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勇创一流
招生简章
厦门漆
线雕手工技艺
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
项目实施背景及特点
厦门漆线雕技艺发源于闽南地区,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
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独有的传统工艺。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妆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漆线雕工艺是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厦门漆线雕技艺故里在同安马巷镇,在厦门流传了300多年,历经蔡氏13代传人。2006年,经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申报,厦门漆线雕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蔡水况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厦门漆线雕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培训安排
(一)
培训时间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申报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培训周期定为 2019 年7月1日至2019 年8月 30 日,培训总时长共60天。
具体培训安排为:
2019年7月1日举行开班仪式
2019年7月1日—— 2019年8月30日(集中授课、培训、调研、采风、创作等)
(二)
项目实施地点
1、集中授课地点:
福建厦门集美大学美术学院(集美区集岑路2—4号)
2、项目交流、采风、创作等艺术实践地点:厦门、泉州等。
(三)
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闽南传统手工技艺的介绍》、《中华民族凝聚力与非遗艺术的保护传承》、《传统图案的表现与创新》、《漆线雕材料语言研究》、《漆线雕创新表现研究》、《漆线雕工艺语言的拓展研究》、《传统工艺文化与漆线雕创作》、《艺术主题与工艺审美》、《中国漆艺文化研究》等。
(四)
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20%;阶段创作(论文、草图、方案、创作小样等)占30%;最终完成创作占30%;参加展览、论文汇编、作品汇编、发表作品等占20%。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五)
师资力量
师资团队简介:本项目的师资力量分为非遗传承导师和理论导师,以蔡氏漆线雕为主的厦门漆线雕民间工艺技艺传承人为实践导师,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等全国艺术院校的在职教师和国内外权威专家为理论及其创作导师。师资团队具有深厚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科研能力和实验教学水平高,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研究群体。
项目负责人:陈其端
项目联络人:李晞
项目执行人:涂慷
项目团队成员:程原、林大梓、涂慷、郑宝珍
培训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所在单位及简介
陈其端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硕导
程 原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硕导
杨广敏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硕导
侯样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艺术策展人
梁家年
艺术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 吉
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
陈金华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博导
汤志义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博导
林大梓
厦门理工学院
教授、硕导
10
涂 慷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硕导
11
郑宝珍
厦门市教育科学院,中学美术教研员,高级教师,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
12
张学平
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
13
蔡水况
蔡氏漆线雕第十二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厦门漆线雕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4
蔡彩石羡
蔡氏漆线雕第十三代传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厦门漆线雕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5
王志强
蔡氏漆线雕第十三代传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厦门漆线雕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6
蔡超荣
蔡氏漆线雕第十三代传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福建省漆艺大师、思明区拔尖人才、厦门漆线雕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公司创新部经理助理
本项目师资团队主要以国内专家学者、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师资团队、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部分委员、行业专家等组成。
(六)
培训成果展示
1.学员优秀作品将于培训结束后在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展览馆进行展览;
2.学员论文汇编;
3.学员优秀作品汇编。
(七)
学员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养计划: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的;
2.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3.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遴选
本培训项目面向全国招生,通过竞争择优入选学员50名。入选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为45岁以下,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青年艺术人才。同时,学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中的一条:
1.从业有关漆线雕技艺满3年,并提供参展、参赛作品1件;
2.取得与本专业相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
3.取得美术学、设计学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的;
4.在本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和研究成果,并获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研究课题的;
招生范围包括:青年教师、漆线雕手工技艺爱好者、画院、文化馆、艺术馆、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单位从业人员。
录取方式
1、 报名截止后,项目组将组织专家按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规定进行学员遴选,择优录取,录取名额为50名。
2、对于入选学员将以电话、邮件等方式发放录取通知,请务必保持电话畅通,并于指定日期到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报到。收到录取通知未回复者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录取依次递补。
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2019 年5月20日-2019 年6月10日
(二)报名方式
本招生简章及报名表将在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官方网站发布,申请者报名需同时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相关报名材料。
(三)报名材料
1、国家艺术基金“厦门漆线雕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报名表(报名表请在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官网页面下载);
2、身份证扫描件;
3、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
4、作品或获奖(2—5幅高清绘画等作品图片或获奖证书等相关业务能力证明材料);
以上报名材料以压缩文件(文件名称为“国家艺术基金报名表+姓名”)形式,发送到:745441509@qq.com
(四)报到方式
报到时间: 2019 年6月30日(8:00——19:00 )
报到地点: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科学馆105室
考核与结业要求
(一)学员在培训期间须遵守本项目相关管理规定,积极参加本项目活动。集中培训阶段,需全职脱产学习。培训期间,学员需在理论学习、采风写生等培训基础上创作艺术作品,并积极参与学业展览,每人提交不少于4~5件作品,不少于3000字的研究论文、学习心得、调研报告一篇。
(二)培训期间学员创作的作品将由本项目组织参加项目成果展与其它社会推广活动,每位学员要积极提交作品和论文,本项目组将收集优秀作品、论文汇编成集。由项目组遴选优秀作品原件邮寄至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根据作品质量,进行公益性收藏。本项目完成结项前,学员创作作品不可私自参展、参选或参评。
(三)培训期满后,学员须完成所有理论和实践课程,并按照本项目规定,提交结业作品,撰写专业学习报告。培训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成绩合格者,由国家艺术基金和集美大学联合颁发结业证书。
其他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加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的食宿、学习费用均由项目主体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