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铜镜工艺发展到唐代,已达史上的巅峰,不仅铸制精湛,镜背装饰亦别出心裁,呈现出一种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大唐气象。唐镜的装饰工艺,有螺钿、宝装、宝钿、金银平脱、金背、银背等,采用上述装饰手法的铜镜,又称“特种工艺镜”(图1)。
▲图1 唐代特种工艺镜局部 日本奈良
正仓院 第5号 南仓70
NO.2
螺钿镜又称“钿背镜”,镜背以
大漆作为粘接剂,贴附蚌壳组成装饰图案,所用蚌片较厚,表面光泽莹润,并有细部刻划,题材有龙、凤、人物、花鸟、草树等(图2.1~图2.3)。螺钿镶嵌起于商代,多用于漆木工艺,而在铜镜上镶嵌螺钿则为唐人首创。
▲图2.1 镶嵌螺钿云龙纹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2.2 镶嵌螺钿鸾凤纹镜 大英博物馆藏
▲图2.3 花鸟人物螺钿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NO.3
宝装镜,是指镜背除嵌螺钿外,又嵌有玉石、琥珀、玳瑁、青金石等各色宝物的铜镜,题材多为花鸟禽兽,均环绕镜钮分布,繁复精致,色彩斑斓,较螺钿镜更显美轮美奂,具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效果(图3.1~图3.9)。镜背上的装饰材料,来源于不同的地区,充分显示出唐代文化交流的繁荣。
▲图3.1 花鸟纹宝装镜 大英博物馆藏
▲图3.2 花鸟纹宝装镜 日本白鹤美术馆藏
▲图3.3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唐宝装镜 第7号 北仓42
▲图3.4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唐宝装镜 第10号 北仓42
▲图3.5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唐宝装镜 第11号 北仓42
▲图3.6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唐宝装镜 第11号 北仓42 (局部)
▲图3.7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唐宝装镜 第13号 北仓42
▲图3.8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唐宝装镜 第2号 南仓70
▲图3.9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唐宝装镜 第5号 南仓70
NO.4
所谓“宝钿”,就是在金属器物的表面以金丝编出花纹轮廓,内填各种宝石,金丝轮廓之外多饰鱼子纹,其全称叫做“金筐宝钿”。此种工艺在唐代金银器工艺中较常见,但用于铜镜上的目前仅见一例(图4),镜钮与镜背均以金丝掐成花叶,花头作如意形,叶片作心形或腰果形,花叶之内镶嵌料器和宝石,花叶之外满填金珠,奢华异常。
▲图4 金筐宝钿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NO.5
金银平脱镜,是将金银箔片剪成花纹贴附在镜背上,然后
髹漆数道,最后进行打磨,使金银花纹与漆面平齐,金银箔片事先还需进行錾刻或镂空处理,以表现出纹饰细节,题材上以花鸟纹最常见。此种工艺较为繁琐,装饰上则平添了几分雍容华贵(图5.1~图5.5)。
▲图5.1 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5.2 羽人花鸟纹金银平脱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5.3 花鸟纹金银平脱镜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
▲图5.4 花鸟纹金银平脱镜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图5.5 花鸟纹金银平脱方镜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NO.6
金背镜与银背镜,是将整块金银纹饰片镶嵌于铜镜背面(图6.1~图6.4),银背镜上的部分纹饰,表面还要鎏金,以取得富丽奢华的装饰效果。
▲图6.1 瑞兽花枝纹金背镜 西安博物院藏
▲图6.2 瑞兽禽鸟纹金背镜 美国哈佛大学美术馆藏
▲图6.3 花鸟纹金背镜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6.4 银背鎏金鸟兽纹葵花镜 日本千石唯司藏
日本奈良正仓院还藏有一枚黄金琉璃背菱花镜(图6.5~图6.6),镜背作六瓣菱花两重,上下交错,菱花表面以金丝分隔,内填琉璃,菱花之下又有一层金背,十分特别。
▲图6.5 黄金琉璃背菱花镜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
▲图6.6 黄金琉璃背菱花镜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
参考文献
尚刚:《唐代的特种工艺镜》,载《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格物 | 致知
万物 | 在线博物馆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435008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