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4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9-20 04:02:26 | 查看: 573|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000多年前,当我们的祖先把漆液从树上采割下来的瞬间,漆与人类的故事便开始了。

它生于自然,在胎上流淌、干结,并不需要太多人为痕迹,便有了一种自然随性的混沌之美。

“漆”本作“桼”,象形字,与割漆的刀口非常相似,上有木下有水,中间左右各一撇,像用刀划开树皮。

直到现在,获取大漆还是沿用8000年前的这种手法。

采漆人用特制的割漆刀划开漆树树皮,用蚌壳或者树叶做成的茧子接住漆树伤口流出的天然汁液,得到的便是珍贵的几滴大漆。

对于漆农而言, 大漆是自然的恩赐。时至今日,他们依旧恪守传统,限量取漆,这也是人对自然的敬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生漆树液

刚刚割下的漆液是乳白色的,与空气接触后会变成栗壳色进而形成成一种玄幽的黑色。

漆树要生长七年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一次割漆,割一年漆,要休息两年。如果一直割的话,漆树就会死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调朱漆

业内常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指的是:三千棵漆树一次只能采得一公斤大漆。而一棵漆树的整个生命周期才能提取十公斤大漆。

正是这样稀少珍贵的原料和耗时费力的取漆过程,致使优质天然大漆的定价始终居高不下,也让漆器成为了昂贵的艺术品。

过去,只有皇室宫廷、权贵家族得以享用,但好在制作漆器的手艺一直传到了今天,现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距今约8000年)

河姆渡文化 漆木碗(距今约7000年)

自然是无限宽容的,“疼痛”的收割之后,留给世间的,却是一种近乎永恒的美。

目前,在很多出土的千年漆器中,有很多木胎已经朽烂成灰,但漆层却依旧完整。

大漆具有防腐、防潮、耐高温、防虫蛀等特性,因此有着无与伦比的坚硬度和耐久性,这也让大漆被赋予了永恒的意味。

而能拥有一件大漆制成的手工漆器,不仅能近距离体验大漆之美,而且寓意吉祥、富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了让大众近距离体验到大漆之美, 一条生活馆特联合太朴大漆艺术工作室创始人林文锋,带来了大漆制成的生活器物——太朴漆箸(箸,指筷子)。

希望通过一双漆箸的体验,让大家感受到中国传统大漆的好处和美丽。

有原木漆箸、螺钿黑漆箸、螺钿朱漆箸、金斑犀皮箸多种可选。

漆箸运用中国漆器的髹饰技法,以打捻、贴金、髹漆打磨、点缀相结合,使得漆箸华丽温润,充满东方之美。

注:髹饰是古代在艺术品上采用的一种传统工艺,用大漆来纹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每一双漆箸,都由太朴工作室的资深大漆艺人纯手工制作,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 “日用之美”,更是难得的民族艺术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朴漆箸检测报告

太朴漆箸,现在一条生活馆有售▼

限时特惠截止至:2021年7月24日23:59

漆箸:生于木,归于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漆箸,漆与木的结合,似乎带着既定的宿命感。生于木,归于木,大漆通过另一种形式实现了华丽的重生。

原木,带着天生的质朴感,显露出自然的本色和纹理,给人的感觉是舒服温暖的。

大漆,玄幽、深邃,又有一些神秘,让人忍不住细细抚摸、观赏一番。

两种带着某种联系的材质,通过匠人之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不突兀,又有了一种古典的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朴漆箸所用的大漆,是珍贵的毛坝老树漆。

有诗曰:坝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起琥珀色,提起钓鱼钩。

毛坝漆,漆酚含量高、亮光好、燥性好、浓度大,其中又以老树漆为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毛坝漆

老树漆取自树龄较长的老漆树,产量少,但光泽度和质感却是一般大漆难以比拟的。

漆与木的结合,密合了木纤维空隙,具有了耐湿热、耐磨等特性,让漆箸更加耐用。

设计师在设计漆箸器型时,参照了中国与日本筷子的经典长度,最终设定为中庸的225mm,长度拿握舒适。

箸尖的传统圆型改为四方型,并保持了木材切割的凹凸感,既增加了漆箸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又尽显纹理之美。

箸头采用加粗的设计,直径达到了86mm,手握更有力,感觉舒适、轻松,也符合儿童用箸的力度要求。

110mm的漆艺表现部分,让手指可完全接触到箸头的漆艺装饰部分,更直接地感受大漆的温润质感。

“星翰”螺钿黑漆箸

漆黑夜空,星光闪烁

漆黑是中国传统漆艺独特的语言,也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黑色,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黑,跟中国画的黑、油墨的黑,是不同的。

