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简介 漆器简介自古以来漆器图案根据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简练的线条或繁褥复杂的构图表现增强人或动物的动感与力度新石器时期的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新石器漆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第文化层 出土一木碗造型美观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它的物理性能与漆相同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棕色 彩绘陶器经初步试验棕色物质为漆在辽宁敖汉旗大甸子古墓中出土的觚形薄胎朱漆器距今约3400-3600外壁涂有一层薄薄的朱红色天然漆微见光泽夏代之后漆器品种渐多在 战国时期漆器业独领风骚形成长达五个世纪的空前繁荣战国时漆器生产规模已经很大被国家列入重要的经济收入并设专人管理漆器生产工序复杂耗工耗时漆器品种又特别繁多不仅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应用于乐器丧葬用具兵器等这时的漆器很昂贵但新兴的诸侯不再热衷于青铜器而把兴趣转向光亮洁净易洗体轻隔热耐腐嵌饰彩绘五光十色的漆器于是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铜器漆器一般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件这些漆器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而且品类全器型大风格古朴这些精美的漆器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其中有几件衣箱盖上所绘的图案非常有价值一个箱盖的中心有一个篆文"斗"字用粗笔写成围绕"斗"字是一圈二十八宿的古代名称也是篆文字迹清晰箱盖两端绘有首尾对置的青龙白虎的图像这是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一件珍贵文物是迄今发现的关于二十八宿全部名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彩绘双凤纹耳杯长15710高33cm荆州博物馆 藏品战国1982陵马山1号墓出土漆本身的耐腐性非常好但它所依附的那个物质未必有很强的耐腐性到了春秋时期漆器就已经非常完美了比如1988年湖北当阳县出土了黑红色漆的波纹豆当时很多漆器都跟青铜器的造型非常接近有的几乎一模一样它们是同等级的艺术品或者说是同等级的陈设品春秋1988年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龙凤纹瑟长210宽38前端高174cm春秋1984彩绘鸳鸯豆盘径182通高255cm荆州博物馆藏品战国1975年江陵雨台山427号墓出土战国则是漆器突飞猛进的一个时期这一直持续到汉一般来说今天能够见到的早期完美的漆器大部分都出自战国到汉这个时期彩绘凤鸟纹扁圆盒口径246通高122cm荆州博物馆藏品战国1975年江陵雨台山354号墓出土整器呈扁圆体由盖与器身组成口微敛弧形壁平底矮圈足子口上承盖盖顶较平中有一铜套环钮饰器内髹红漆器表髹黑漆并用红黄等色彩绘凤鸟纹勾连卷云纹等图案彩绘网纹漆衣陶盥缶腹径265通高28cm云梦县博物馆藏品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直径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战国1987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由盖器身相套合而成整器呈圆筒状平底盖顶部隆起奁里髹红漆奁外髹黑漆并在黑漆地上以深红桔红土黄棕褐青等颜色彩绘花纹盖顶绘凤鸟纹变形蝶纹卷云纹等图案奁底周边绘勾连云纹器身外壁绘凤鸟纹卷云纹盖外壁绘车马出行图共有26只大雁等这幅车马出行图写景状物栩栩如生场面十分壮观生活气息浓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漆画艺术珍品出土时奁里放置有花椒铜镜搽粉饰骨笄木片饰蛤蜊壳等物彩绘三角形纹盏形器腹径10通高103cm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战国1986年江陵雨台山10号墓出土翘中部并列两个竹质的筒形杯底为木质近杯底相连处用一竹管相通两杯侧后部各有一凤开屏形足以使双连环放置时稳定两杯与凤相连处以生漆粘合凤首腹和双翅共嵌银漆并用红黄金三色绘勾连云纹凤鸟的羽毛纹波浪纹蟠龙纹变形卷云纹圆圈纹等图案彩绘凤鸟双连杯通长176宽14通高92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战国彩绘蟠蛇虺口径11通高209cm荆州博物馆藏品战国由盖身两部分构成整器呈圆筒状盖顶微隆起盖身浮雕20条蛇即盖上浮雕条黄蛇头向盖沿四周卮身外浮雕12条蛇其中有对称的长黄蛇与长红蛇各条粗短的黄蛇相蟠其间器里髹红漆器表髹黑漆蛇头身和鳞片都用红黄色漆描绘彩绘双凤纹耳杯长157通宽10高33cm荆州博物馆藏品战国彩绘凤纹竹筒直径67通高288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战国彩漆方格十字纹竹席长51宽24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战国彩绘凤纹圆铜镜直径172厚015cm老河口市博物馆藏品战国彩绘云龙纹圆铜镜直径149厚03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通高104cm湖北省博物馆藏鼓径394通高844cm沙市市博物馆藏品战国彩绘孔雀纹瑟长887宽415高10cm沙市市博物馆藏品战国彩绘绹纹笙笙斗通高208最长的笙苗长202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战