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1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8 12:05:20 | 查看: 672|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考古遗址的地图镇楼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经常被人问到这样的问题——石器时代的遗址有什么好看的么?

我是这么回答这样的问题——倘若想通过参观遗迹去培养自己的历史学术研究意识,石器时代的遗址是不错的选择。这段历史,如果能称之为历史的话,没有故事可以讲,那么对这段时期做出的一切结论,必须经历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那种对证据进行解读,得出理论,并用新的证据验证理论的过程(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话题,详见鄙人拙作,当我在谈论批判性思维时,我在谈些什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那么多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石器时代反而是学术研究相对而言的一片净土吧。

一般而言,石器时代当中,新石器时代( Age)遗存相较旧石器时代( Age)多些,新石器时代以打磨石器为特点(不再是“看起来和一般石头没什么差别”的石核了),除此之外,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会有了阶级分化,有了原始的文字和宗教,有些地区的先民开始种植粮食和饲养牲畜,这些特点能在展览中有条理,有证据的展示出来,那就算是蛮好的事情。

杭州的良渚就是一个颇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良渚的博物馆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但去年来的时候这里在整修,说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博物馆。今年7月份,这里的新博物馆开放了,于是我就忙不迭地跑了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遗址的外景,典型的江南水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的大门,想用大理石营造出玉的感觉

当然,说到国内像良渚之类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展览在布置的时候有一些很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的事情,那就是拼了命地要把这些遗址同所谓“中华文明5000年”联系起来。这个“五千年文明”的说法在学术界大概是不会有人认真提起来的,因为总不能说“发现了几个聚落遗址”,就说那会儿的中国文明已经可以变成邦国了吧(按照这个标准,欧洲的文明史更古老),这个5000年文明,更多的是虚妄的所谓民族自豪感作祟,遗憾的是,在中国,去哪里的博物馆,这种所谓的“民族自豪感”都是无法摆脱的(更像是上级交办的政治任务),无论如何,总要拼了命地证明“我国文明比国外早XXX年”,哪怕缺乏证据,也一定要强行五千年,这是让我觉得非常无语的地方,良渚亦不能免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谓“实证中华五千年”

我去看的第一部分的展览是“良渚遗址的发现和保护”,介绍了这个地方从“发现第一批文物”到现在被彻底保护起来的过程。这部分展览的时间线还是做的蛮不错的。当年这里的发掘能让夏鼐亲自批示,大约是想要实证五千年文明的愿望过于强烈的缘故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遗址的发现和保护这个展厅里做的考古工作者剪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考古发现大事记,时间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给夏鼐的报告,现在被单独展示了

总之,通过几十年的挖掘,发现这里是一个很大的聚落遗址,且持续时间足够长,在考古学上足够被称为“文化”了。那么接下来要厘清的点在于,这个文化和附近的一些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它的特点是什么,它的诞生和消亡有没有一些可信的假说,等等等等——主展区的设展如果足够好,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答的。

关于良渚文化的时间传承顺序,在主展厅中展示这个文化前面有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而其后有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在这个系列文化中,良渚文化是一个顶峰,其政教合一的社会体系和复杂的城邑建设,远非简单的聚落所能为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几种测年的方法,用我的话说,这算是“高中生就该具备的常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文化和世界其他古文明的时间对比,以此彰显“五千年悠久文明”,问题是这样环太湖的文化后来到了广富林之后就中断了,这样的“强行五千年”是真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另外,这样的图中,年代是由下往上越来越新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话说把良渚作为“东亚地区早期文明起源”的城址,不知道大汶口作何感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倒是把良渚放在中国的这些古城里稍微不那么违和些,但是长江流域的文明和黄河流域的文明是完全不同的,这点必须提起注意

