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0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10 10:05:35 | 查看: 725| 回复: 0
汉代漆奁获得的卓越艺术成就离不开楚巫文化的影响。因此,对汉代漆奁的艺术研究,一定离不开对楚巫文化的追根溯源。

首先楚艺术的形成离不开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吴越文化的相互融合,并且进一步对中原文化进行汲取后形成的多元文化形态,为楚艺术创造顽强的生命力。汉代艺术文化自身具有的包容与兼容之属性,同样受到楚文化的影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考古资料中汉代妆奁漆器概述

一 汉代妆奁漆器艺术来源

1 文化的相互融合

其次楚风文化是在原始时代的落后社会形态中生长出来的,恶劣的社会环境并没有抑制楚人对神秘想象与浪漫不羁的追求与向往。他们信仰神灵,承认且尊万物生灵为神,具有浓郁南方巫文化的神话传统。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楚国漆器艺术中出现的诸多均以神话内容为主要题材,在神秘莫测与变化多端的神话世界中彰显着独特的楚文化。

汉代将楚文化中的自由与浪漫发挥到极致的重要表现就是对线条的运用,呈现出超越二维静态画面的气韵之审美,展现出富有生机与生命的律动之美。而这背后更是离不开楚文化中的“阴柔之美”。

尽管汉代漆奁离不开楚艺术的重大影响,但是在楚艺术的审美风格基础上,结合汉代特殊的时代与文化环境,装饰的工艺与图式纹样在承袭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程度的删繁就简与再组合艺术创造,衍生出更加动感流畅且主次分明的的汉代漆奁艺术形态。

汉代漆奁上的装饰纹样在楚艺术“阴柔之美”的基础上传承与重构一种兼具精细与张力的“仪式之美”。

2西汉前期

西汉初为汉代漆奁艺术风格的初步奠基时期,主要表现为“汉承秦制”的艺术风格。西汉初期的文化哲学形态受黄老哲学美学思想巨大影响,黄老哲学占据了社会的文化主流审美思想,并相应的辐射到器物的制作过程中。

此时期的造物原则坚持“简易”与功能至上;西汉前期为漆奁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不论是大批的漆树种植还是铁器技术的成熟,都在原料与技术层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结合已出土的汉漆奁考古报告,发现西汉初的漆奁,以简约实用为要旨,延续楚风的浪漫风格,以楚文化与秦文化为“基因”。

胎骨主要为木胎,夹纻胎数量较少,且多出于高级墓葬中。装饰手法较为单一,主要有云气纹、几何纹等彩绘纹样,锥画、扣器以及金银箔贴花等较为复杂的装饰工艺很少出现。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受到汉初技术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受到汉初“简易”社会思想及文帝曾禁止使用金银铜等作为随葬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 汉代漆奁的艺术风格时空变迁

为更好的展开对汉代漆奁的艺术研究,首先对汉代漆奁的出土情况进行有序梳理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包括发掘地区、发掘时间、保存状况、胎骨、形制、尺寸、装饰工艺以及内盛物、时代背景、艺术风格阶段、漆奁主人的身份与性别特征、本身的实用功能及具有的象征意义等。

为此,拟从纵横两条线索展开,纵向即从汉代的时间发展轴:以汉武帝为节点,从西汉前期到西汉后期漆奁的艺术风格发生怎样的转变?横向即从汉代的空间地域上进行考察,从西汉前期到西汉后期,漆奁的发现集中地是否发生重心转移,其艺术风格是否相应的随着地域变化发生转变?

1 时间维度下的艺术风格变迁

随着时间的发展,汉代漆奁艺术风格发生极大的转变。在对艺术风格的时间维度探讨之前要明确汉代漆奁的分期问题。

目前学界有两期(前期与后期)、三期(初、中、晚),由于汉代漆奁在武帝时期开始发生较大的风格转变,东汉前即王莽时期与西汉后期的艺术风格较为相似,同时由于东汉墓葬结构的变化,导致东汉漆奁不论是在数量还是保存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困难性。因此,在时间分期中,本文拟采用西汉前期与西汉后期。从汉高祖到汉景帝为西汉前期;汉武帝至王莽时期界定为西汉后期。

2 、空间维度下的艺术风格变迁

西汉前期的漆奁出土墓葬集中于湖南、山东、湖北、安徽等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湖北凤凰山西汉木椁墓、山东临淄齐王墓、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等。

西汉后期,主要集中在以扬州(汉广陵)为中心的江淮地区、四川(蜀郡、广汉郡)等地,与西汉初期相比较漆器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转变,官府漆器规模扩大化,技术更加精良,装饰更加精美。

时代的艺术风格总是稳定性与变化性同时存在,因此王莽时期漆奁的艺术风格,如纹样题材与髹饰手法依然延续着西汉后期的艺术风格。

东汉后期,出土较少,主要集中在陕西咸阳、安徽寿县以及宁夏固原等地。儒术地位受到抨击,玄学开始逐步登上舞台,同时伴随着社会的批判思想,佛学开始传入,特别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交流通道打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汉代妆奁漆器的艺术表现手法

