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837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9-20 00:00:36 | 查看: 187| 回复: 0
流传数百年的 独木[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龙舟[/url]节什么样?

西施的传说源于哪里?

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在哪儿?

[align=center]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4349c58b7b8c44b4981ce0c621e2828f.jpeg[/align]

……

非遗之美跨越千年

看完让人直呼“血脉觉醒”

暑期来临

非遗里的宝藏县城

藏着哪些惊喜?

快来一起探秘吧~

贵州台江

独木龙舟节

提起龙舟节,你一定不陌生,那么 独木龙舟节你听过吗

[align=center]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4ccf5c9ac43843af96082808db4343f9.png[/align]

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贵州台江县施洞镇、老屯乡和施秉县双井镇、马号乡百余个苗寨都要举行盛大的“划龙船”集会,以祭祀的方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国家级非遗——苗族独木龙舟节。每逢节假日,台江县老屯乡都向游客开放苗族独木龙舟体验项目。

独木龙舟的比赛从 制作龙舟便开始了,最原始的船身用 三根粗壮的杉木挖槽捆绑而成;龙头用 柳树雕琢而成,最奇特之处是 龙舟的头上顶着一对大大的牛角。

这是因为苗族是传统的农耕民族, 牛就是苗族群众最重要的劳动“伙伴”,因此将牛角配到了龙头的两侧。

[align=center]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f71295c17c864a5c9abdc4b87bd43c79.png[/align]

台江县施洞镇的台江芳佤苗族文化馆里,1:1还原展示了独木龙舟原貌。

独木龙舟节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密不可分。台江县所在的黔东南州是全国著名的林区之一。早在明代,一根根巨大的楠木和杉木就通过清水江运往京城,成为栋梁之材。这也孕育出了独特的“独木龙舟节”。

[align=center]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14eeb9ef7d8e49cfa33e1d40b6bba2ac.png[/align]



此外,台江县还有许多节日,民俗丰富多彩:农历六月十六 佳收节、农历七月初二 倒鱼节、农历九月二十七 秋收节……

[align=center]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21843f58a504431ab7454c352ec4dca7.png[/align]

△倒鱼节民俗活动

提到台江县,就不得不提火爆出圈的“村BA”。

台江与篮球结缘,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村BA”的前身就是 台江县台盘村的“六月六”吃新节篮球比赛,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这项活动已经举办了几十年,打篮球早已成了当地的一种传统。

这座仅有17.3万人口的县城,也从“篮球热土”一跃而成“投资热土”。去年,台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98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一; 今年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

山西平遥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3]技艺[/url]

在山西平遥,有一种漆器以“手掌推出光泽”而闻名

[align=center]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0ab7f5f786a245bcb63aa1503db672bf.png[/align]

, 这就是平遥推光漆器。

[align=center]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a09c25dad3e741a48c17461b9010cbeb.png[/align]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了中国最古老的制作方法。

[align=center]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780f132d2794435894600882ae9625df.png[/align]

推光漆器的主要特点是 用手掌推出光泽,制作过程中需要在灰胚上反复刷漆,先用砂纸蘸水擦磨,再用手掌蘸油推擦, 一般需要反复刷漆、推擦至少6次。

凭技师的手感推到漆面生辉、细腻华润、光洁如镜,最后再在漆面上绘画,全部靠手工完成。

[align=center]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1dc121e931ab4427bd0b69acdae4fce8.png[/align]

平遥推光漆器已有数千年历史,它盛于唐代,明清时期随着晋商实力增强,平遥推光漆器远销俄罗斯、东南亚一带,逐渐发展为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可以说 平遥推光漆器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独特的 晋商文化。

平遥作为晋商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汉代就已是晋中地区的商贸集散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晋商足迹遍布欧亚。

由于晋商征途太远,随身携带现金颇为不便,汇兑业应运而生,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票号在平遥应运而生。 (票号是专营银两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也即现代银行的前身。)

到晚清时期,全国票号共51家,平遥占22家之多,“一纸风行、汇通天下”,基本上控制了当时全国的金融命脉。

[align=center]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9c2c1e7272df4319a5010f04835c87b7.png[/align]

如今来到平遥[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2]古城[/url],除了探索晋商文化,当然要打卡古城墙、民居、街巷和寺庙。这座古城始建于西周时期,至今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align=center]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eb69a6e06e1c480d92b57e5ead7110bc.png[/align]

浙江诸暨

西施传说

苎萝山青,浣江水碧,浙江诸暨作为越国故地、西施故里,流传着许多与西施有关的传说。

西施传说作为 首批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遗,已有2500年的传承历史,涵盖人物、地名、物产、风俗等。

[align=center]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f835cae83c39496eae7ff3cf3befd69b.png[/align]

△西施故里

今天的诸暨仍保留着许多与西施有关的地名:

白鱼潭,即成语“沉鱼落雁”中“沉鱼”的发端地,这个水潭旁的白鱼潭村也得名于此。

浣纱村,为古苎萝村所在地,因有西施浣纱古迹而得名。

除此之外,诸暨有古越文化气息的地名比比皆是:西施大街、西施大桥、越都路、越王街、苎萝路、陶朱街道……

请横屏滑动欣赏↓

[align=center]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23980bcd94484397ae93051c3c6abd47.png[/align]

