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0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8-24 07:02:25 | 查看: 924| 回复: 0
1. 理查王子,格洛斯特公爵旧藏。

2.伦敦John Sparks Lta.旧藏(盒底带John Sparks Lta.收藏签)

来源简介:

1.John Sparks Lta.即约翰史帕克公司,创始人约翰史帕克是英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古董商之一,他最早于1890年经营日本艺术品,1901年后也开始经营中国艺术品。玛丽亚女王、大维德基金会和仇炎之都是他的客户。1915年在纽约开设分店跨国经营之后由后代经营到1970年转手他人,1992年古董公司停止营业。

2.理查王子,格洛斯特公爵(Prince Richard, Duke of Gloucester),生于1944年8月27日,全名理查·亚历山大·华特·乔治·(温莎)Richard Alexander Walter George (Windsor);为第五次授封的第二代格洛斯特公爵,是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堂弟,英王乔治五世年纪最小而辈分最靠前的孙子,也是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乃至温莎王室的最长男系后裔,英国第27顺位继承人。

备注:格洛斯特公爵是英国贵族当中一个公爵爵位,通常是封给国王的儿子。

说明:此永乐雕漆圆盒,硕大华丽,题材特殊,珍罕之至。明初之时,御庭大兴多项艺作,广招巧匠,奉命制器供御,方可成就如此佳作。

如同景德镇御窑绘瓷,永乐年间内府似乎也为御制漆器“定夺样制”,好让艺匠依样而造。比对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清宫旧藏漆盒,同样罕以紫萼花为饰,观其风格,应出自同一艺匠之手,尺寸仅23.5cm,但无款识,见《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图63.

通体赭黄漆素地上髹层层朱漆剔刻纹饰,平顶满饰紫萼花叶,枝茎蔓生,覆迭互掩,叶脉正反并见,虽得茂密,却又不许拥挤,繁中必须有序,高下之品,一目了然,失误难藏。此盒盖上花姿灵动若舞,从含蕾待放,至娇然盛绽,尽蕴其中。盖面紫萼三朵等距分散,间饰花蕾幼妍,盒侧俯仰各式四季花卉,为永乐雕漆的常见布局,比照一例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明永乐·剔红牡丹圆盒”,尺寸仅21.5cm, 《和光剔彩:故宫藏漆》,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年,页30,编号011.纹饰雕刻细致入微,形象生动,毫不呆板,如临朔风。正如黄成所言之“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髹饰录》)。细观此器刀口,漆红色漆层之中隐约可见一条黑色细线,可知其为精造之器。

《髹饰录》中记载:“其有象旁刀迹见黑线者,极精巧”,且杨明进一步注曰:“古人精造之器,剔迹之红间露黑线一二带。一线者或在上,或在下;重线者。其间相去或狭或阔无定法;所以家家为记也。”王世襄亦确认故宫所藏一百几十件永乐、宣德剔红器物,大多有黄、杨二人所言之黑线,由此可以作此盒为明永乐宫廷剔红器物之重要依据,且为个中精者。

此盒硕大,论尺寸,名列前茅。与之大小相约者,可参考另一永乐署款盖盒,却以牡丹为饰,曾展于《雕漆》,德川美术馆及根津美术馆,名古屋及东京,1984年,编号88,图录中指标示底层的一道黑在线,共髹十五层朱漆。

京都南禅寺另藏大小相近的永乐署款盖盒,密雕华饰,但盒上仅见盛开花儿三朵,或为月季,收入特别展《东洋の漆工芸》,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1977年,编号504。

北京故宫博物院且有两件尺寸相约之圆盒,均属清宫旧藏,其中一例雕庭院高士,另一则以莲花八宝为饰,图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元明漆器》,前述出处,图版44-45,同载尺寸较小、雕饰花卉之例,有的署款,有的则无,见图版29、63、71、73。

艺术市场上,则极少拍卖过如此硕大漆盒,然可参考口径31.5公分的“明永乐·剔红缠枝石榴花盖盒”,经香港苏富比2020年7月11日释出,成交价HKD 15,055,000,编号0110。口径32cm的“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售于香港佳士得2001年4月30日拍卖,成交价HKD 12,145,000,编号0637.

