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 漆器的 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夏代的木胎 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1973年河南成蒿成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漆器残片,在木胎上雕饰饕餮纹,并涂上朱、黑两色的漆。
西晋以后到南北朝,由于佛教的盛行,出现利用夹纻工艺所造的大型佛像,此时的漆工艺被用来为宗教信仰服务,夹纻胎漆器也因而发展。所谓的夹纻是以漆辉和麻布造型作为漆胎,胎骨轻巧而坚牢。 唐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种种因素使工艺美术也随之发达,在艺术、技术以及生产上,皆远超过前期。唐朝漆器大放异彩,呈现出华丽的风格,漆器制作技术也往富丽方向发展,金银平脱、螺钿、雕漆等制作费时、价格昂贵的 技法在当时极为盛行。 宋代漆器的制胎和髹饰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当时不仅官方设有专门生产机构,民间制作漆器也很普遍。漆器所制作的器皿,样式多且富变化,造型简朴,表现出器物结构比例之美。一般而言,宋代漆器以素色静谧为主。 明代时期的工艺美术跨入新的阶段,官方设厂专制御用的各种漆器,并由著名的漆艺家管理。除了官设的漆器厂外,民间漆器生产也遍及大江南北。明代江南漆器名家辈出﹐明初有张德刚﹐包亮﹐明代中期有方信川,明末有江千里等,并出现集漆器工艺之大成的著作:黄成著,杨明注《髹饰录》。 髹饰工艺在这时有很大的革新,结合多种传统技法,两种以上的技法作结合,不同的文饰在不同的素地上更换,开创出千文万华的繁荣局面。
今日中国大陆和台湾,漆器仍是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份,著名的漆器工艺,包括福州的脱胎漆器,厦门的髹金漆丝漆器,广东晕金漆器,扬州螺钿漆器,稷山螺钿漆器,山西平遥推光漆器,成都银片罩花漆器,安徽屯溪犀皮漆器,北京剔红漆器,台湾南投县黑 髹漆器等。 日本最早的漆器可追溯至绳文时代,至今在日本发现最早的漆器是6000年前的朱漆栉。以江户时代的出品最为精美。
越前漆器:直到明治初期,日本地方行政区域被划分成多个令制国,今日福井县属古越前国,其鲭江市生产的漆器被叫成了越前漆器。
山中漆器:紧邻福井县的石川县加贺市山中温泉,是历史悠久的温泉乡,漆树种植和漆器制作的历史也很长,江户时代导入了京都等地的漆器技术。
轮岛涂:涂,指涂漆也指漆器,轮岛涂是日本漆器工艺中最为华美精致的一支。轮岛位于石川县北部的能登半岛,有着600年历史,它的华美精致化始于江户时代的莳绘、沉金等技法的传入,其中沉金是轮岛涂的独门绝技。轮岛涂还在漆中和进了当地特有的“珪藻土”(极细的由浮游植物硅藻形成的岩土),它使得漆能牢固地吸附在木器上。
春庆涂:岐阜县高山市的一类漆器叫做春庆涂,起源于四百年前一位木工献给了高山城主一个明显看出年轮的花柏木盆,城主喜爱那木盆花纹的自然美,便请自家涂漆匠设法不失原态地制成了漆盆,并以名陶壶“飞春庆”之名将那漆盆命名为“春庆”,从此产生了“春庆涂”。
镰仓雕:神奈川县镰仓市的雕刻漆器叫做镰仓雕,它是在木材上先薄薄地雕刻出图案花纹后,先涂黑漆,再涂朱色青色黄色等漆,最后抛光的漆器。它兴起在镰仓时代,技术自中国宋代传入,栃(日造汉字)木县日光市还有一种日光雕,它产生于建筑日光东照宫的江户时代初期,是建造东照宫的雕刻师和漆工的合作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