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 漆器的 工艺制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由于制造的手工性、 雕刻的复杂性、技巧的专门性、艺术的独特性,使得雕漆作品从设计到 成品的制成,必须由许多手工艺人经过若干道 工序方能完成。一般说来,一件普通的雕漆成品的制成,至少也需要半年的时间;稍微高档和精细的雕漆艺术品,则需要一年左右,而珍品的雕漆佳作,甚至需要两年多的时间。现在虽然工艺水平提高,制作时间也相对缩短,但仍不能在短期内完成。
雕漆制作,从设计、胎胚、作地、光漆、画印、雕刻、烘烤、磨活、退活、磨铜口、作里抛光、配木座纸盒等,大致需要经过十余道大的工序,每道大工序中,又要经过数十道小的工序。可以说,雕漆作品的制作就相当于一个庞大工程的工期。简单说来,主要有下列工序: 雕刻是全部雕漆工艺中最生动、最精彩、最复杂、最为人叫绝的工艺阶段,也是雕漆工艺品区别与其他工艺品的最重要的标志。按雕刻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刺、起、片、铲、勾、锦纹及甲叶、龙鳞、房座、菊花瓣等过程。
刺,则是运用刺刀扎进漆层中,扎到接近垫光漆层为止。
起又称为剔,古代把雕漆称为剔红、剔黑、剔彩等,就是把雕刻中不需要的 部位剔除掉,只留下图案纹样有用的需要的部位。北京雕漆工艺中的起、剔则专指刺刀刺过的部位。经过刺、起后,漆胎出现了简单的高低漆面,然后进行片刻。
片是运用片刀对锦纹以上的漆层,按图案要求进行雕刻,这是雕刻中的精华,处于雕刻的中心技艺地位,要求明了浮雕艺术的内在关系、层次、高低、深浅、远近、透视等,掌握熟练的刀工刀法。尤其彩漆的片刻,尤要注意不同色漆的深浅层次。现在北京雕漆在雕刻人物时,不仅沿用传统刀法,而且采用现代雕塑的技法,注重人体解剖和形体,显得更为真实、生动,富于时代感,开创了新的意境。
铲,对于有些景致、物象除用片刀片出层次外,有时很难片出预想的效果,则用带立耳的铲刀来雕刻。
勾活,是在上述程序完成后,运用勾刀在需要的部位勾刻出纹线、丝脉,还有就是在漆面上直接勾刻图案纹样后,再施填金、填粉。当漆层的凸起部分或纹样部分基本雕刻完毕,即所谓的锦上添花中的花完成,就可以对锦(即漆胎底地部位的各种锦纹)的环境进行深加工、细加工。
锦,虽然锦纹雕刻的刀具并不复杂,但是由于锦纹工细、规整、种类繁多、大小变化,所以在交叉对刀剔除法的基础上,运刀施刀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如此方能雕刻出各种天锦、地锦、水锦以及树叶、龙鳞、房屋、菊花瓣等复杂多变的纹饰。如此细致、复杂的雕刻,一般需要半年乃至一年多的时间,从这方面来说,雕漆艺术可谓是时间的精美艺术。 当雕漆成品完成后,则需要与之相应的座、架、盒等配套艺术,从而成为完整的、高贵的艺术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