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漆艺制作是 大漆工艺里面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内江市东兴区金山城的“漆记 手艺坊”,在东兴区传统漆艺制作 技艺的 传承人古翀讲述中,了解传统漆艺制作技艺传承的故事,领略了这项技艺的独特魅力。
步入漆记手艺坊,100多件造型各异的漆艺让人目不暇接。漆碗、漆杯、漆罐、漆盘、漆瓶、漆筷、漆扇、漆画……或质朴古拙,或清新典雅,或光怪陆离,斑斓的色彩、流动的线条、抽象的图案给人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古翀正向漆艺 爱好者仔细地介绍着一件件 漆器的工艺流程和特点。
漆艺爱好者雷先生:“以前只是知道漆艺,现在看到竟然有这么多,这么美的用漆艺制作的作品,真的非常震撼,我非常喜欢。”
古翀从小在姑父和表哥的漆工工作中就接触过生漆。90年代初,他向表哥学习了基础的大漆制作和髹饰技艺。直到2015年开始投入大量精力深入研究大漆相关技艺,前后到福建福州、陕西西安、西南民族大学等相关专业机构学习大漆技艺。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实践逐渐崭露头角。
“我是从小就开始接触了漆艺,主要是我的长辈、姑爷表哥,他们一辈子都是做漆的,我的传承就是来自于他们。”古翀说。
古翀制作的漆艺作品种类繁多,有犀皮漆、漆画等,其中漆画作品更是推陈出新。针对不同题材的作品,古翀还用金属、贝壳、蛋壳等作为饰材镶嵌,将树叶的天然纹理作为造型图案,创作出自然天成的作品。
古翀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杯子的工艺叫做犀皮漆工艺。它主要是通过肌理的堆积,然后层层髹饰。层层打磨,来展现这个漆的这种五彩斑斓的色彩。他最后的效果是,行云流水。纹理秀出。但是这个工艺制作起来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上金粉和上漆这么一道工序,后续的工序还有数十道。我们从开始到制作完毕,这么一个杯子,大概工期是半年左右。”
漆艺是中国一门绵延几千年的传统工艺。大漆与丝绸、陶瓷一样名动天下,中国对漆的使用有7000多年的历史,它赋予了器具丰富的色彩,刻画了中国最美的记忆,是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06年,漆器和漆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东兴区传统漆艺制作技艺被列入内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翀表示,漆艺是一门古老工艺,希望在这一传统技艺中融入当代的 审美元素,让它走进千家万户。“创办‘漆记手艺坊’就是想更好地传承这一优秀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漆艺、喜欢漆艺。漆艺爱好者在这里不仅可参观,还可以动手体验。
古翀已从事漆艺研究和漆器制作近十年,他不仅是内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东兴区“传统漆艺制作”的非遗传承人,2020年他还被授予内江市“优秀民间手艺人”。古翀还以传统漆艺制作技艺为基础,成立工作室和广告公司,招收学员,传授技艺,同时经常参加传统技艺展演活动,推动漆艺艺术的发展。近年来,古翀在潜心研究传统漆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漆艺新的表现形式,并赋予它当代审美元素。他的漆艺作品被省内外众多漆艺爱好者收藏。
古翀:“从事漆艺就像是人生的一场修行,耐得住寂寞,方能留得住始终。漆艺是一种智慧,承载的是我们中华独特的审美,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爱上这项技艺,让我们传统漆艺制作技艺,焕发新生。”
文章来源: https://new.qq.com/rain/a/20231011A05EYE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