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4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5 00:01:53 | 查看: 742|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走进观复是因为和久妈神交已久,一直没有见过面。所以当她说在观复聚一下的时候,我立刻举手了。临行前,久妈提了五六次要穿得美美的,大家都非常响应,妈妈们都打扮得很好看。所以说,我们先是我们自己,再是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先要爱自己,才能爱孩子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观复在一个幽静的小院子里面,可以闲逛,可以吸猫,可以赏花。马爷还给猫咪们盖了个猫舍,大庇小院猫咪俱欢颜。猫咪们不怕人,但也没很谄媚,自顾自地玩耍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猫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院子里水葫芦开得正好

前面有个拍照很好的地方,后面墙壁上就是《道德经》中“观复”二字的出处。其实我觉得这俩字也可以这么理解,就是这里的藏品非常精美,让人流连忘返,看了又看的意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美的久妈,特意选了中国风的裙子。后面背景是“观复”名字的由来

家具篇

一进门先是个影壁,典型的中式家具布置的风格。影壁是当代的,不过看起来很有敦煌壁画的感觉。转过去就是个清代家具的展区,布置成了人家客厅的样子。先是个衣帽架,旁边有几对高柜子,都是红木的。但是其实据老师说,红木并不是很好雕刻,只不过是因为清代末期宫廷的喜欢。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所以这个时期的家具多以红木为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掐丝填彩影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月亮门隔开内外厅,里面放了不少椅子。观复有不少椅子,仅仅这一小类都可以做个发展史出来。什么官帽椅,太师椅,圈椅,大部分都可以凭着名字对应上来。比如这个官帽椅,上面椅背的结构和古人的官帽有几分相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官帽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月亮门

这个椅子看样子可猜不出来它的名字,它面大而靠背低,是参禅打坐的时候用的,叫做“禅椅”。椅面很宽大,禅师可以盘腿而坐,就像在敦煌壁画中看到的(第61窟大佛光寺)。也有可能古人还是习惯坐的时候把腿放在上面,比如在《韩熙载夜宴图》中看到的样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红木攒拐子禅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敦煌61窟中壁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韩熙载夜宴图》中椅子的坐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对太师椅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这把椅子,我们都说某某某坐头一把交椅,这把椅子就是传说中的“交椅”啦。很意外交椅是这个样子,细看它的椅面和其他的椅子不同,是编织的。据说是在马扎的基础上改良的,它旁边这个就是马扎,我们现在也还在用。由于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便利程度相当于现代的折叠椅)故在古代常为野外郊游、围猎、行军作战所用。后逐渐演变成厅堂家具,而且不是谁都能坐的,一定身份的人才可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左边交椅,右边马扎

在他们旁边就是个特别的存在——躺椅。跟现在的躺椅已经很接近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躺椅

还有一把特别大的椅子,它的名声赫赫——宝座。全名是紫檀五屏风象首兽足宝座,是皇上才有资格坐的宝物,坐在椅子上的人就是chairman了。可是这把椅子面硬,靠背也硬,皇帝坐上去必须正襟危坐,哪儿都不能靠,这能舒服吗?而且体量这么大,搬运也很费力气。

但是对于古人来说,威仪高过舒适度,为了讲究威仪,牺牲掉一些舒适度也是必然的。这跟儒家学说一直倡导的“礼”有很大关系。《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但是发展到了现在,我们更注重“人性”的这面,无论从内心感受还是舒适度,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东西(尤其是服务于我们的东西)的变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紫檀宝座

明代家具多用黄花梨,而且少雕刻,因为本身的花纹就已经很美了。而且人们还俏皮的称这种树节叫做“鬼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黄花梨的柜子,图片中间俩个鬼脸

世事无绝对,这里我找到了一座精心雕琢的妆镜台,可惜陈设在里面,没办法细看,但是远眺足以知道它的精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博物馆里面有一对紫檀七重檐宝塔,八面玲珑,共设四十八位佛龛,原置佛像四十八尊,是乾隆皇帝为其生母皇太后八十大寿准备的寿礼。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对宝塔,是从海外回流的。大部分架构,甚至里面的衬纸都是原装的,但玻璃,铃铛等是修复重配的。据说还请了英国女王的御用文物修复师出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对紫檀七重檐宝塔后面的桌子上有一对景泰蓝佛塔,可惜拦着不让进,不然想近距离观赏一下。

说到紫檀,馆里有个紫檀拼成的桌子,中间的板材有三十公分宽,在十檀九空的檀木里是像大熊猫一样的存在了,非常的稀有。我还偷偷闻了一下,没觉得有檀木的香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紫檀画桌

馆里有两张架子床,特别的地方有两点。其一,床面是编制的,而之前我一直以为和我们睡的床一样是木板的,编制的肯定舒适度更高。其二在陈列上,一张床拉了帐子,放在一个空调吹得到的地方,帐子被风吹得一动一动,吓了我一跳。这布展的人真是调皮啊。不过这个布置很有代入感,仿佛走进了一个闺中女子的梦里,看见她凭窗临风,风儿吹得床帐轻摆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瓷器篇