石榴花、牡丹花均为为经典的元末明初官造雕漆题材,馆藏、私人收藏多有传世,而本品紫萼花仅见前述故宫一例小尺寸者,其珍罕程度不言而喻,又有如何的市场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雕漆紫萼花大圆盒,工艺之精细、尺寸之硕巨、题材之新颖,且带永乐本朝款识,来源亦极为清晰,更为全器添彩。

所谓收藏之品,“精,真,希”者为妙品,传世稀有者,工艺卓绝者,来历显赫者,为绝品,此圆盒问鼎三绝,实乃永乐官作雕漆之绝品佳器,传世无多,必为藏家所重!(博美拍卖研究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剔红紫萼花圆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川美术馆藏

明永乐·剔红牡丹纹圆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剔红牡丹圆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香港佳士得2001年4月拍品

成交价HKD 12,145,00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香港苏富比2020年7月拍品

成交价HKD 15,055,000

博美2022春季拍卖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ot.611

剔红茶花绶带鸟纹大盘

款识:朱漆印章款

年代:元

尺寸:直径 32 厘米 高 3.7 厘米

RMB: 800,000-1,200,000

说明:此盘呈圆形,舒展大方,口沿圆润光滑,漫浅底,圈足。通体先在木胎上以赭黄色漆打底,上面再逐层堆上朱漆,剔刻出各式纹样,故而在空隙间可以看出黄色的素漆地,正符合元代花卉雕漆的特点。

盘外壁满饰香草纹,线条粗犷豪放,回旋生动,风格质朴,只见线条不见刀痕,显得十分浑厚。盘内黄漆素地上髹层层朱漆,双绶带鸟盘旋飞舞于茶花丛中,茶花硕大,烁烁盛放,枝叶舒卷,娇艳欲滴,表现出明显的元代剔漆制品的风格。足内与盘底髹黑漆,漆面可见自然断纹,古色古香。

此器为同一系列元代精雕细琢漆器作品,以“双鸟”和花卉为主题的素地雕朱漆盘,虽然以不同的禽鸟和花组合,但画意大至相同,如下几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元代的剔红茶花绶带鸟圆盘,著录於《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页13,图7。

日本德川美术馆藏数件纹饰器型相类的的剔漆作品,亦可作赏鉴,参见《唐物漆器—中国·朝鲜·琉球—德川美术馆名品集(2)》,平成九年,德川美术馆,图17-24。

另英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件张成款的元末明初的剔红禽鸟花卉纹盘,与本品相类,可作赏鉴。《East Asian Lacquer—he 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Collection》,大都会博物馆,1991年,页68,编号19。

见一例尺寸为31.8cm的“元 剔红花鸟纹盘”,售卖于香港苏富比2020年10月9日拍卖,编号0043,成交价HKD 2,268,000,均以双鸟为题材,且鸟的样貌姿态及朵花的布局均相同,可兹参考。

整器髹漆浑厚,漆色红艳纯正,雕琢层次丰富,构图富均衡的韵律感,雕刻者对茶花与绶带鸟形象的描写十分接近自然情貌,尾羽、筋脉舒卷有力,刀法宛转,入刀颇深,藏锋不露,磨工精细圆润,充分体现了元代漆雕作品的特点,甚为经典。

附包装及供盒。盖内题识:文政十年(1827年)十月……中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本德川美术馆藏

