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4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9 17:05:50 | 查看: 454| 回复: 0




Empower





第三十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繁华的成都市中心,车水马龙,景点扎堆。而在这被宽窄巷子、杜甫草堂等各类名胜古迹包围的喧闹处,有一个大隐于市的老漆器厂,厂内从建筑风格到室内陈设仍保留着上个世纪80、90年代那古朴、简陋的风格。置身其中看着工人们潜心于手中的活计,欣赏着一件件经岁月打磨的精美漆器,恍惚间仿佛又穿越回那个精工细作的时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古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漆树多为分散野生, 而一棵漆树年产4—7两漆,在其生命周期中一般只能割出10公斤的生漆。漆农为割漆在山野奔波跋涉,在高达数米的漆树上爬上爬下,单人日割1.0——2.0斤。而这给本就沉淀几千年的中国漆文化赋予了一种庄重的生命气息。这个夏天,非遗星球团队拜访成都漆器工艺厂尹利萍老师及团队,逆岁月之轮追溯时光所赋予成都漆器的独特生命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尹利萍,成都漆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成都漆器工艺厂有限责任公司艺术设计总监。2013年,尹利萍传统漆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成都市首批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从事成都漆器四十多年来,其创作的大量漆器作品先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等收藏。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成都漆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尹利萍,hen高兴通过非遗星球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学习非遗,我很荣幸为大家分享我与成都漆器的故事。

一生之业,不“漆”而遇

我从事漆器这门技艺,看似自然的选择,其实是偶然机遇带来的必然结果。我自幼特别喜欢画画,父母便为我请了一个特别好的老师,让我拜师学画。1975年,成都市工艺美术公司开始面向社会招考一些有绘画经验的年轻人。老师鼓励我去参加,争取考上分到画苑。而因名额所限,我被分到了漆器厂。那时的我并不了解什么是漆器,况且因为当时的理想是进入画苑,对这个分配结果甚至还有些小情绪。在参观漆器厂时,厂里的师傅对我说,漆器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大珍宝,你有绘画基础,对你学习漆器有很大帮助。带着对成都大漆的好奇,我留了下来。而从那以后44年,我就再也没有离开漆器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尹利萍老师作品

像大多数手艺一样,漆艺的学习过程也有着太多的艰辛。对大多数漆艺从业者而言,最特殊的难题莫过于“漆咬”。大漆原料虽然天然无毒,但几乎所有从业者都会对这个自然原料过敏。所以在学习漆器制作工艺时,面临的第一关就是大漆过敏。那时的防护措施不如现在,为了保证艺术品的完美,制作漆器的过程中工人基本都是直接接触大漆。我在学习过程中,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过敏。当时正值五月,成都的天气已经开始转热,而我却全身红肿、继而发出很多大水泡。因为大漆是每天必须接触的东西,无法避免过敏原,只能忍耐着继续学艺。当时我是真的想打退堂鼓了,就与师傅沟通说想要放弃大漆,换一行别的手艺试试。师傅是漆器老艺人,他告诉我:“ ‘漆咬’是大多数漆器手艺人入门时必须经历的过程,它不会给你的身体带来实质性伤害,只是对皮肤的骚痒。等这一关过了,漆器那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才会为你敞开大门。如果你很喜欢绘画,你觉得你想要在画纸上展现什么,在漆器上同样可以做出来。” 现在回想起来,大漆过敏虽然一时难忍,但如果你能够正确对待就能够在注意防护的同时咬紧牙关挺过来,在师傅的鼓励下我就这样静下心来学习三年,当一件件作品从我的手中出来的时候,那种满足感与精神上的收获让我觉得当初的坚持是值得的。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之中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已过去了40多年了,它也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与我的艺术追求融为一体,再也离不开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漆器的“七十二变”

民间有句话说漆器工艺是一道72变的工艺。这不仅意味着一件精美的漆器蜕变要经过72“遍”工序;同样也说明了漆器自身的多变性与可塑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工序上讲,每件漆器都要经历胎体制作、打磨、裱布、刮灰、髹漆、装饰、打磨等基础工序。如果是漆器精品,还可能会经历几百遍工序。雕漆工艺仅是髹漆就要几十上百遍。在漆器加工制作的工序里,每道工序环环相扣,都非常重要。人们常见漆器有着华丽的外表精美的装饰,认为漆器最重要的工序应该是装饰。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一件完美的作品, 从所用材料到造型、灰底、髹漆、饰纹、打磨、推光,对最终效果都是互相依存、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艺术效果多重性来看,漆艺也是一个很包容的技艺。所有的绘画种类,不管是抽象或是写实;是古典还是现代,漆艺都可以做出不同呈现。从制作材料多样性来看,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融合为漆艺所用。材料既可以高贵,如绿松石、珊瑚、宝石、金银;也可以很平庸,如生活中弃之不用的蛋壳、谷粒谷壳、芝麻、树枝等等,漆都可以将它们粘合融入在一起,化腐朽为神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于我而言,漆器不仅自身多变,还改造、塑造了我的艺术风格。从我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我近二十年来的作品与上个世纪的作品相比已有了风格上的很大转变,而我十几年前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又都不一样。我相信正是漆器自身的多变性给了我不断创造的新动力与灵感,它能让你在不断探索漆器的过程中去更新对自我的认识,发掘出更多的潜能。它会鼓励制作漆器的人不断走下去,因为你还没有学完,还没有读懂它的奥秘。所以我觉得我对漆器的情感,从一开始的喜欢,到后来想去驾驭它,转而到现在,其实我对它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一种顺从。因为它给了我太多的未曾想到的惊喜和意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7:21 , Processed in 0.0795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