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837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4 16:02:09 | 查看: 513| 回复: 0
福州脱胎漆器始祖沈绍安?心灵手巧  乾隆三十二年(1767),沈绍安出生在福州双抛桥河墘小花巷一户破落的官宦门第。他自幼聪明伶俐,爱动脑筋,喜习油漆工艺。青年时在双抛桥附近一条僻静的小巷里开设一家油漆店。当时的油漆色调单一,只有"朱"、"黑"两色,且多为庙宇、府第、厅堂的雕梁画栋及匾额、挂联装饰。双抛桥靠近"三坊七巷",是官僚、豪绅、富贵人家集中的地方。为了迎合官场的应酬、男婚女嫁的需要,沈绍安很想创作一些新奇的漆器应付市场。"苍天不负有心人",当他 30 多岁时,有一次应召到县衙修复匾额,发现该匾的金字表面虽褪色,但里层由夏布裱褙的底坯却坚固如新,遂引发他复兴传统工艺的念头。这种贮加灰烷裱,又称"夹佇"技法,早在我国南北朝时已有生产,但后来这种工艺长期失传。   沈绍安通过虚心走访求教老油漆工,苦心钻研,多次试验,终于想出了用粘土作成坯胎,阴干后,再层层裱上夏布或丝绸,涂上生漆,并在底部打个小孔,待漆干后用水从小孔灌入,使胎泥遇水逐渐溶化流出,内胎已脱,外表的器形布层依然无损,再上灰地,打磨、漆研磨和施以各种装饰纹料,便成了轻巧牢固、古朴大方、独具艺术魅力的工艺品了,他取名为"脱胎漆器"。人们用"巧夺天工岂等闲,脱胎非易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6:51 , Processed in 0.0461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