观复的瓷器精品很多,尤其胜在色彩。

不同的窑口,就像不同的品牌,由于土质(就是原料)的千差万别,当地的审美不同等等,而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这个颜色不同,很难通过言语表达,照片也是难以反映真正的特点,所以其中滋味,真得到现场好好体会。我且班门弄斧说说自己的感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孔雀绿釉暗刻云龙纹笔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黄釉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胭脂紫釉莱菔纹小盘(别懵,“莱菔”就是萝卜)

比如白色瓷器。

进门第一件就是邢窑白色的“盈“字罐。唐代制瓷业素有“南青北白”之说,“南青”是指越窑青瓷,而“北白”指的便是产自邢台地区的邢窑白瓷。

虽然我们今天觉得白瓷平平无奇,但是在唐代,需要把天然的瓷土中的各种杂质去除,烧出来的瓷器才会呈现出洁白的白色。陆羽也在《茶经》中称之为“似雪”、“类银”。据化验报告称,邢瓷中铁和钛的总含量约为1%,这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是非常了不起的。罐子底部还刻划了一个“盈”字。这个“盈”是指百宝大盈库。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百宝大盈库为唐玄宗李隆基的私库,就是皇帝的小金库。能被收录到小金库里面,说明在当时也是精品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邢窑白色的“盈“字罐

同样是白瓷,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宋代的定窑。尤其是北宋中期后的定窑,有点象牙色。首先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花纹,宋代的花纹一般比较浅,需要近一点才能看清。如果刻花比较深呢,就可以靠磁州窑的方向。而剔花非常深,刀刀见肉的,就是峪州窑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定窑白釉狮子牡丹纹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磁州窑白釉剔花花鸟纹瓷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磁州窑白釉划花大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峪窑剔花缠枝牡丹直颈盘口瓶

而且磁州窑的一大特色是化妆土,就是在瓷胎的外面包裹上白色的瓷土,就像我们擦粉底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以从器物的底部比较容易判断。化妆土是磁州窑的特色,也是瓷器发展史上一大进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磁州窑白釉黑彩唐草纹梅瓶

展馆里白瓷有一件是特别明媚的白色。

说它明媚,是因为它的颜色、光泽让人心生愉悦,也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甜白釉。当然,如果舔一口肯定是尝不出来的。甜白釉能照见人影,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又称“葱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特别润,有种水波盈盈的感觉。有剧友说《如懿传》里面也提到了甜白釉,不知道通过镜头能不能展现她的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甜白釉僧帽壶

跟甜白釉一样有着莹润感觉的还有影青瓷。“影青”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俗称,颜色各不相同,颜色浅的接近白色,那点绿色似有似无,深的就偏绿,有假玉器的美称。展品中我最喜欢一件带着点蓝色的“元代青白釉缠枝莲花梅瓶”,温润如君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元代青白釉缠枝莲花梅瓶

之前看资料的时候经常会看见什么梅子青,豆青,粉青……我就一头雾水,实在想象不出来应该是啥颜色。在观复,各种绿织就了青瓷美丽的春天。尤其是这个梅子青,“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就是对这种颜色最好的赞誉。说是梅子青,但是比起青梅的颜色,少了青涩,多了包容。可惜照片还原太差,想要欣赏这种美,只能到现场看一下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子青釉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豆青釉釉里红桃形水呈

这个豆青釉釉里红桃形水呈也非常小巧可爱。至于豆青到底啥颜色,梅子青又啥样子,还得到现场看,对照着比一比,就能找到感觉。

观复也有钧窑,但是红叶题诗和三潭印月我没找到,展厅里的多以玫瑰斑或者弥漫的浅玫瑰色窑变为主,也很好看。就是没看见红叶题诗,心里有点不甘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钧窑天青釉瓶,上面有弥漫的玫瑰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面有玫瑰紫斑的钧窑

还有一个好玩的绞胎瓷,就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混合在一起制成的瓷器,充满了随机性和趣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代绞胎瓷碗

瓷器的出现是一个奇迹。本来平平无奇的瓷土,经过烧制,就变成了“白如玉(一说“青如天”)、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的瓷器,还有可能价值连城。但是其实它当初的流行,还是因为金属制品的缺乏。所以,有一些瓷器的器型就是仿照金属器来的。比如“樽”,“豆”,香炉等等,另外有一些,会仿照金属花纹,比如这件黄釉刻画璎珞纹盘口穿带瓶,上面的花纹都是小圈圈组成的,就像是金属錾上去的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黄釉刻画璎珞纹盘口穿带瓶

还有一些是怀念以前的器物。记得国博有个瓷器是仿照水袋的,这个更活泼一点,是个特别可爱的瓷酒囊,有个小猴子的头在上面,系着皮囊口的绳子自然地垂下,不难看出器物的作者和主人对草原生活的怀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绿釉刻画猴首皮囊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博,仿皮质水袋瓷器

说到酒器,其实梅瓶最开始就是装酒的。只不过后来功能变化了,变成陈设器了。观复有个酒罐子,两面有字,“酒国长春,清香美味”,估计这肯定算是在产品上印广告的祖宗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茶叶末釉酒国长春罐

