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4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8 13:06:01 | 查看: 760| 回复: 0
今天(1月13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西藏自治区切热遗址、玛不错遗址、格布赛鲁遗址、当雄墓地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

这4项考古发现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史前聚落遗址、建筑和墓地的综合性遗址以及一处吐蕃时期的墓地,时间跨度长达上万年。

01

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切热遗址

切热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是一处全新世早期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在此遗址发现了连续的地层堆积,出土遗物5000余件,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少量动物骨骼和烧石,还发现火塘、灰坑等遗迹现象。其中一处石制品密集分布区,出土遗物超过2000件,推测是古人制作石器并原地埋藏的遗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切热遗址出土的船形石核

切热遗址是西藏西部首批系统发掘的史前旷野遗址,是青藏高原腹地少见的、具有明确地层堆积的史前早期人类活动遗址,填补了青藏高原腹地距今8000年至10000年史前考古文化的空白。

02

四千年前史前聚落:玛不错遗址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康马县,是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史前聚落遗址。在该遗址考古发掘墓葬10座,以及火塘、灰坑等人类生活遗迹,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蚌饰品、滑石珠、玉管珠等遗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玛不错遗址发掘的石椁木棺

墓葬形制有石棺墓、竖穴土坑墓;陶器装饰纹样以刻划纹为主,还有戳点纹、压印纹、抹划纹等,技术风格与横断山区同期遗存类似。

玛不错遗址代表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对建立西藏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序列、探索人类适应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过程及策略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03

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格布赛鲁遗址

格布赛鲁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距今3600年至2100年,是一处包含有建筑和墓地的综合性遗址。在该遗址考古发掘墓葬20座、石构遗迹4处、石墙1处。墓葬分为早晚两期,第一期距今3600年至3000年,以石室墓为主;第二期距今2700年至2100年,以洞室墓为主,随葬出土陶器以夹砂红褐圜底器为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格布赛鲁遗址出土的随葬饰品

格布赛鲁墓地第一期遗存反映出畜牧、狩猎经济特征的文化,与新疆地区同期墓葬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第二期遗存具有明显的本地考古学文化特征,该类型遗存广泛见于象泉河中游地区。格布赛鲁遗址对研究象泉河流域人群的交流与迁徙、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04

公元7~9世纪吐蕃时期墓地:当雄墓地

当雄墓地位于拉萨市当雄县,是一处吐蕃时期的墓地。在当雄墓地共发现封土墓52座,已发掘14座。其中大型墓葬包括竖穴土坑石室墓和圆形穹窿顶石室墓两大类,小型墓葬包括石室墓和土坑墓,动物殉牲较为普遍,主要有狗、马、牛、羊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雄墓地发现的封土内石构遗迹

墓地出土金银器、狗头金、青金石、玛瑙、铜器、纺织物等各类器物300余件(套)。碳十四测年显示:墓葬年代为公元7至9世纪。

此次发掘是近年来首次对西藏境内吐蕃时期大型封土墓进行的正式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揭示了吐蕃文化的丧葬习俗与制度。同时,墓葬出土石质黑白围棋子、漆器残片、纺织物等遗物,表现出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证。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综合报道

编辑|段雪莹 图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章来源:http://news.sohu.com/a/516400176_1162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22:05 , Processed in 0.0398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