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3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5 21:03:36 | 查看: 504| 回复: 0
潍坊人世代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越是有历史的,越是弥足珍贵。今天就来看看潍坊的老民间老宝贝吧!

风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潍坊又称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娱乐品。

年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杨家埠年画和高密扑灰年画尤为盛名。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汉族民间三大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兴于清朝,重喜庆、浓彩、实用,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扑灰年画:起源于明初。它的制作式打好腹稿以后,艺人用柳木炭条起线稿,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一稿可扑数张,因有这一招,便又“扑灰”之名。扑灰起稿之后,再加手绘,经“大涮狂涂”、“细心巧画”,“描子勾拉”、“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磕盐菜花”、“描金”、“涂明油”一整套工序,才能画出一张漂亮的画来。

老粗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粗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72道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工艺。在纺织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老土布工艺流传至今,堪称奇迹。它的图案可以从22种色线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每道工序、每件产品都包含着繁复的劳动,更让人叹为观止。

剪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象征性强,造型朴实夸张,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

嵌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潍坊嵌银漆器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独有的特种工艺品。它以名贵红木、天然漆和金银丝为主要原料,经精工雕刻、镶嵌而成。嵌银艺术采用中国画的白描形式,有山水、花鸟、古装人物和汉代青铜器花纹,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工艺品有文房四宝、龙头百寿拐杖、屏风、如意、舵轮、方鼎、宫扇、看盘、小摆件;高档家具有雕龙坐椅、雕龙床、雕刻橱、博古架、花架、梳妆台、筷子、烟具等。

仿古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潍坊作为全国四大仿古铜产地之一,老潍县的仿古铜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扬名国内外的手工艺。1916年至1936年是老潍县仿古铜的鼎盛时期,产品多至300多种,销往上海、天津等地以及日本、欧洲诸国,之后逐渐衰亡。文革之后,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重新恢复仿古铜的研究生产。

核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潍坊核雕艺术的历史,应该从清朝晚期开始,当时诸城有个艺人名叫张大眼,在北京跟一雕刻朝珠的老师傅学艺,随后在宫廷里为慈禧太后刻念珠,年老时返乡。1880 年,潍坊人都渭南到诸城贩卖皮货,结识了张大眼,见其核雕技艺虽好,但却难以维持生计,便慷慨解囊予以资助。张大眼十分感激都渭南的帮助,遂把核雕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于他,所以都氏家族的后人说这是“感动来的技艺”。后来,整个都氏家族,为传播和发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使得潍坊的核雕艺术在全国迅速崛起,并迅速超过了其它各地,成为潍坊民间工艺的一大瑰宝。

潍坊刺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潍坊刺绣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清朝时期,潍坊刺绣业相当兴盛,曾有“九千绣花女”之称。绣制品由简单的枕套、门帘、桌围,后发展到华丽的裙衣、礼服、霞帔、戏衣、轿衣等。潍绣虽曾受到京、苏、湘、粤等绣法影响,但始终保持自身固有的传统民间艺术特色,有取材广泛,以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表达主题;配色鲜艳明快,色彩对比强烈,图案美观大方;绣工精制,针法端庄细腻的特点。

泥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潍坊泥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潍坊人就自己设计用泥做成一种叫“锅子花”(也称泥墩子)的焰火出售。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设。最后这各泥塑的品种逐渐增多,有“老虎”“狮子”“猴子”“小狗”“小猫”“鸡”“鸭”等动物,也有“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生动活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21:30 , Processed in 0.0516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