了催化作用。能修法师说,鉴真在日本留居10年,公元763年5月6日在奈良唐昭提寺圆寂,享年76岁。鉴真东渡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其弟子为鉴真膜影,浙江天台山开元寺艺僧释思托采用中国传统的干漆夹苎技艺制作坐像,像高0.81米,形体大小与真人相仿,面颊含笑,双唇紧闭,表现了鉴真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坚毅性格。干漆夹苎技艺分“木心”和“泥心”两种。前者在木心外面加工干漆,思托采用后者,在泥塑外面采用干漆夹苎技艺制作,竣工后,去泥而空心。这种干漆像分量轻,造型厚实稳重,被誉为“唐朝提派”,鉴真像因造型优美,线条柔和,为日本美术史上最早的肖像雕塑,成为日本传世至今的珍贵国宝。1980年4月,鉴真大师的干漆夹苎像运抵扬州“探亲”,供奉于大明寺鉴真纪念堂正殿内。

促成鉴真探亲的邓小平评价说:“在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鉴真是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鉴真塑像诚如历代诗人学者所赞叹的,它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表现出鉴真的坚强意志和安详风度。一千二百余年来,日本人民把它作为国宝,精心保护和供奉到今天,值得我们敬佩和感谢。”当年这一盛世之举曾在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引起不小的轰动,人民日报、新华社和日本等主要媒体都做了大量报道,文化影响不断扩大。

二、干漆夹苎,工艺古老

所谓的干漆夹苎,就是塑造佛像所用的大漆、苎麻、桐油、香樟、朱砂等13种天然原料,都采自浙江东部的天台山,经过造型、夹苎、包贴、打磨、披灰、水磨、上漆、贴金、彩绘等48道工艺流程、168道工序才能完成,其内含细节和火候,全需艺人长时期操作和用心体会才能掌握,所以,这样出来的塑像都具有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等特点,经得起千年寒暑的侵蚀而屹立不倒,日本国宝”鉴真坐像”即是这一技艺的典型代表。

汤春甫介绍说,早在东晋时期,这门手艺就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核心秘诀就在于所用的最重要原料大漆极为难得。大漆来自天台山海拔656米高的方山,艺人每年在盛夏中午,要在深山老林中奔波上百里寻找漆树,割了上千刀,所得不过50克白色的浓稠液体。每50公斤液体,在特定的火候下可熬得250克大漆。佛像能千年不腐不倒的奥秘,就在于这种特有的大漆具有很强的防腐、防虫、防潮、防氧化等特点,历来享有“涂料之王”的美誉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汤春甫大师正在检查大漆的质量(央视图片)

三、刻苦学艺,推陈出新

汤春甫年少时家境贫困,上世纪60年代在天台山的华顶寺学艺,同期拜师的三个徒弟,有两个因填不饱肚子,半年之后都“饿跑了”。汤春甫坚持了6年,才逐步掌握了工艺的全过程。汤春甫说,我国从晋代起就有了干漆工艺,但千百年来都是师徒口传心授,留下来的文字资料极少。出于担心关键工艺失传的考虑,汤春甫下决心传承这一中华文明中独有的瑰宝,他先后走访了数十座著名的寺庙,拜访过上千名民间艺人,观摩过数千件雕塑作品,整理出200多万字的资料和图片,并把这些考察得来的体验,融入到新的创作过程。1986年,汤春甫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280多座历代杰出帝王和名人像大获成功,人们称赞这些每个近2米高的精美雕像是“中华文化和艺术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作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象征的鉴真东渡群塑像,在台州传统工艺美术博物院中的位置非常突出。再现当年鉴真东渡的宝船上,风帆高挂,帆上书写着“重塑鉴真大师以佛法雨露滋润和谐世界”。鉴真高坐在船的后部,前甲板上的和尚们神态肃穆,各司其职,俨然一个庞大的外交团队,又像是促进经贸合作的代表团,让人看了浮想联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鉴真东渡日本乘坐的宝船(邹德浩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鉴真师徒乘坐宝船东渡日本(邹德浩摄)