大漆的黑,透着含蓄柔和的光泽,有着黑玉般的质感,又带着无声胜有声的内敛之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款“星翰”螺钿黑漆箸,漆面用黑漆进行髹饰,呈现出一种类似“深潭”般的深邃观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星翰”螺钿漆箸,采用嵌螺细工艺的“点螺”形式,把螺贝制成0.5mm以下的薄片,并切割成点。

然后手工一点一点镶嵌于黑色的漆底上,在光线下能产生奇幻、绚丽的艺术效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用的原料是精选五年以上的夜光螺,它在夜间能发出五光十色的光泽,配合上深遂的黑漆,便产生了仿若星翰的艺术效果。

“吉吉”螺钿朱漆箸

红红火火,好事将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子朱批、贵胄朱门、宫闱红墙连天阙。在东方色彩的美学里,朱红,自带尊贵,有着吉祥富贵的文化寓意。

太朴团队特别调配了珍贵的桔红砂矿物质颜料,和大漆一起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中国色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林文锋在调配特制朱漆

这批特别调配的朱漆,仅有1500g,即使是太朴工作室下次再制作,也不会出现和这次一样的色彩。

色调呈暖暖的橘红色,也是新年好事近的征兆。

所用的工艺,也是传统的“点螺”,温暖喜庆的红色与亮彩的螺钿相互呼应,红红火火,喜庆纷呈。

“盈盈”金斑犀皮漆箸

流光溢彩,绚丽富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犀皮漆又叫犀毗漆、菠萝漆,并不是犀牛皮,而是特指中国古代漆器制作中的一种装饰工艺。其斑纹有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美感。

经过太朴团队几年来的研究,成功地研发出自己风格的犀皮漆纹样。

明艳绮丽、金光耀耀、有炽热的岩溶感,像是从地心深处喷薄而出熊熊燃烧的火焰,非常耐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林文锋漆器作品《惊梦--古法犀皮漆茶盅》

金斑犀皮漆,也是太朴创始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林文锋的力作之一,由他制作的犀皮漆茶盅,曾多次亮相上海联合拍卖会,被拍出高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今,他将工艺延伸到漆箸上,并创作出了这双“盈盈”金斑犀皮漆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先将漆面做出均匀的凹凸感,再用古法贴金工艺,贴上纯度98%的金箔,再反复上漆。

而后多次打磨、推光,直至漆面莹润如水、光彩熠熠,整个制作周期要60天才能完成,十分不易。

太朴漆箸,现在一条生活馆有售▼

限时特惠截止至:2021年7月24日23:59

耗时半年,用时间打磨出的绚丽色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做漆,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也是考验手艺人耐力的过程。

这次的太朴漆箸,从设计到成品,耗时半年之久,如此方能沉淀出大漆之美。

选用优质的铁木作为漆箸的木胎,然后修胚、打磨、蒸煮消毒。

先用生漆上底漆进行封固,等待阴干,再磨平漆灰后,多次上漆,至少几十遍。

每上一道漆,就进入荫干室自然荫干一次。

然后还要经过打磨、贴螺钿、反复髹漆、罩漆、水磨、推光等近三十道手工工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一做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十分考验匠人的手艺和心性。

天然的漆液,借匠人之手,在食器上勾勒出了绚丽的东方色彩。

太朴漆箸,使用越久颜色会越亮丽。平常也很好养护,简单冲洗后用棉布擦干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持箸就碟之间,每次的遇见都值得珍惜。

对做漆的手艺人来说,完成一件漆器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吃饭的人,当拿起这双漆箸,品味美食之余,或许会多了一丝对食物与器物的敬重。

大漆手艺人——林文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林文锋,太朴大漆艺术工作室创始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非遗八宝灰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

中国南方典型的茶香生活背景,以及现代美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思想的交融,使其作品具有自然质朴的美学特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林文锋犀皮漆拍卖作品

2001年,林文锋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了大漆的世界。

他的作品自然、质朴,不仅是一件向美而生的生活器物,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朴大漆艺术工作室

近年来,他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大漆作品,获得了许多国家级奖项,并且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太朴漆箸,现在一条生活馆有售▼

限时特惠截止至:2021年7月24日23:59

本文为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3:24 , Processed in 0.0620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