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
文物 2014年第 1期89唐代螺钿镜的定名及其工艺内涵范巳淑椒英央(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陕西 西安市 710065)关键词:螺钿镜 名称来源 工艺特点摘要:螺钿镜是我国学界对唐代独有的贝壳镶嵌镜的指称。但文献资料显示 “螺钿”这一名称出现在宋以后 ,螺钿 镜在唐代应称为钿贝镜、宝钿镜、宝装镜等。从考古出土和
正仓院收藏的螺钿镜来看,其镶嵌物有蚌壳和其它宝物,属 于复合镶嵌工艺,而非单一的蚌壳填嵌。KEYWORDS:Luodiann~rorO,k,orwithmotherofpearlinlaid) OriginofitsnaiYleTechn~alchamcteristicsABSTRACT:Luodianm .orisaterrrfinologyfor埘 ∞rswithmotherofpearlinlaidthatwereproducedexclusivelydur- ingtheTangDynasty.Accordingtotextualrecords,thevocabularyofhodianddinote:fistuntiltheSongDynasty,andthsi typeof~norswascalledDianbei(shellsnilaid)H血ror,Baodaln enBnialid)ITII1TOr,Baozhuang enBdecorated)milTor,etc. ni theTangera.ArchaeologicaldsicoveriesandthecollectionsstoredattheSh6sSni ni Japan clearlyshow thatnialyson thesen血T0rsusednotonylmo ther-of-pearlbutalsoothergems.Thereofre.hodiannifactbe~ngedtothetechnicaltradition ofelroloynign~ltipletypesofrmterallsnisteadofusnigonesnigletypeofmaterial-mo therorpearl_nitheTangDy nasty.“螺钿镜”一名常见于中国古代铜镜和
漆器研镜的分类,而且对于认识中国古代螺钿等镶嵌工 究的论著中,是指在唐代出现的一种漆工艺与贝艺亦具有重要意义。
壳镶嵌相结合的特种工艺镜,用贝、蚌壳薄片经细 细剪裁,再剔刻出人物、植物、鸟兽等纹饰,用
大漆 粘合在镜背上,又经反复细致打磨抛光制成。唐代在铜镜发展史上是一个繁荣期,除了铸在镜背上嵌螺钿虽是唐人的首创,但是螺钿 铜之外,还出现了镶嵌、涂饰等装饰铜镜的特殊作为漆器的髹饰工艺却源远流长。按照明代漆 工艺,施加这些特殊工艺的铜镜被称为特种工艺工黄成所著 《髹饰录》对螺钿的解说:“螺钿,一 镜。唐代特种工艺镜的类别,徐殿魁归纳为银壳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 镜、金银平脱镜、螺钿镜、错金镶料镜、铅花镜、鎏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 金镜等六种 ;尚刚认为主要有螺钿镜、宝装镜、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又有片嵌者, 宝钿镜、金银平脱镜、金或银背镜等五类 J。比界郭理皴 皆以划文。又近有加沙者,沙有细 较两位学者的分类可以发现,尚刚所认为的螺钿粗”J,可知螺钿工艺需具备二个条件:一是以蚌 镜、宝装镜即是徐殿魁所述之螺钿镜,而宝钿镜制物为嵌料;二是蚌制物须镶附在以漆作地的器 即是错金镶料镜。为此,尚刚明确地提出了这三物上,并组成一定形状的花纹。螺钿、陷蚌、坎 种特种工艺的区分方法:“在隋唐五代 ,纯嵌蚌片螺、螺填等名称即突出了其镶嵌物为蚌片的特 的应是螺钿,既嵌蚌片、又加嵌玉石之类的当为 宝装,纯嵌玉石之类的或即宝钿;螺钿、宝装的图点。
根据考古出土的以蚌制物作为漆器嵌料的 案与装饰面平齐,宝钿的图案高于装饰面。”由此资料大致可勾勒出螺钿在唐、五代以前的发展脉 可知,这种铜镜分类上的差别实质上是由于他们络:螺钿起源于商代 ,西周至春秋为发展时期,战 对唐代镶嵌工艺的名称及其 内涵认识差异所致, 国以后衰落,唐、五代勃兴 。这一发展脉络也 因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涉及唐代特种工艺能从文献中得到印证。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 目“石台孝经与唐玄宗时期的长安美术研究”(项 目编号2013JK0493)成果之一。研究与探索题记:“吴越国顺德王太后吴氏谨拾 (舍)宝装经函肆只人天台山广福金文院转轮经藏,永充供养。时辛亥广顺元年十月 日题纪。”_l鉴真东渡日本携带50口螺钿经函、吴太后一次就制造4只螺钿经函可证唐五代时期螺钿经函制造之盛。而飞英塔塔壁 内螺钿经函广顺元年 (951年)所书题记 “宝装经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五代时对螺钿工艺的称谓。尽管唐代文献中缺乏螺钿漆器的记载,但对图一 苏州瑞光寺塔出土螺钿经函螺钿镜却有提及。敦煌文献伯 3774号 《丑年《尚书 ·周书 ·顾命》记载有王所设四种不(821年)十二月沙州僧龙藏牒》有 “至佥牟使算 同质料的几,“四几 日:华玉几、漆几、文贝几、雕会之 日,出镆 贝镜一面与梁舍人,附在尼僧脚 玉几,王设几于左右,优至尊也。