诸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 “三江口水灯节”,也与西施传说有关。

相传西施入吴时,船过三江口,时值深夜,村民点燃禾草投于江面,随船而去,以礼送西施。如今每年的这一天,三江口村民将花灯放于水面,任其游弋。

诸暨还是民殷商富之地,以 袜子和 淡水珍珠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袜业之都”,诸暨拥有全球最完整的袜业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袜子年产量约占全国的70%、全球的三分之一。

[align=center]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ad46cd9f812c4f1ca3872cb80cf765b8.png[/align]

△袜艺小镇

诸暨东北部的山下湖镇凭借“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成为 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加工、贸易中心。该镇的珍珠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0%、全国总产量的80%。

这还不够!诸暨还是全国闻名的篮球之乡,一个总人口100多万的县级市,篮球场地就达到2000多个。早在2000年,诸暨市就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篮球城市。 在诸暨人的生活里,篮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 “村村都有篮球场”。

[align=center]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eb1a455f6a4643ab961196b65c102fd5.png[/align]

安徽歙县

徽墨、歙砚制作技艺

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产自安徽歙县的 徽墨、歙砚,历来被视为墨砚之上品, 徽墨和歙砚制作技艺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墨诞生于南唐时期,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成品具有质坚如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历久不褪等特点,被历代文人视为至宝。

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其石纹各异,有 罗纹、眉纹、金星、金晕等百余品种。制作歙砚的石料十分讲究,要求石质坚润,纹理细密。

[align=center]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555c102fdccc4e7eb990645504957edd.png[/align]

作为徽墨和歙砚的产地,歙县是古徽州府统辖的“一府六县”之一,也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 这里不仅是徽商故里,而且文风鼎盛,仅明清两代,就有六百多人考中进士,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为徽墨与歙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徽州文风兴盛并不是偶然,它是程朱理学正宗所在,朱熹和程颐、程颢兄弟的祖籍地都是徽州。这里诞生了三大地方显学之一的 徽学。

徽商也一直有儒商的称号,他们极重视文化教育,徽州的诸多大家族也几乎都有先弃农从商,致富后再投资办学让子弟读书的经历。

在今天的 歙县中学内,仍完整保留着 明朝“古紫阳书院”的山门坊,见证了历代莘莘学子的朝读与晚归。

[align=center]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27c038de8e0840e38af5d14cb3a68402.png[/align]

徽州的文风之盛也被谱写在歙县牌坊当中。歙县现存82座古牌坊,是 “中国牌坊之乡”,每一座牌坊,都记录着一段历史。

棠樾村村头的七座石牌坊连缀在一起,仿佛一个巨大的弧形,代表儒家倡导的忠、孝、节、义,见证着一个家族明清四百年的传家之道。

[align=center]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a54ac9466ff94e4a8c6257d58abf8172.png[/align]

歙县牌坊群中最大的牌坊—— 许国牌坊位于徽州古城,是全国唯一一个八脚牌坊。 许国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衔为“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是仅次于首辅的重臣。

在歙县人心中,除了铭记昔日荣光的牌坊,更有久久萦绕不去的 徽音徽调。

清乾隆五十五年,时任户部尚书的歙县人曹文埴带着 徽剧“庆升班”前往京师。此后,徽商组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相继进京,孕育并催生了被后世誉为“国粹”的京剧艺术。

△黄山市宏村,徽剧演员在表演节目。

今天的歙县中国传统村落(167个)遥居全国县级第一,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星罗棋布,是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文化艺术馆。今年1至6月,全县接待游客724.11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9.05%;旅游总收入62.84亿元,较2019年增长15.02%

福建安溪

铁观音制作技艺

“一壶铁观音七泡有余香”,位于福建东南部的 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 铁观音的发源地。

因安溪所产茶, 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香韵形美,犹如“观音”,又得名“铁观音”。 每一泡安溪铁观音都历经十道传统工序,三十六小时连续制作, 这种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align=center]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724/c9624f4764204132a7da10cef85a09c3.png[/align]

安溪县产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而盛于现代。当地茶农借鉴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发明出一套半发酵的独特制茶工艺,以此制作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乌龙茶。

在茶叶种植这点上,安溪可谓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安溪县群山环抱,虽然近海却有崇山峻岭相阻隔, 不受海风直接侵扰。这里常年云雾缭绕, 年平均气温16—21℃,再加上土质大部分为 酸性红壤,构成了适宜铁观音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

此外,安溪隶属泉州市,从宋代起,安溪茶叶就顺着泉州港的船只飘香至世界各地。

如今,安溪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坐拥60万亩茶园,年产量6.2万吨,远销日本、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到安溪,除了品茶、游茶园,还能感受到浓厚的闽南风情。

这里拥有大大小小的庙宇上千座,发端于安溪的 清水祖师信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安溪民俗文化极为丰富,除安溪高甲戏外,还有木偶戏、南音、茶歌对唱等地方戏曲文化。

△安溪清水岩

绚丽多姿、弥足珍贵的非遗

随历史长河流淌至今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一起打卡非遗宝藏县城

品味世代相承的艺术与美学

你身边还有哪些非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3:29 , Processed in 0.0470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