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乾堂会馆主人,
著有《
大漆家具》
一书。
刘传生的“万乾堂”位于北京十八里店乡横街子村的一个小四合院内,这里陈放着他三十余年来的收藏精品。
“万乾堂”一角
其中多是他钟爱的大漆家具--那些漆面,或因开裂产生断纹,或仍旧散发出迷人的温润光芒,而有些更是施以螺钿、描金、戗金、填漆、堆漆、雕漆等等
工艺,巧夺天工,令人惊叹。
“万乾堂”一角
2013年,刘传生出了一本书,名为《大漆家具》,成为国内少数几本专论大漆家具的书籍之一。
对于刘传生而言,大漆家具在收藏市场中的价格,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价值--紫黄等硬木家具材优工精是不争的事情,但从工艺、造型、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等方面综合而论,大漆家具则更胜一筹--只是人们缺少这一认知。
大漆家具的局部纹理
在唯
材质论的家具及家具收藏行业,刘传生深感痛心,却也对现状表示理解:“好多做家具的人对家具的脉络说不清,收藏虽然很热,但都是一拥而上,缺少深思熟虑和个人见解……”
“但行业的发展就是这个规律,一开始都是良莠不齐的。我能做的,只是在公开场合,尽力把自己的感悟说出来。”
清早期黑大漆细螺钿官箱
谈
漆
与刘传生
大漆家具与黄花梨、紫檀家具有什么不同?
刘传生:黄花梨和紫檀的最大优点和特色是好在材质上,从工艺上、造型上来看,大漆家具会更丰富多彩。
以工艺为例,大漆家具从做胎开始,需经打底灰,披麻、披布,上粗灰中灰细灰,阴干,打磨,刷漆等等工序,复杂的还有螺钿、雕漆、镶嵌、戗金等。反观黄花梨和紫檀,无非就是把榫卯结构做到位,表面感觉处理好就行了。
造型上,黄花梨和紫檀造型上虽考究,但考究到一定的点就不行了,因为它们的造型有一定的规范性、程式化,这样一来美也相对受到了制约,大美至上的东西就消失了。
明代朱漆描金箱
其实我们的祖先从最早对家具有需求以来,使用的就是普通材质加大漆髹饰的方式。
使用大漆,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大漆耐腐,表面质地坚硬耐磨不怕水,出土的几千年前的大漆棺椁、杯、盏、盘,其精美与质感至今仍能感受到。
第二,大漆本身是植物漆,经人为调制而漆质黏稠,漆色也很美观。我们国家疆域广阔,
审美和文化也不尽相同,创造出来的
漆器非常丰富多彩。
第三就是大漆家具与百姓生活很贴近,正是因为材质相对而言不是特别昂贵,所以能够不惜材,使得大漆家具的造型等能得到充分的推敲,得以发挥做到尽美。
黑大漆描金供盒局部
整器富丽堂皇,
囊括闽作大漆家具的所有特征,应制于清代中早期。
黑大漆描金供盒
另外,许多大漆家具的创作设计是有文人参与的,他们有自己的审美、个性。因此,相对于黄花梨和紫檀,大漆家具的工艺更复杂,历史更悠久,文化内涵也更丰富。
现在大漆家具在古董市场上的行情如何?
刘传生:以官箱为例,黄花梨和紫檀的,保守估计得四五十万,有的甚至七八十万、过百万,但是大漆的官箱很少能卖四五十万。不是它不值这个钱,而是大家的认知不够。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改变人们只追求材质的现状和误区,因为真正能够世世代代被人认可的,必须是从工艺、造型和文化内涵上综合性高的作品。
大家不认可是不是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大漆会剥落,因而影响了人们对它的欣赏?
刘传生:你说的正在点子上。但这也是一个误区,好多人因为外表不美,继而产生了认知偏差。但是你想,东西传承了几百年,自然不可能完好如初,重要的是你怎样去欣赏和理解。
大漆与什么材质的木料最配?
刘传生:杉木。杉木的最大特点就是木性稳定,耐腐,本身出油,不招虫。古人很聪明,他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尊重木性,因需而选,因材而为。
明代朱漆描金箱局部
大漆家具南北方的风格是不是差异很大?
刘传生:我国古代家具的制作主要有四个地方,山西、福建、扬州、四川—平遥是推光漆、福州是脱胎漆、扬州漆器多雕漆点螺工艺、成都卤漆,都不一样。
从造型工艺上来看,现在比较受人推崇的是山西和江浙的漆器。
北方的大漆家具,以山西漆器为代表,你乍一看有点粗,但它有一种古拙美,大巧不工,越看越能看出味道。福建那边属于潮汕工艺,潮汕工艺讲究奢华,缺少轻重缓急,除了漂亮就是漂亮,所以收藏界认知度差些。
四川的漆器以两色为主,一是红色,一是金色,朱红大漆,雕龙刻凤,但往往不太沉稳,没有福建的那种精,也没有北方的大气。但这些也都和当地的文化有关,比如四川的蜀绣也是很艳丽的;江浙一带文雅,漆器也带有一种文气……
总之各个流派各有专长,历史上也都互有借鉴。
朱红大漆绘山水纹书箱,为晋南地区明代制式书箱之代表作。
日本的漆器也很有名,西方人以China--瓷器称中国,以Japan--漆器称日本。
刘传生:但是大漆工艺的根源在我们中国。的确,从工艺传承上来讲,日本比我们强,我们很多工艺都失传了。以器物所蕴含的文化来看,还是有一个高低之分。
日本的工艺非常严谨细致,但是有种脂粉气,透露出岛国文化的一些特点。我们国家的漆器更大气,底蕴也更丰富些。
日本漆器
如何评判大漆家具的优劣?
刘传生:我觉得材质应该往后放。首先看造型,看大型美不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不是黄金比例。
然后再看工艺,工艺复杂的、考究的自然就好。第三是艺术,同样雕刻一个花朵、一条龙,有神韵和没神韵是不一样的。
第四是看年代,同样的造型差不多的东西,年代越久,研究价值、学术价值越高。还有看它的稀有度,材质当然也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