” 其中的文贝下”l1的记录。其中“镆贝镜”之镆,音、义应与 几应是镶嵌蚌饰和画有花纹的几案。“钿”字相同。司马光 《类篇 ·十四部》:“钿镆,《周礼 ·地官》中记载西周有 “掌蜃”一职, 亭年切,金花饰,亦作镆。又并堂练切,以宝饰 其职责 “掌敛互物蜃物,以共闾圹之蜃,祭祀共蜃器,文二重,音一。”_1镆贝镜,即螺钿镜。罗愿 器之蜃,共 白盛之蜃。”罗愿 《尔雅翼 ·释鱼 ·《尔雅翼 ·释鱼 ·赢》中说:“钿螺光彩可饰镜 蜃》解释说:“蜃器之蜃,郑司农以为蜃可以白 背。”l1那么,“钿贝镜”一名应最符合螺钿镜的 器,令色 白,盖谓以灰饰之云尔。”而罗愿认为, 特征 ¨ 。然而,钿贝镜之名出自敦煌藏经洞文 “司农以为 白器令色 白者,亦似未当。盖划壳错献,并未见于唐代史书、笔记小说和诗歌中,似乎 入器中,合为文彩,如今所谓螺钿器之类。”lo只是敦煌地区的叫法。《资治通鉴 ·陈纪》载陈武帝 “性俭素,常膳螺钿属于一种镶嵌装饰工艺,在唐朝文献 不过数品,私宴用瓦器、蚌盘 ……”胡三省注: 中,符合这一工艺特征的铜镜被称作钿镜、宝钿 “蚌盘者,髹器以蚌为饰,今谓之螺钿。”l镜、宝装镜。
如温庭筠 《女冠子 ·二》:“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以上是唐 以前文献 中提到的与螺钿有关的绣帏”_1;李贺 《恼公》:“钿镜飞孤鹊,江图画水 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献中在给 “蜃器”蒺”_1;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每年敕使 释义及为 “蚌盘”作注提到螺钿的罗愿和胡三省别敕送香花宝盖、真珠幡盖、佩玉宝珠、七宝宝 皆为南宋 以后人,而在唐代文献中并未见 “螺冠、金镂香炉、大小明镜、花毯 白氍、珍假花果等, 钿”一词,也罕见对漆器螺钿工艺的记载。积渐 已多。…… 宝装之镜,大小不知其数唐时期,日本开始以 “螺钿”称谓蚌壳镶嵌矣。”_1副安禄山在天宝九年 (750年)天长节时得 工艺制成的器物。真人元开成书于宝龟十年到了玄宗赏赐的宝钿镜一面 。钿之含义,《原 (779年)的鉴真传记 《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本广韵》日:“钿,宝钿,以宝饰器,又音田。”叫毛 真和尚于天宝二年 (743年)自扬州第二次东渡晃增注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则对 “钿”作了较为 日本,带去 “螺钿经函五十 口” 。正仓院藏东狭义 的解释,认为 “钿,金花饰,又陷蚌,日螺 大寺 《延历十二年 (793年)六月十一 日曝凉使钿。
” 又说:“钿 ,以宝贝饰器 。” 从此意义上 解》载有螺钿紫檀琵琶、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和螺 看,钿镜即是宝钿镜,螺钿镜也属于宝钿镜 。 钿紫檀阮咸,《齐衡三年 (856年)六月廿五 日杂此外 “宝装”也应为 “以宝饰器”之意,与宝钿同。 财物实录》记录有平螺钿背圆镜、八角镜 J。《文苑英华》载唐文宗 《诛逆人苏佐明德音》诏:真人元开所述螺钿经函,在近些年的考古工“悉先造供禁中床榻,以金筐瑟瑟杂宝钿、真珠码 作中有发现。1978年,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塔瑙装饰 ,宜停造。”¨2可知,宝钿与宝装都是指珍 心窖穴内发现 1件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螺钿经贵的镶嵌工艺 。从飞英塔塔壁 内螺钿经函 函¨(图一);1986年,浙江湖州飞英塔塔壁 内“宝装经函”的题记亦可见以 “宝装”称螺钿的, 发现了1件五代时期的螺钿经函,函外底有朱书宝钿与宝装很可能涵盖了螺钿工艺。研究与探索 时,应明确螺钿是唐朝钿镂工艺之一,与宝钿、宝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58.[21]毛晃增注.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第2卷)[c]∥景印文渊阁 装在名称与工艺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唐朝的四库全书(第23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386. 螺钿即是以蚌片镶嵌图案为主,又附加玉石等珍[22]同[21](第4卷):518. 宝镶嵌的钿作工艺。
这一工艺用于铜镜制作上, [23]周南泉、叶琦枫先生认为宝钿包括螺钿,同[4]b. 发展了古代的铜镜铸造技术,成为唐代铜镜艺术[24]a.李防等.文苑英华 (第439卷)[M].北京:中华书局, 别具匠心的创造。1966:2221—2222.b.王钦若等.册府元龟 (第 16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1931.[25]陆锡兴先生认为 “宝钿”实际上就是 “宝装”,见陆锡兴.名物新证 [J].南方文物,2008(1). [1]徐殿魁.唐镜分期的考古学探讨 [J].考古学报,1994(3).[26]苌岚.7—14世纪中日