国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彩绘龙凤纹漆盾通长468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战国小平顶外凸上部为双弧形下部为长方形正面呈凸弧形背面正中安木盾柄通体髹黑漆并以红棕红黄金四色在正背两面彩绘花纹正面为对称的龙凤卷云纹背面的周边绘变形云雷纹中部绘变形龙风纹等图案彩绘龙凤纹漆盾通长468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战国彩绘龙凤兽纹马胄残片残长33残宽23cm战国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高未计鹿角52cm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彩绘内棺长249宽127高132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战国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彩绘云雷纹陪葬棺长191宽70通高72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战国1978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商周时期的漆器商代中期的黄陂盘龙城遗址发现有一面雕花一面涂朱的木椁板印痕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中有的雕花涂色加松石镶嵌在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发现的漆绘雕花木器中还有蚌壳蚌泡玉石等镶嵌可见商代的漆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技术的改进战国漆器在制作技术上比以前有很多改进首先是胎骨质料的多样化战国以前漆器的胎骨基本上是木质的木胎漆器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将漆器制作与雕刻艺术结合起来战国时期出现了以竹骨角皮革等为胎骨的漆器此外还发展了夹紵住胎漆器所谓夹紵胎是以麻布和漆灰为原料制成胎骨然后髹髹赤色的漆漆这种漆器轻便精巧是一种先进的工艺还有一种卷木为胎的漆器制作此种木胎需要先制成很薄的木板再将木板卷成圆筒形还要做到将木板两头的接口粘得很精细使 髹漆后表面光滑平整有的甚至很难看出接口之处战国时期的漆器战国在漆工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出土战国漆器的地区很广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彩绘神怪龙蛇及狩猎乐舞的小瑟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鸳鸯盒江陵楚墓出土的由蛇蚌鸟兽盘结而成的采绘透雕小座屏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漆器花纹的种类-神人神话及巫术纹样1.人兽同体的形象即人物与动物怪物的体貌结合在一起有人首兽身人首龙身人首凤身人首鸟身等战国楚墓的漆器纹样中多有此纹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的一件漆箱盖上其一端绘有两条相背缠绕的蛇每条蛇有两个人面的头尾似五爪 状据郭德维先生考证这可能就是传说里的伏羲和女娲作人面蛇身在此墓出土的 五弦琴上面及内棺挡板上面均绘有各种人首兽体这种神话形象多见于早期漆器 图案纹样中2.神人形象战国及汉代漆器上常绘有神怪仙人及神话故事等形象湖 北随县曾侯乙墓内棺上所绘神人图像有的长须有角有的皆生羽翼神人右手均执 双戈戟作守卫状似为守护之神颇富神话色彩江陵李家台 号墓出土的漆盾上面的彩绘图龙凤神人交织在一起是一幅神话纹样的群体长沙马王堆 号汉墓出土的彩绘漆棺上描绘了上百个奇神怪兽及仙人等都是头上长角张牙舞爪的形象还 出现许多羽人形象均出自一定的神话故事 3.飞天形象唐代及以后漆器上出现的装饰纹样飞天是佛教的神灵梵语音译 香阴神因其不啖酒肉惟嗅香气故称又有 凌空之 天乐神之称飞天是欢乐吉祥的象征其纹样各个时期的特点均有不同北魏时 期的飞天有男性亦有女性圆胖脸型飘带较短至唐代飞天均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 飘带很长呈凌空飞飘状4.八仙清代漆器装饰纹样之一八仙是民间传说中道教的 八位仙人即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仙每人所 持一物分别为扇子鱼鼓箫管葫芦玉板宝剑花篮荷花称 暗八仙又称 八宝八仙常 见于清代漆器图案中有八仙人物即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也有只以暗八仙为纹代 表其人与其他纹饰组成图案的寓意祝颂长寿5.麻姑明清漆器装饰纹样之一麻姑 为传说中之女仙是长生不死的神仙又曾因为西王母寿辰献酒故后世常用以祝寿 明清漆器图案中见有麻姑献寿图案即麻姑手捧蟠桃以为祝寿的吉利6.寿星明清 漆器装饰纹样之一寿星本为星辰指二十八宿中的角元二星而后人把寿星视作人 间寿庆之神仙在祝贺寿诞的文词中多用到寿星其形象大多为白发长眉老翁拄一 弯曲的长拐杖明清漆器上常见用此题材表示祝寿以寄健康长寿之意 除以上所列之外神人图案中还有 天官 西王母 等纹饰均寓意美好 7.巫术纹样所谓巫术即利用虚构的超自然的力量来实现某种愿望的法术在 古代巫师专司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其职业此类纹样从河南信阳长台关 墓中出土的残破的锦瑟上可以看到巫师手持麾节登坛作法或降魔或降服群兽汉代亦信奉巫术因而在汉代漆器上反映长生不死或死后羽化升仙的题材大量出现 此外龙凤是中国民族神话象征的典型以龙凤为题材的各种美丽传说和纹饰 亦很多
文章来源: https://www.docin.com/p-8979902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