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非遗香,访国之匠
——材料学院“传播公益理念,探秘 脱胎漆器”赴江西实践团
2017年7月6日,东华大学材料学院赴江西实践团来到鄱阳县饶州脱胎 漆器有限公司,今天我们探访了国家级脱胎漆器 传承人李波生 先生,了解了脱胎漆器的相关知识以及简单的制作流程。
从进入老先生的脱胎漆器厂的那一刻,我们发现,这个工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应该有着几百号工人、几百号机器的大型工产,而是真正的手工作坊一样的当今少有的“工厂”。看着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漆器,还有老先生布满茧的双手,这才是血统纯正的手工艺品,这才是我们每个人,甚至社会、国家应该去传承和保护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采访中我们有跟老先生聊到关于脱胎漆器的 技艺传承的话题,老先生说现在有很多大学虽然增设了漆艺这门课程,但几乎没有人可以离校以后真正的从事这门行业,更多的是因为这些大学生仅仅只学习到了理论知识,并没有掌握漆艺的手工制作技术。就像老先生说的那样,理论传承总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实践传承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先生说他人以至花甲之年,他很希望他的这门技艺可以有人把它传承下去,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课程,不让这种纯正的手工艺失传,否则这将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重大损失。
脱胎漆器工坊里有一位专门负责绘画及制作纹样的老先生,他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老先生跟我们聊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去年也开设了和脱胎漆器相关的课程,生源不限于高考考生,但必须接触过脱胎漆器,并对脱胎漆器知识有比较完善了解。我们也大致了解了一下脱胎漆器的颜色,所谓“漆黑一堂”,标准的脱胎漆器颜色应该以黑色和红色为主。
脱胎漆器的国家级传承人目前为止只有三位,李波生先生为负责人。在问及李老先生在很少有人继承这门手艺情况下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时候,他说:“作为国家脱胎漆器的传承人,‘传’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承’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年轻人首先要喜欢这门手艺,但他们也需要维持生活,但在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他们才愿意来学习这门手艺。只有这样,在脱胎漆器生存空间小的情况下,他们才能够坚持这个工作。”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多小时,但是却收获颇多,能与国家级脱胎漆器传承人李波生老先生了解有关脱胎漆器的文化,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我相信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带来很多的启发,我们也希望这门技艺可以永远的流传下去。
材料学院阳光服务队
李昭珺
2017年7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