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团记者欣赏精美的
平遥推光
漆器制品
平遥
牛肉
平遥牛肉集团生产车间
平遥牛肉集团产品展销厅
平遥推光
漆器首饰盒
工人用蛋壳作画
工人为推光漆瓶描金
时间偏爱山西,时间给了平遥牛肉的味道,也给了平遥推光漆器的光泽。
走进平遥牛肉集团生产车间,110口七尺大锅矩阵排列,每口锅500公斤牛肉的炖煮,视觉上的冲击足以让人震撼,而熄火后2小时的焖炖,更会让人从味蕾上感受到时间对于美味的封印。
从西汉到唐宋,再到明清,“一头牛,一块肉,一撮盐,一口缸,一只锅”,急火煮,慢火炖,熄火焖,不添加其他任何佐料,是平遥牛肉的“大道至简”成就了其今天的美名。
舍得用时间换取美味,平遥牛肉淬炼的是时光,平遥城西郊十里外的娃留村,上演的是时间和
大漆的融合。87岁的薛生金老人正是用掌心的温度,推出了百年的传承。
晨光透过窗棂,已近9旬的薛生金依然坚持着每天5个小时的创作,即便“见证晋中高质量发展之专业镇发展看晋中”采风团哗然经过,老人的眼神也未走出他的世界。一位记者说:“浮躁的世界,这种力量足以让人瞬间安静。”
兴于唐代,盛于明清,平遥推光漆作为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因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平遥推光漆器髹饰
技艺正是在薛生金的手中得以复活,平遥推光漆更加熠熠生辉。
一口醇香传万里,一眼回眸越千年,平遥牛肉加工技艺和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世遗中的非遗”。
又一次以时间聚合,2022年9月,平遥牛肉和平遥推光漆器入选全省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
古老传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牛肉加工技艺和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再一次光芒绽放。
“经历沧桑,又见‘平遥’,古老的传承、熟悉的味道,它是一块肉,是一种味道,也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在更多平遥牛肉企业经营者的眼中,平遥牛肉的未来,既要立足传统工艺,更要探索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都将是发展的新领域。
“这是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古老手工技艺,如何使其长盛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高端的传统大漆作品必须具有个性化的、无法模仿的创意和思想,这是作品的灵魂和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薛氏漆艺研究院几代人一直把挖掘培养个性化的设计性人才作为第一要务。”薛晓东是薛生金的儿子,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父亲“一代要比一代强”的要求下,他把平遥传统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与美术学院科学绘画理论相融合,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的精品力作,使平遥推光漆器再现盛世繁华。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平遥县深入贯彻省、市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9个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走访入户、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电话访谈等方式,对全县牛肉和推光漆器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并对专业镇发展相关配套政策、优惠措施进行了初步讨论,积极制定专业镇发展措施,以高起点推动、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推动专业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龙头带动建链延链,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平遥牛肉产业依托绿色食品工业园,以平遥牛肉集团等为龙头,上马一批牛肉加工项目,壮大加工规模,同时向上游发展饲草养殖产业,向下游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推光漆器产业则依托平遥唐都推光漆器公司,发展集漆树种植、木胎加工、描金彩画、髹饰技艺、销售网络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链,开发漆器旅游纪念品系列产品。
“在中国的平遥打造世界的牛肉”,平遥牛肉文化产业园的这条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借省级重点专业镇建设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全方位提升和打造好平遥牛肉品牌,让平遥牛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平遥牛肉集团董事长李增富信心十足。
推陈出新,砥砺前行。在平遥唐都推光漆器公司的中国推光漆器博物馆,衣柜、角柜、电视柜、屏风、漆画、首饰匣、茶具、文具……各式精美的器物美轮美奂,慕名而来的游客仔细挑选着商品,感受着传统工艺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专业镇建设为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我们将以保护、传承、创新为己任,以弘扬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为发展思路,融合国内外漆艺精华,加大创新力度,实施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平遥唐都推光漆器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平遥牛肉和平遥推光漆器资源优势,抓好专业镇项目建设,积厚成势、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形成示范带动,把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器专业镇打造成全省标杆。”平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思茂说。
“一镇双品”,“非遗双宝”。平遥县正借专业镇建设东风,擦亮“老字号”品牌,推动晋商文化与牛肉文化、漆器文化联动开发,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发扬光大、推向世界。(记者 史俊杰 冀古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