“牡丹尾长鸟纹堆朱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香港苏富比2020年10月拍品

元 剔红花鸟纹盘

成交价HKD 2,268,00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末明初剔红作品

博美2022春季拍卖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ot.614

剔红莲蓬式香盒

年代:明

尺寸:口径8.3cm;高4.2cm

RMB:180,000~280,000

说明:蒸饼式圆盒,盒内髹黑漆,整体作俯视莲花形,中心为六角形莲心,内有莲子七颗,外接雄蕊花丝,花药连作花环状,最外层及盒侧作桃形瓣,瓣间心形犹如重叠花瓣,整齐中不失灵活。漆色红润,漆层坚实,漆层厚重,刀法深邃利落,漆面及转折处打磨平滑,以莲花为形,将花瓣重叠的关系抽象化,造型富具创意,全器布局与造型十分协调,圆润饱满。

此式莲花式香盒为明十五世纪宫廷雕漆器物之名品,德国林登博物馆(Linden museum)收藏两件罗华(Fritz Low-Beer,1906-1976)旧藏,样式、尺寸相近的作品,一件带有“大明永乐年制”款,一件带有“宣德年制”款,参考《Im Zeichen Des Drachen: Von Der Schonheit Chines》, Hirmer Verlag GmbH出版,2006年,p.1.38,39.

另见两例两岸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明早期的同类作品,均无款识,见英国著名收藏家A&J Speelman编《Chinese Works of Art 2008 A》,伦敦,2008年,页90,图42。及《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页102,编号74.

此盒图纹与明早期掐丝珐琅器有异曲同工之妙,或为圆盒、托盘两件一组,2018年上海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漆器艺术展中,展出一件“元末明初·剔红莲花纹圆盘”,与拍品主题纹饰及装饰手法相类,可做参照,著录于《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页112,编号067;东京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两套盒、盘一组的明早期作品,见《雕漆》,德川美术馆,名古屋及根津美术馆,东京,1984年,图版120,,121,其中一件莲心以黑漆雕刻,另一件带有细针划刻“周明造”款识。

备注:包装及供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明早期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川美术馆藏明早期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十五世纪剔红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国A&J Speelman藏明早期作品

博美2022春季拍卖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ot.615

剔犀卷草纹香盒

尺寸:口径6cm;高3.5cm

RMB:100,000~150,000

说明:此盒工精形美,使人望之便觉古雅之至,为早期雕漆器物的代表作,极具历史价值、收藏价值。

蔗段式造型,胎体显薄,轻盈周正。平顶、直壁、平底,盖、身子母口相合,上下两面均略有下凹。内壁及底髹黑漆,盖面以黄、朱、黑三色漆饰卷草纹四组,对称分布,构图舒朗,线条粗细得当。盒壁以两组唐草纹纹回旋分布饰之。

剔犀属雕漆类,在古代漆器装饰工艺中别具一格,剔犀漆的普遍发展在宋代。王世襄先生也曾说过:“剔犀的定型可能在宋代。其器形、花纹和宋代银器有极为相似的地方。”

2018年李汝宽家族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一件“汉—三国·剔犀云纹圆盒”,印证了早在汉代,剔犀漆已见雏形。《中国历代漆器艺术》页82-3编号44 (上海:2018)。一例日本松涛美术馆所藏,定于晋代的剔犀小盒,收录于《中国の漆工芸》,松涛美术馆,1991年,页25,图15。

无论传世馆藏或出土器物中,宋代剔犀作品更寥如晨星。然而,拍品类工艺卓绝的卷草纹漆器,更是凤毛麟角,见一例为德川美术馆所藏圆盘,《唐物漆器—中国·朝鲜·琉球—德川美术馆名品集(2)》,平成九年,德川美术馆,页10,图1。

此盒工艺上乘,极其注重磨工,故而虽为雕漆器,但纹饰间丝毫不见奏刀痕迹;其漆质醇美之至,尤其是最上层黑漆面,光润肥腴,宝光含而不露;纹饰优雅,色调雅致大方,意蕴深长,尽显宋人贵族阶层风雅淡然的生活。