四、送佛天下,造福人间

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在鉴真塑像前久久驻足。他说,1921年,日本人高洲太助考证得知出自大明寺的鉴真事迹后,决定为纪念鉴真东渡日本史实而立碑,碑额上端八个大字“山川异域,风月一天”分两行竖排。这块竖立于大明寺大雄宝殿西侧的石牌也是现今国内发现的考证鉴真史迹最早的物证之一,它为研究中日两国关系史和鉴真和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

能修法师介绍说,鉴真东渡日本途中生病曾在天台山寺院养病,寺院主持给予多方面帮助,现代民间艺人汤大师继承传统工艺,塑造鉴真形象包括东渡宝船等,再次续写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体现了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汤春甫则向能修法师介绍了目前干漆夹苎工艺的新进展。他说,最能体现干漆夹苎这一古老工艺成就的,就是用该工艺制成的各种佛像,既能保持佛像的纹路细腻、线条流畅,又能使佛像更具神韵。“造像的智慧在于平凡到可以无言无语存在着活的智慧生命”,干漆夹苎技艺记录千年每个时代的真实分享。而让他一生中最高兴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他1999年塑造的千手观音坐像,作为国宝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了,还有2006年制作的四十九龙大屏风陈列在中南海国宾接待厅。一个民间艺人的作品能进入国家最高的艺术殿堂,既是对干漆夹苎工艺达到新高峰的认可,也是国家对手工艺人的最高褒奖。目前,以汤春甫为首的专家们制定的《干漆夹苎工》、《金漆造像工》已被列入国家标准,其作品先后获得70多个国际和国家级大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汤春甫大师正在给观音像上漆(央视图片)

台州传统工艺美术博物院,是浙江“国佛家园”景区的重要组成,2017年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区。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频道在2018年12月2日以《手艺》为题,专门介绍了汤春甫的干漆夹苎“手艺”。在天台山佛教城城门外,一块石碑上刻有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天台山干漆夹苎法技艺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字样。展厅的入口处则留有原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题写的“送佛天下,造福人间”牌匾。

汤春甫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出口佛像了,由于名气越来越大,作品往往需要提前三到五年预定。截止到目前,东南亚、欧美、日本等70多个国家的国家级博物馆、艺术馆、殿堂寺庙等场所,共收藏和供奉着一万多件采用干漆夹苎工艺制作的塑像,我们的第2万件海外作品是为澳大利亚甘露寺塑造的一尊观音像。汤春甫对笔者说,我们对这尊雕像的全部工艺,都极其严格和考究,前后用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我们以虔诚慈悲敬业之心塑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送佛天下,精美的佛像受到各国人民特别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极大喜爱,中国工艺精品被世界各地收藏,一方面弘扬了佛教文化和展示了东方古老工艺,另一方面也增进了人民之间的感情。

对此,汤大师既欣慰又感慨:“我从事这一工艺已经60多年了,前后带了130多名徒弟,实践证明,只有把手艺做出了门路,才能获得世人的青睐,这门手艺才不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模型车间,笔者看到一尊高26米重达168吨的千手千眼观音塑像,这尊像堪称世界观音像之最,需耗时5年才能完成。

汤大师说,不管用多少时间,用干漆夹苎工艺完成的作品,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去初期的乌涩,变得越发鲜艳透亮,鉴真干漆像就是千百年后让人感觉盘腿更加稳重大气,面部更加庄严,令人心生敬意。如果说干漆夹苎这门技艺是时间的凝固剂,那么手艺人则是时间的消耗品,他们必须在漫长的岁月里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等待,每一道工序的重复,都是手艺人对时间的承诺,一次次承诺的兑现,才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种种的延续和展示。

作者简介

邹德浩,曾任人民日报常驻联合国首席记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北京拓维智库研究院舆情研究所执行所长

黄学琪,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原公使衔商务参赞、扬州市原副市长,现任海外华人科技组织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主 编:贺小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7:53 , Processed in 0.0531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