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凝聚起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强大力量,今年福建省总工会发起“2020八闽工匠年度人物”选树宣传活动。
自2020年5月启动以来,经各级工会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职工群众广泛参与,通过专家认真研究、充分讨论,综合网络投票,最终产生出10位来自制造、电力、制茶和工艺美术等多个行业的“2020八闽工匠年度人物”。10位“2020八闽工匠年度人物”中,上官俊华是唯一获评的女性,这也是她第二次获评“八闽工匠年度人物”。
今天闽姐姐将带您走近这位
女性“八闽工匠年度人物”获评者——
上官俊华
人物名片
上官俊华,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脱胎
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技能大师,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科学进步三等奖,曾经连续三年获福州市劳动模范。
这几天,上官俊华在闽侯的家中有点忙碌,由她参与的国家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制作大型漆画设计的方案已经通过了,正在进行后续的对接。这些年来,她不停地创新尝试发展让福州脱胎漆器传统髹饰技术在国家
艺术殿堂上大放异彩。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接触福州的脱胎漆器,上官俊华从自己当学徒学习,与人合伙创办脱胎漆器厂,再到重新回归钻研漆艺技艺。四十多年来,她致力于脱胎漆器传统髹饰技法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系统传承福州脱胎漆器鼻祖沈绍安的薄料技法,并努力发扬光大,使得薄料技法在大型漆器制作的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
上官俊华是如何从一名学徒
成为家喻户晓的工艺美术大师的呢
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动人故事呢
和闽姐姐一起去看看吧
学徒:绘画黛玉葬花一鸣惊人
正在绘制中的《红楼梦》(条屏,局部)
福州的脱胎漆器和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被誉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2006年,福州的脱胎漆器入选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而从事漆艺设计,是上官俊华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上官俊华把传统脱胎漆器的髹饰技艺做到了极致,成为了如今脱胎漆器“薄料”技法的唯一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78年进入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从事脱胎漆器绘画工作,进入该厂学习时,是从近100名的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当时考试的题目就是画画,画一幅作品,我画的是黛玉葬花,我从小就喜欢红楼梦,小的时候就画一些古典的小人书。”上官俊华说道,在上世纪人们的思想还挺保守,我的画还是让考官们耳目一新,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了绘画车间。上官俊华形容,当时的生活除了生活睡觉之外,就是画画。
对于绘画上官俊华自小就很有天赋,在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期间多次参与广交会展品的设计,制作的产品得到外商的好评和大量订单,创新作品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得奖项,为企业赢得荣誉。
1983年,上官俊华考入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原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漆器专业,师从吴嘉川等名师。
上官俊华说这段经历对她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受到学院派的洗礼后,她对于漆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由她撰写的《漆语言的特性》一文中提到,自从有了绘画艺术,也就开始了各种材料、各种表现手法的探索。各种绘画便通过它们独特的语言彰显它们的魅力、随着科技材料的日新月异,各画种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起来。而漆则由于它的包容性、粘合性以及特殊的髹染技术使得它的语言表达得清晰而特别。
经商:合伙经营脱胎漆器厂
《春江渔隐》 金锦薄料淡彩脱胎酒具(套) 上官俊华作
福州脱胎漆器曾经以“三山艺巧,四海独绝”的美称,享誉海内外。漆的魅力,就在于其高度的适应性,以及丰富而独特技法所带来的千般万化的艺术效果。
上官俊华曾说道,对于漆性的感受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触觉上的饕餮盛宴。它的妙处也只有在漆画作品的作过程中才能细细品味,因此很多的漆画家宁愿花费大量的时间,也要去触摸漆性并从中感受漆给作画者带来的特殊的精神体验,与漆相处,驾驭漆性。
1993年,上官俊华离开了待了十多年的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与人合伙创办了福州黎明脱胎漆器厂。
