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芳,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脱胎 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廊坊市民协副主席。1986年拜师学习 雕刻、 髹漆技艺,制作的脱胎漆器和 玳瑁雕刻作品,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 艺术魅力。
脱胎漆器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之一,晚清,成为宫廷中重要的漆器髹饰技艺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经由北京的漆艺工匠传入廊坊。许晓芳的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无论从师承系统、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都直接继承了宫廷艺术。同时,许晓芳具有深厚的雕刻功底,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将脱胎漆器与玳瑁雕刻有机结合,创新出新的脱胎漆器精品,作品《千秋瓶》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工艺美术“山花奖”。
许晓芳从小酷爱雕刻,19岁开始学习传统雕刻技艺,后来又跟随北京象牙雕刻厂的几位雕刻大师学习。她悉心钻研,博采众家之长,牙雕、核雕等传统工艺样样拿手。同时,还通过大胆创新,在传统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基础上,融入玳瑁镂空透雕技法,创作出大量美轮美奂的工艺精品,在漆器行内独树一帜。
如今,许晓芳和她的爱人司亚新共同经营着公司,二人经常探讨雕刻艺术,切磋技艺,在共同努力之下,慢慢地发展了很多客户,许晓芳的作品也在收藏界备受青睐。
更让许晓芳欣慰的是,和她学习技艺的徒弟也越来越多,在廊坊市广阳区残联的帮助下,还开设了以培养残疾人为主的雕刻学习班,这样既能帮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又能将手艺传承下去。徒弟们沉心静气,勤学苦练,逐渐成为许晓芳的得意之将。
他们还创办了廊坊市珍艺职业培训学校,把廊坊非遗的交接棒传递到年轻人手中。如今,公司所在地已经成为河北省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谈及未来发展,许晓芳表示:“非遗既要保持传统手艺又要创新,这样才能长久。现在我们把非遗元素提炼出来,将现代生活与传统手艺相结合,创新出茶具漆器、筷子、文房四宝雕刻、角雕饰品等百姓常用的文创产品。”从拜师学艺到开班收徒,一路走来,这对夫妻经历了风风雨雨,始终不变的是对非遗的热爱。他们表示,等企业平稳运行后,将集中研发廊坊文创产品,让廊坊非遗走上更广阔的平台。
许晓芳用匠人的精神守护和传承着传统技艺,用智慧和双手不断创造着属于传统技艺的广袤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