博物馆有专门的展区介绍良渚先民“吃什么”,在这里发现的动物属种和植物属种都是有详细记录的,而且,和环太湖流域的其他文明不同,良渚先民的肉食结构中,猪肉占的比例相当大,这可能是“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养猪了”蛮好的证据,毕竟指望捕猎野猪去获得稳定的猪肉来源是有点不切实际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遗址发掘出的各种动植物属种列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比,在环太湖流域史前人群肉食结构中,良渚文化中猪肉的比例相当高,不像其他文化中鹿肉为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怜的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怜的猪!被驯化了!膘肥体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怜的猪的下颌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各种其他的可怜的偶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遗址中出土的植物种子遗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很有意思的展示,良渚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证据显示这里的先民开始栽培稻谷了。关于农业的起源,单中心起源说和多中心起源说的争论总是一个令人头大的问题,这样的栽培稻谷证据如何解读,更是两派观点掐架的场所了

接下来呢就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其他器物展示”了,石器,骨器,陶器,等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石器的成分分析,做石器时代的研究,这样的成分分析是一定要做的,这可以看到这个聚落稳定的原料来源,进而分析这个聚落和世界的关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文明的必备材料来源示意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出土的各色石器,新石器时代嘛,石头大抵都经过了打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石器原貌复原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各种石刀。在古代,“杀”和“戮”是两个概念,“杀”是把人弄死,“戮”是拿这样的刀子分尸。毕竟指望拿这么钝的刀子把人砍死的确是蛮困难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各种骨制的武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骨鱼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象牙饰和象牙权杖,过去江浙一带是有大象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个头盖骨做的酒器,这个传统源远流长,春秋末年的赵简子还“漆智伯头以为饮器”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石器纺轮,我在别的地方见过陶土制的,在这里用石器来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些木器,在南方这种环境下这种木器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漆器残片若干

除了这些器物陈列,接下来就是可能的文字(刻画符号的证据)以及社会等级制的展览了。良渚发现了许多刻画符号,而且从复杂的筑城历史看,说这个文化没有文字也的确不可能。但很遗憾,这些文字符号迄今没什么被破译出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只刻画了许多符号的大陶罐,这些符号从复杂情况来看,似乎是象形文字,不太像表音文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刻画了各种符号的陶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些刻有被认为是原始文字的陶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博物馆中,各种在遗址中发现的符号都被做到了墙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类似的文字符号出现在良渚的玉器上,良渚的玉器有颇不少是“鸟立高台”之状,博物馆拿这个跟古埃及的东西作类比,但在我看来其实没什么值得类比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宫殿复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民居建筑”复原,在我看来,这样的民居建筑貌似已经是良渚的统治阶级才有资格住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古城的复原想象图,画的有点像墨西哥黄金之城的感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良渚遗址发现的船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护坡木桩,在地势低洼之地筑城必不可少的水利设施

良渚这边的展览重头戏是其玉器,雕刻精美的各种随葬和礼仪用玉,这么坚硬的材料能够被如此耐心地加工打磨,大约那会儿的工匠已经是一个专门的阶层了,所以造出来的玉器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和范围内保持高水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非常典型的石器时代等级制社会,从墓地的随葬品多寡能够看出许多事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王族成员的随葬品复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王随葬的玉器(当然这个在我看来最好的称呼并非国王,而是部落首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王后(部落首领配偶)随葬的玉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墓葬中出土的半圆形器复原图,大约是参照了印第安酋长的样貌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玉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玉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神人和青蛙的玉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良渚博物馆的内景,水池当中的饰物被做成玉器形状

在整个良渚博物馆外围,地图上显示还有好几个遗址,但真的到了跟前,却被告知暂不对外开放,就只好回去了——也就是说,良渚遗址非常大,但眼下真的能看的大约只有这个博物馆。

良渚附近山上某个戒毒所里有北宋沈括的墓,就是那个写“梦溪笔谈”的沈括。关于这个,详情参见友邻谢里登大道的日记,杭州部分名人墓葬详细位置,地址如下——

文章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89970742/?from=tag&_i=9692248SCKVPpw,96922721NIzig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7:26 , Processed in 0.0823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