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1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8 09:03:36 | 查看: 707| 回复: 0
记者 张泰源

犀皮漆是大漆髹饰技法中的一种,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犀皮漆又称犀皮、西皮、虎皮漆、波罗漆,曾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赞为漆器之首。此技法起于唐朝,流行于宋朝,制作出的图案取决于表面起皱和点纹高低起伏的变化。明清时期,犀皮漆工艺发展近乎完美。清代利用这种工艺制作的漆器,小至匣盒、大到家具,种类繁多,作为贡品进献皇宫。

家住广阳区九州镇,50岁的刘国云是犀皮漆器髹饰技艺第六代传承人。30多年间,她在层层浸染中感悟漆艺之美,也在不断研磨中探寻人生。

用心还原千年不朽的绚烂

刘国云16岁拜师学艺,从事漆器相关工作,掌握高超的漆器髹饰技艺,努力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走进刘国云的工作室,只见展示架上摆放着茶杯、砚台、套盒、家具……或简洁庄重、或繁复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眼前一亮。驻足观赏,眼前的画面分明是静止的,奇妙的是,这炫彩斑斓的纹饰仿佛行云流水一般,在器物表面随光流动,美轮美奂。

刘国云站在工作台前研磨大漆。彩漆研磨十分费工夫,磨一碗需要一天时间。珍贵的银朱粉被磨成鲜艳的朱红彩漆,格外抢眼。漆器的点、描、涂、绘,都少不了这些彩漆。

制作一件犀皮漆器精品,短则数月,长至数年。刘国云介绍,制作一件犀皮漆器,要将生漆拌和绿松石、丹砂、珊瑚、石黄等有色矿物质混合制成犀皮漆,接着用小铲子蘸着大漆推出一个个突起的小尖,称之为“捻”,然后静待大漆干透,“纯手工制作的漆器,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配方、湿度、黏合度,这些因素稍微有一点改动,结果便会完全不一样。”

创新传承犀皮漆器

“春、秋两季是最好的干燥时节,需要自然阴干一天。打捻之后,要在上面一层层地涂抹大漆,每一层都要干透之后才能刷下一层,足足要刷上30多层。因此,一件犀皮漆器制作周期往往长达几个月甚至数年。”刘国云介绍。

犀皮漆的表面是光滑的,花纹由不同颜色的漆层构成,或像行云流水,或像松树干上的皱纹,乍看很匀称,细看又富于变化。刘国云说:“每一层的大漆颜色不尽相同,天然大漆阴干后呈褐黑色,常说的‘漆黑’即源于漆的本色。加入朱砂等天然矿石后,大漆会呈现出红、黄、蓝、白、黑等颜色。”

大漆髹饰完毕后,还需要用砂纸打磨光滑。“三分在修,七分在磨”,漆器的打磨尤为重要。套色完成的漆器要用不同规格的磨砂纸打磨,重复二三十次。而漆器色彩各异的纹理就在这重复、细腻的打磨中,渐渐显露。“打磨完成之前,谁都不知道最终的呈现效果,因此每一件犀皮漆器都是独一无二的。”

让漆器走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漆面的光润,漆器的美感还在于造型优美。在造型设计上,刘国云崇尚简练、优雅、大气、古朴的格调。眼前一件犀皮漆茶具,乍看像套瓷器。茶壶为紫砂壶胎骨,她用大漆调制出了红、黄、黑等颗粒状颜色涂抹上去,然后经过数十次打磨,生出圈点相拥、漆色斑斓、宛若天成的效果。

“传承我国古老的技艺,要学习前人的精神,更要在传统中融入现代设计,提高漆器的实用性。这样才能让作品更有生命力,让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她相信,让漆器重新进入寻常百姓家并非难事,“把犀皮漆器髹饰技艺用在手机链、茶具、烟斗等小物件上,在图案修饰上融入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让老手艺走进寻常百姓家。”

30多年来,刘国云专注于犀皮漆技艺,屋里陈列的一件件半成品、成品见证着其延续和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7:19 , Processed in 0.0595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