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837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3 18:02:55 | 查看: 506|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式漆器的故乡。

传承千年的技艺,如今濒临失传,而他人如其名,肩负起楚漆的“传承之志”。

他是楚式漆器髹[xiū]饰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国家级“功勋式非遗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邹传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髹[xiū]漆当中最后一个环节,一般的是三分雕,七分彩,最后一个环节还是最重要的,把所有的做起了,起一个装饰的作用。”在荆州市唯楚木艺有限公司的制作室里,邹传志拿着一只极细的毛笔,为即将完工的文创产品“虎座鸟架鼓”描绘羽毛的色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邹传志1970年出生,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邹传志就对楚式漆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0年正式随父学艺。

“在几千年前,它是适应当时人的一个审美观点,直到现在,人的审美观点在与时俱进,所以我们在制作楚式漆器的时候,也要根据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去设计,制作,多开发一些文创产品,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邹传志告诉记者,一件漆器的制作,全部靠手工完成,要经过设计造型、雕刻、打磨、刮灰、补灰、上漆、绘画、描金等20多道工序,一件工艺品少则用时三个多月,多则一年才能完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于邹传志来说,只有长期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专注并且坚持,才能守得住繁华。

史诗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一开篇,就是荆州的“虎座鸟架鼓”。

说起虎座鸟架鼓,荆州人都倍感骄傲,这件举世闻名的器物,是楚国特有之物。

“通过长时间的摸索,慢慢把它复制出来了,当时看见以后,心里还有一种成就感。”邹传志跟随父亲学艺后,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博物馆复原虎座鸟架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子承父业的邹传志,不仅传统工艺功底扎实,还锐意创新。

成功设计开发出“斗牛”“鸳鸯墨盒”等漆器,由他开发的“九头鸟”“蝉形砚”文房用品,分别获得第二届、第四届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铜奖、银奖。

去年年底,邹传志开发的文创产品“曲水流觞”入选“湖北十大创意礼品”榜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着“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邹传志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重现楚式漆器昔日辉煌,让漆器古为今用,这是邹传志当下最迫切的心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身作则,通过自己去多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关心我们的楚式漆器,让它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如今,邹传志正在全身心搭建荆楚文化传承平台,吸纳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文化传承的队伍中来。

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编辑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7:03 , Processed in 0.2614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