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魅力的传承
脱胎 漆器
漆从西蜀来,胎自 福州脱。精巧叹加工,玲珑生万物。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 郭 沫 若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下观看,壕随意~
※ 福州脱胎漆器已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这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臻品,它的制作工艺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南宋苎胎
八角剔红云纹三层漆盒
※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漆器底胎多以木制和布制居多。漆器用木,贵在其体轻质坚、耐 打磨和木性稳定,不易变形开裂。
用加热化开后的皂籽作为脱模剂,涂抹于胚胎模型的内侧。随后,将 石膏浆浇筑抹匀于模型上,待稍稍凝固后,聚合若干瓣胎膜型。聚合石膏胎衔接的缝隙部分,则用稀释的石膏浆由底部慢慢灌进填补。
明代·宣德年间《蛐耳香炉》
※ 待到石膏凝固后,将石膏模从模型中脱出,经过 修饰打磨,并在石膏表面涂上一层漆泥,便可以进行下一道裱布的 工序。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项目脱胎漆器
代表性传承人 赵建伟
※ 视器物的大小,用面粉调生漆裱好布,浸于水中,再将浸湿的布全部褙于石膏模上。在没有塑料等轻便材料的古代,想要获得重量轻、体积大、看起来又有质感的物品,以此制作的脱胎漆器就成为了不二之选。阴干一周后,分别髹上用生漆调粗、中、细灰数道,将布网填平。
沈绍安兰记《山水对瓶》
※ 上生漆是个漫长的过程,工序之繁缛令人难以想象。每一步都需等待生漆干透,同时,还需不断修补胎面上的孔洞。每道 髹漆待阴干后,都要用苏砖等干磨,因此打磨也是工艺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福州漆艺术苑 潘伟
※在前期的制作工序中,脱胎为最后一步。常用的脱胎方法有阴脱和阳脱两种。待麻布胎体完全干透成坚硬的外壳时,用温水浸润,然后用锤子等工具轻轻敲打胎体,里面附着的石膏胎体被震碎脱落,这个过程就叫脱胎。修饰其边角,用清水洗净胎内面,脱胎漆器的"雏形"便诞生了。
※把做好的脱胎漆器的内层刷上漆泥,接着刷生漆加固,打磨定型,最后在外层上一道面漆,如朱漆或黑漆,然后送入阴房阴干。
沈绍安传世之作——脱胎寿星
结语
脱胎漆器绚丽多彩,工细柔丽,可谓是“时间的精美艺术”。髹饰技法的多样性,给予了福州脱胎漆器雍容华贵的美。而这种美,归根究底在于漆艺自身的艺术之美和精神之美,无论实用漆器、陈设漆器以及漆画和漆塑都是如此。漆的秉性与语言早已超越了物性,加之技和道的浑然天成,都体现着千年漆艺的万千文华与绚丽。
艺术因材料、工艺而升华,工艺借艺术而永驻。
这不朽的艺术魅力依然焕发出耀眼的光芒,精湛的技艺将世代传承,历久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