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 [2]尚刚.唐代的特种工艺镜 [J].南方文物,200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142. [3]王世襄著.髹饰录解说——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 (修订版)[27]中国青铜器全集16: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18.[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01.[28]http:∥www.britishmuseum.org/. [4]a.张永山.螺钿起源试探 [J].华夏考古,1989(2).b.周南[29]a.昭和五十八年正仓院展 [M].奈 良国立博物馆,1983:82.泉,叶琦枫.螺钿源流[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1).c.傅b.平成六年正仓院展 [M].奈 良国立博物馆,1994:92.c.平举有.厚螺钿漆器——中国漆器螺钿装饰工艺之一 [J].紫成八年正仓院展[M].奈 良国立博物馆,1996:74、72.禁城,2007(1O).[30]高桥隆博著,韩异译.唐代与 日本正仓院的螺钿 [J].学术 [5]钦定礼记义疏 (第78卷)[c]∥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研究,2002(1O).1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19.[3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部.陕西文物科技保护研 [6]罗愿.尔雅翼 (第31卷)[c]∥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2究综述 [J].考古与文物,2008(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06—507.[32]a.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 [J].考 [7]司马光.资治通鉴(第 16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6:5188.古通讯 ,1958(11).b.同[27]:119. [8]真人元开著 ,汪向荣校注.唐大和上东征传 [M].北京:中华[33]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杏园唐墓 [M].北京:书局,1979:47.科学出版社,2001:136.139Ib.同[1]. [9]a.昭和六十年正仓院展 [M].奈良国立博物馆,1985:126.b.[34]a.王九刚.西安东郊红旗电机厂唐墓 [J].文物,1992(9).昭和六十二年正仓院展 [M].奈 良国立博物馆,1987:106.b.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文物精华:铜镜 [M].西安: [10]a.简报称作嵌螺甸藏经漆匣,见苏州市文管会等.苏州市瑞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8:130—131.c.翟春玲.西安东光寺塔发现一批五代、北宋文物 [J].文物,1979(11).b.又郊唐墓出土的花鸟螺钿镜[J].考古与文物,2004(6).称作嵌螺钿经箱,见姚世英 ,陈晶.苏州瑞光寺塔藏嵌螺钿经[35]a.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16工区76号唐墓清理箱小识 [J].考古 ,1986(7).c.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工简报 [J].文物参考资料,1956(5).b.同[27]:l16.艺美术编:漆器[C]∥中国美术全集 (43).北京:文物出版[36]a.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出土铜镜 [M].北京:文社 ,2006:82.物出版社,1959:136.b.同[11]b:56. [11]湖州市飞英塔文物保管所.湖州飞英塔发现一批壁藏五代[37]8t.平成十一年正仓院展 [M].奈 良国立博物馆,1999:32.b.同文物 [J].文物,1994(2).同[11]b:56.[29]c:88;c.平成三年正仓院展[M].奈 良国立博物馆,1991:85. [12]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 (第 13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3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1年安阳后冈发掘公司,198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