据介绍,创办厂期间,上官俊华还是一直潜心钻研脱胎漆器传统髹饰技法,用她的话形容,没有因为经商而落下专业的内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期间,她与团队还承担了礼品设计及制作,完成了国家重大活动的礼品制作任务。创作的脱胎漆器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金奖,由国家博物馆及省、市级博物馆收藏。
“经商办厂,让我的生活过的很滋润,这十余年走过来,也见证了福州漆艺发展的兴衰。特别是近年来,福州漆艺产业发展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传统技法悄然失传等问题。”上官俊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次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川的谈话,改变了她的想法。
“吴川老师对我说,不能放弃自己热爱的专业,人生的价值应该在专业上去努力和实现。”上官俊华说道,从2014年开始,退了原来厂里的股份,潜心进入到福州脱胎漆器传统髹饰技法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大师:传承薄料技法并发扬光大
《四季山水》印锦薄料挂联 上官俊华作
在上官俊华的家中,摆放着众多近年来得奖的福州脱胎漆器,十分的精致与大气。
漆器的主要原料为生漆(
大漆),是一种深色的天然树脂,导致漆器难以制作出色彩明度较高的器皿,且传统的“厚料”色髹主要以朱红或黑色为主。福州脱胎漆器巧借金箔、银箔等研磨成粉,调和透明漆、大漆等得到色彩亮丽的漆,薄施于器皿表面得到了色彩亮丽的漆器,称之为“薄料”淡彩。
也就是说,脱胎“薄料”色髹技法颜色鲜亮,改变了传统脱胎漆器仅有红、黑两种主色的状况。
上官俊华介绍,“薄料”原来是福州脱胎漆器鼻祖“沈绍安”发明的,到现在已经快失传了,它的工艺要求比较精致,包括整个‘地底’都要非常平整光亮,不能有一点瑕疵,才能达到完美的薄料的效果。“这个技艺目前就只有我在学,一些年轻人吃不了苦,也受到各方面生活压力等,传承发展较为困难。”
技艺传承难,上官俊华的分析有两点,第一是淡彩薄料制备需要配比和参数,这需要过往的经验,而在以前,这个技艺很多师傅对此是不外传的,自己则是通过摸索和不停试验;第二则是需要有很深的绘画功底,她认为自己得益于在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当学徒及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求学经历,让其能施展开技艺并传承。
“首先,大漆的配方是根据气候来定的,漆加多少,油加多少,不一样的气候调配漆就不一样。往往‘薄料’颜色调好了,看似很漂亮,第二天拿出来颜色就变了。我希望能把的一点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所以就与福建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校方把研制的‘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并经过实验,使脱胎漆器薄料技艺获得准确的配方和数据。”上官俊华如是说道。
这个产学研项目暨脱胎漆器的淡彩薄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还荣获2019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晚宴图&茶宴图》金漆彩绘脱胎梅瓶(对) 上官俊华作
上官俊华说,脱胎漆器在福建省、福州市是非常好的城市名片。我们有几千的漆文化历史,更不能把它扔掉,要代代传下去。因为它是我们的根,真的是要执着和努力地去做。只要认真地专研一项技术,把它做好做精,这就是工匠精神。
据介绍,近年来,上官俊华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文旅项目建设,通过激烈竞争,她还获选陕西汉中文化博览园汉代博物馆主殿和山东曲阜尼山圣境孔子大学堂大型漆画的设计和制作,令福州脱胎漆器传统髹饰技术在国家级艺术殿堂大放异彩,赢得专家们好评与行业的认可。
上官俊华
2019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国家文创项目山东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漆画主创人;(项目仍在进行中)
灵山文化旅游研究院汉文化博物馆漆画主创人;(项目仍在进行中)
流朱溢墨脱胎漆艺坊法人;
福建省工艺美术实验厂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闽江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指导老师;
福建省沈绍安漆艺研究院艺术顾问;
中国工艺美术漆器艺委会委员;
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漆艺艺委会副主任;
福州市漆艺研究院常务理事;
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副会长
上官俊华
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令人动容
对传统工艺的创新与传承精神
更是令人敬佩
姐妹们,无论从事什么行业
身处什么岗位
只要拼搏奉献、开拓进取
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文章来源: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S23HQI30514JE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