如果观复里面的瓷器有仿品,我最想带回去的是这个鲁山窑的罐子。上面的花纹像海浪,又像雪山,轻松写意,自然天成。用它酿上酒,待到雪晴日,和二三好友小酌一杯,人生幸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与青花罐,相看两不厌

门窗篇

除了家具,展馆里还有一个别处看不到的类别——门窗。门窗起到透光,通风的作用,是建筑里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门窗类主要是各种花纹和图案,有风车锦地的,万字锦地,冰裂纹的,一根藤等等。其中冰裂纹多用于书房这种地方,意喻着寒窗苦读。也没准儿是模仿瓷器的开片,哥窑上面那么多金丝铁线不就是天然的冰裂纹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花卉锦地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冰裂纹

我觉得那个一根藤的很别致,正好和剪纸的原则“连联不断”相同,下次如果不知道剪什么花样,可以试试这个图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根藤,也叫“扯不断”

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总有坏人把窗户纸捅破往里吹迷烟。这说明窗户上可以糊纸。《红楼梦》里黛玉又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看来,糊纸,糊纱都是常事,不过这里我看见了一个特别的——明瓦。这是把蚌壳磨薄嵌在窗户格子上的,多见于浙江一带,算得上是就地取材的典型代表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明瓦

有两个系列的门老师特别给介绍过,一个是十二生肖的,一个是三国演义的。不知道当初是怎样的大宅子配得上这样精美的门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有一对就是古代的防盗门。门上上下两对兽首,上面那对是椒图,下面是猴子,估计是取二者动静结合的意思。左边的椒图后面就藏着锁眼,但是光有钥匙还不行,还得把门上的铁插销拔下来才能开门,看来古人防盗意识也很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杂谈篇

二楼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现代的油画和雕塑。雕塑相对比较抽象一点。油画没什么太抽象难懂的,大部分非常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师讲解鉴真东渡

《仕女》这幅作品让人想起《橘子红了》这部戏。人物脸上的光非常柔和,显得画中人特别的温柔。不知道画中人想起了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浅衫深袖倚门斜

这幅《初恋》没有露出姑娘的脸,光是这斑驳的光影就足以让人怀念那个白衫蓝裙的年代了。如果我来布展,我会配上席慕容那首《一棵开花的树》。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初恋》

《收入》这幅人物表情特别生动,点钱的小伙子的笑容很眼熟。老母亲看见100分的成绩单的时候有,娃玩到渴望已久的游戏的时候也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东大姑娘之三,大身板》这幅让我想起了青春期最胖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大身板。那会儿没少被卖衣服的忽悠,还有跟我妈因为买衣服闹别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草原小主人》里面的小朋友们,脸上有着这样天真,纯粹的笑容。这份真,很难得。现在在城里面被各种课外班束缚着的娃儿们,很少能有这样不依赖于外物的内心的幸福了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草原小主人》

这幅《丁香花》有个小玄机,看看下面的这个情景眼熟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画”“景”交相映

观复的漆器也是一景。漆器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我们就出土过朱漆木碗。漆器所用的漆虽为漆树所分泌,但其取用非常困难,“百里千刀一斤漆”。漆是黑色的,我们常说的“漆黑一团”这个成语,原本就是指像漆一样的黑色,而我们常见的朱漆,是因为里面加了朱砂的缘故才显示出红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漆器多以木胎为底,也有用金属和其他。站在这件以犀皮为底的漆器面前,总感觉似曾相识,不知道是不是很久以前来过观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观复最多的其实是景泰蓝,有景泰蓝的画,瓶子,还有个做奶茶的多穆壶。对于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老先生已经说的很多啦。因为它太过繁复精美,总觉得应该置于庙堂之上,而非我等升斗小民可以亵玩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估计马爷是景泰蓝的粉,看看这个门洞的装饰,有点掐丝的意思,填上颜色就是景泰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观复的陈设也非常用心,比如这幅牛角画(御制牛角雕湖山水谢挂屏),颜色过渡非常自然,整体浑然天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御制牛角雕湖山水谢挂屏

再比如进门那个“宝善堂”的匾额,还有很多家具的陈设就像走进了一户人家,非常有代入感。有点“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感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很多镶嵌的小东西也非常精美,比如这个古代的“快递袋子”,其实是用来放拜帖的。估计这个盒子要是给了我,恐怕我要“买椟还珠”了。还有下面那个镇尺,对着这么精美的镇尺,恐怕是没心思写字,必须得把玩一会儿才行。我后来还去潘家园逛了一圈,没找到喜欢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休息区里面有着最后一部分展品——兵器。很多传闻中的兵器都终于见面,令人意外的是,锤这种兵器其实只有一个拳头大,不存在小说演义里面李元霸的八百斤擂鼓瓮金锤的情况。估计这部分展品男孩子会很喜欢,暑假可以找个时间带小朋友来看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瓜棱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观复,复观。精美的展品看了又看,让人流连忘返。非常感谢马先生愿意把这么多的展品跟我们分享。也一下子对马先生高山仰止,谁说一己之力不可挽江湖?

【HiTalk亲子群】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畅聊教育,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扫描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6 02:29 , Processed in 0.0644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