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漆黑如夜,色彩单一;螺,闪亮如星,如梦似幻。它们二者合力在中国
漆器史上书写了华美篇章。
图源百度
漆器,起源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而螺钿
镶嵌工艺技法兴于唐宋,盛于元明。新技艺的出现为漆器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漆器的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
图源百度
螺钿工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之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成为了我国手工艺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源百度
螺钿取材
螺钿的制作十分繁复,且材料稀有,因此制作成器需经年累月。螺钿镶嵌工艺,其特色就在于有炫彩
效果的 “螺”。螺取材于河蚌和海贝,河蚌所加工制成的河螺钿偏白或淡黄色,其色泽相对于贝类螺钿来说稍弱一些纹路不会过于花哨,显得内敛许多。河螺钿体型较大且坚硬厚实,在用拉花锯拉切造型的时候更方便且不容易碎裂。
河蚌螺钿片图源《
大漆螺钿工艺在当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海贝螺钿取材于海水贝类,经蒸煮、
切割、研磨后制成大小不一的海贝螺钿片。常见的有鲍鱼贝、黑蝶贝、白蝶贝、猫眼蝾螺等。
鲍鱼贝螺钿片(左),黑蝶贝螺钿片(右)。图源《大漆螺钿工艺在当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经过加工后的螺钿表面光彩流动,并且经过打磨的螺钿片如一张轻盈的硫酸纸可随风飘动。
螺钿工艺
螺钿工艺种类繁多,样式精美,它的制作可大体分为挖嵌螺钿、点螺以及平磨螺钿三大类。
1. 挖嵌螺钿工艺
挖嵌螺钿是一种富有立体感的工艺,一般以厚实的且色彩较为单一的
贝壳为材,其厚度通常能够使画面充满层次且带有一定的肌理感,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
图源百度
2. 点螺(软螺钿)工艺
“点螺”又称“软螺钿”,这种工艺是将螺钿磨制较薄后,采用人工方式切割碾碎,然后进行填螺的工艺,它是在平磨螺钿工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它需要将薄如蝉翼、大小不等的螺片,根据设计图的需要,结合相应图案的大小面积进行碾碎、填充。点螺之后,还要在螺片上用针或刀刻划出更加细腻的图案,如人物的五官、胡须、衣纹,山石的裂痕等,细致入微,也非常考验工匠的眼力。据说古时的点螺工匠,到了中年之后轻则患上眼疾,重则失明。
图源百度
点螺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时需要技艺高超的手法进行,明代有位点螺工艺出色的巨匠——江千里,其工艺作品十分动人,他最擅长表现文学名著中的人物故事。
图源百度
3. 平磨螺钿(硬螺钿)工艺
平磨螺钿工艺也是螺钿镶嵌中的特色工艺之一。平磨螺钿运用的贝壳多是一些优质贝壳,这种贝壳填钿的前提是将选取的贝壳进行工艺上的加工处理,如先将贝壳切割、磨制成所需的形状,再将磨制好的进行推光处理,呈现出别样的绚丽效果。
图源百度
“平磨”就是将螺钿片磨制光滑平薄后,镶嵌在漆器胚胎上,摸起来并没有任何的凹凸感,看上去还具有层次感、立体感。
图源百度
无论是挖嵌螺钿、点螺还是平磨螺钿,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也饱含着中国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