漆奁对社会进行参与并实现对文明机制的创造,同时为汉代的物质生产与艺术审美提供在文化机制与形态上的支持。

汉代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并规范化生产漆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实用的需求,同样重要的原因是漆奁能够从精神意识层面让社会的等级与礼制更加合理化。因此作为仪式的重要载体漆奁相应的具有了功能、叙事、权力以及哲理四方面的表现。

一 汉代妆奁漆器的形制艺术演变

漆奁的形制从最初的单层扁形制发展至汉代的双层多子奁,一方面是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使得最初的形制在化妆品的容量上显得不足。

另一方面则是人们不仅追求漆奁的装载容量,整体高度增加,并出现穹顶式漆奁;同时追求其内部的整齐性,因此出现内部嵌多子奁的形制。

古代漆奁的使用并不像现代化妆盒主要适用对象为女性,古时男子同女子一样蓄长发,因此化妆的习惯造就漆奁使用的通用性,只是在内部盛放物品中存在部分差异。

1 单层奁

单层奁中的圆奁作为漆奁的最初形制,历史最为悠久,使用也极为广泛,但是汉代的圆形漆奁相比较战国秦时期还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层圆筒状的器身,底部面积较大,盖略大于器身,可完整套合至器身的中下部或底部,形成一个完全闭合的空间。

汉代漆奁在器型上除了有圆形,还有椭圆形以及方形(包含正方形、长方形)。目前出土数量较少,可以推测此类器型在当时不作为主要类型生产和使用,更多的是作为子奁出现。

圆奁在汉代漆奁的演变进程中主要表现为:从器形来看器身在逐渐增高与增宽,盖顶的弧度在增加;从装饰上看前期较为朴素,多素髹,无彩绘纹饰,后期则相继出现锥画、扣器、金银箔等趋于豪华的装饰工艺;此外在装饰纹样上也是趋于复杂,前期是较为单一的云气纹,后期云气纹则作为辅助纹样,与其他神兽仙人等祥瑞一同出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双层奁-多子奁

双层奁中以圆形居多,具有双层结构。双层漆奁是汉代漆奁出现的新形制,随着不断的演变,相比较前期的矮扁型,后期漆奁的直径逐渐增宽趋于通高的长度。器形的增高带来容量的增大,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贴身物件需求而进行的改良。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的双层九子奁,其不论是直径还是高度想较之前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使得内部的盛放物不仅限于梳妆和化妆用品,甚至手套、絮巾等诸多贴身小物件也能得以存放。

双层奁的进一步改良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多子奁,在实现容量增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摆放的秩序美感。

双层奁在技术上得益于布脱胎技术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是汉人良好的审美追求让漆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汉代多子奁的设计将杂乱无章的物品有序放置,在子奁的装饰上亦与母奁保持基本的一致但又不完全趋同,可以说完美实现了多样与统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 汉代妆奁漆器的髹饰艺术演变

汉代漆奁中所言装饰指漆奁上的纹样、符号和其他装饰物组成的形式美。尽管在漆奁的创造过程中造型是占主体地位的,但是装饰自身的从属地位往往具有更多的想象与创造余地。

1 漆器制作工序概述

汉代妆奁漆器的制作技术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制胎造型、垸漆糙漆、镶嵌附件以及描绘纹饰四部分。

胎骨作为漆器的核心,其材质同样具有多样性。就漆奁来说,就有木胎、金属胎、瓷胎、竹胎以及皮胎、布胎等。漆奁自身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且器型较小,因此轻便的胎骨较为常见,从墓葬的出土情况来看木胎最为常见,随着不断的优化升级,开始出现布脱胎以及复合胎骨。

2 漆奁的髹饰工艺演变

自古以来,对漆器的装饰极为讲究,装饰艺术是时代与民族风格的缩影写照。汉代的漆奁装饰工艺在战国与秦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汉代特色的装饰风格,一方面象征着汉代器物装饰工艺水平的提升,同时在深层次上折射出汉人对漆奁艺术的审美追求与寓意象征。

汉代漆奁卓越的艺术成就主要是通过以彩绘、镶嵌(金银贴画、金属扣器以及金属宝石类镶嵌等)以及刻划(锥画)为主的装饰工艺以及以动物、自然景象、几何以及社会生活与神话传说为主的纹样题材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图式。

所谓“文质彬彬”则强调器物在创造中实现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通过外在的“文”展现内在的“质”,最终传达极富文采修饰之美。

汉代漆奁的审美艺术在此美学原则的影响下,形成了以特定的礼仪性思想作为主导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装饰元素组合形成外表的最终形象,不仅带来艺术审美层面的升华,更富有哲学意义的深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5:12 , Processed in 0.0651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