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图片:
图:清早期黑漆嵌螺钿漆盒
图:清早期黑漆嵌螺钿漆盒(内部)
图:清早期黑漆嵌螺钿漆盒(局部)
藏品纹饰:螺钿
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以及罗钿等,螺钿的“钿”字,就是 镶嵌装饰的意思。是中国汉族特有的艺术瑰宝。它是一种将螺壳与海贝磨制成薄片,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
螺钿的历史非常久远,在商周时期就有镶嵌的螺钿。螺钿的镶嵌工艺技法又有硬钿、软钿、镌钿之分早期的螺钿大部分都是厚的,到了元代开始出现点螺,非常薄。
点螺就是把螺贝制成0.5毫米以下的薄片,并切割成点、丝、片等各种不同形状,一点一点地镶嵌于黑色的漆底上,需要有极大的耐心。螺钿顶峰的时期是清代。
同类 拍卖品:嵌螺钿山水人物纹漆盒( 估价35,000)
图:嵌螺钿山水人物纹漆盒
清早期软螺钿 大漆盒(估价80,000至100,000)
图:清早期软螺钿大漆盒
藏品鉴定:螺钿一般多施于珍贵的硬木家具上,这个螺钿小漆盒大概是康熙雍正左右,过去应该是大户人家放小细软的,也有可能是女生放针线什么的。
特别提示:1.免费鉴宝采用的是网络鉴宝的方式,因为限制于图片、视频等的色泽和清晰度,所以鉴定不可能非常精确;2.我们的估价是结合最近的拍卖纪录和古玩交易数据,针对藏品价值做的估算,并不作为指导交易价格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