备注:附双重包装及供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川美术馆藏

“南宋·剔犀屈轮纹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海博物馆藏

三国至汉代·剔犀香盒

博美2022春季拍卖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ot.626

剔犀如意云头纹束腰香几

年代:明

尺寸:47.3*28*10.8cm

RMB:200,000~300,000

说明:香几因承放香炉而得名,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有云:“明窗净几,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其几面多圆形,此外还有方形、菱花形等。由于香几多独立摆放,故以面面生姿者为上,此件明代的剔犀如意云头纹香几,便为为文人室内陈设的小型家具,或以焚香之用,或以斋室摆放文玩之功。

此几形制规矩,整作长方体形,形制简洁而不简单,几面平整,冰盘沿厚实,有束腰,鼓腿彭牙,壸门牙子,虚实相生。通体以剔犀工艺装饰,边缘处理精道,线条张弛有度。几面缘边、冰盘沿、牙子、腿足均满雕唐草纹,线条流转自然。几面饰以相对的如意云头纹,排列整齐有序,共计十二对,如意云头饱满,纹饰线条粗韧,挺括有力,是为时代之特征。

剔犀,日本称其为“屈轮”,由于多用云纹图案来装饰,也称“云雕”。始于宋兴于明,有1200多年历史。剔犀漆器工艺繁杂,制作困难,生产周期长,是我国现有漆器工艺中最复杂、最珍贵的一种。

此件剔犀如意纹香几髹漆极为肥厚,云纹规整细腻,线条流畅自如,其工以两色漆相间髹于胎骨上,每一色漆都由若干道漆髹成,至相当的厚度后,斜剔出回旋婉转云纹,刀口断面显露红黑两色漆,漆色莹亮温润,构图饱满,形制古朴端正,全器雕刻不作棱角之形,雕刻精细工整,雅致匀称,纹饰造型婉转生动,饱满柔美,若置于文房陈设赏玩,格调高贵典雅。

博美2022春季拍卖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ot.628

朱漆描金彩绘云龙纹宝座

年代:清

尺寸:102.5*72*117.5cm

RMB:250,000~350,000

说明:宝座于清代为专供皇室御用的坐具,加宽的座椅较之传统坐具更为典雅堂皇,可以更好的彰显使用者的尊贵身份。

本品为木胎髹朱漆而成,由背围、扶手三扇组成围子。背板中间高,两边依次阶梯式递减,突出靠背最高处为搭脑。三屏式座围装饰尤为精彩,边框髹朱漆,上以描金彩绘螭龙、瑞蝠,间以锦地纹,其内环饰一周黑漆描金如意云纹,屏心透雕三只,两侧扶手各透雕一只瑞狮,共同组成五世同堂纹样,五只狮子大小、姿态各异,足踏灵芝瑞草,身形健硕,体态灵动,鬣鬃披背,兽首及尾部鬃毛昂扬如火焰,雕刻入微,丝丝毕现,刻画生动而传神。下方边框和椅面以榫接法衔接,椅面髹朱漆,匀洁光亮,其上绘饰描金卷草龙纹,面下接立面透雕描金贯套卷草纹的高束腰,下方牙板膨出,正中及腿足肩部以浮雕及描金兽面纹为饰,其余空间髹朱漆绘饰卷草龙纹。外翻式四兽足握珠,下承拖泥。厚重且装饰兽面兽足的鼓腿彭牙给人视觉上的稳定感,极富张力。

整器比例匀称、结构妥帖,髹漆色泽浓郁,雕饰繁缛华贵但不失细腻考究,朱漆描金兼饰黑漆点缀,色彩搭配得当,古雅精美,令人赞叹不已。

据清宫杂项买办库票现存的1687张库票中,记载有洋漆家具相关内容者仅七号共计九张。数量如此稀少固然因为库票大量迭失,但也由于漆作工艺复杂“京内匠役不敷用”且“活计不及苏州漆饰精细节省”,故而乾隆年间,宫廷用漆艺家具常交两淮盐政在扬州承办。除此之外全国各地如山西、广州等地也有贡御家具呈送。此一时期所制漆艺家具工艺之精几乎无懈可击,充分体现崇饰增华的美学理念和艺术风格。

博美2022春季拍卖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1:36 , Processed in 0.0707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