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秀云毕业后在1968年被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总厂工作,原本学习象牙雕刻的她却被分到了雕漆车间。虽然工作并不是她所喜爱的象牙雕刻,但她服从了领导的分配。在工作中,殷秀云越来越发现雕漆有着它独有的魅力,让她“欲罢不能”,于是她在雕漆车间一干就是44年。
当初这一无心插柳的选择也成就了殷秀云。“
洛神赋”屏风、“丝绸之路”大瓶、“扎倮打虎”插盘、“八仙庆寿”圆盘、“仕女人物”海棠瓶、“福美瓶”、“群仙祝寿”圆盘、“琴棋书画”大瓶、“十八罗汉”圆盘,一个个精美绝伦、价值极高的
艺术品从殷秀云的手中创作出来。而凭借这些作品,她本人也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赴港精品奖和北京市工艺美术杯奖等大奖。
制作至少需要半年
“每层漆连刷带干要一天,20层漆一毫米,1.2厘米要用240天。”这句话如果不解释也许不知所云,其实这就是雕漆很重要的一项步骤——刷漆。北京雕漆就是在以胶木、金属或金银制作的胎器上刷几十层到上百层的
大漆,大漆干燥后形成一层跟木头差不多的有厚度的材质表层,雕漆艺术家再以自制刻刀在这层表层上雕出各种花纹。殷秀云说,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别制作的雕漆司母戊鼎的刷漆时间,就花费了2年零10个月。
“虽然并非所有雕漆艺术品都需要有这样的厚度,但即使最简单的雕漆艺术品也需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至少需要半年的制作时间。”
雕漆艺人不足百人 虽然殷秀云对做了半辈子的雕漆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但她对雕漆工艺的继承、发展并不乐观。
培训专业人员需要较长的时间,殷秀云说:“雕漆工艺制作复杂艰辛,培养一个优秀的雕漆人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比较成熟。由于培养徒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作为我个人来说没有这个能力培养。”
另外传统技能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是一个大问题。由于雕漆这种纯手工的产品制作周期长,制作工序繁杂,成本自然很高,而国内消费水平根本无法达到这种程度。“在工美大厦雕漆销售不了多少,主要销售渠道在国外。”
销售渠道缩小,没有多少收益,付出与回报无法成正比,做雕漆的人自然就少了。而目前用机器冲压树脂制作的仿雕漆产品,也极大地冲击了雕漆行业。“树脂产品造价低,可批量生产,价格便宜的优势极大地冲击了雕漆市场。”殷秀云不无忧虑地说:“这种产品不用大漆,制作简单,与传统的雕漆艺术根本没法相提并论,但它便宜,买的人多。”
殷秀云说:“雕漆需要很高的眼力,因为雕漆产品只要下刀就不能出错,出错了就无法补救,只能重新制作,我现在的眼力不行了,恐怕也做不了多久了。”而当前制作雕漆的艺术人已不足百人,且都已年过半百,人才日益减少,再加上市场急剧萎缩,传统工艺受到新兴产业的冲击。“恐怕雕漆已经成了最濒危的传统艺术工艺了。”殷秀云无奈地说。
两度把“洛神赋”搬上雕漆
早在1973年,在北京工艺美术厂要求出新品的鼓励下,殷秀云就进行过“洛神赋”大型雕漆屏风的设计制作。作品出来后,一片哗然。在雕漆工艺中,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作。
该作品取材于三国时期大文豪曹植杰出的辞赋《洛神赋》,描绘曹植在梦中过洛水与洛水之神相遇、爱慕惜别的情景。在创作中,殷秀云主要表现原诗的富丽华美、浪漫浩瀚的仙境,以及如梦如幻的意境。
在2007年,殷秀云又有了制作“洛神赋”的想法。“我觉得人物是最能体现精神内涵的。”谈道“洛神赋”的创作初衷,殷秀云说,“‘洛神赋’的故事很适合进行大型人物艺术创作,能表现出雕漆人物‘与众不同’的工艺美”。
雕漆屏风“洛神赋”,由5扇组成,包括14个形神各异的人物,高1.9米、长2.5米,剔红雕漆,松木板胎,
髹漆230道,漆厚1.2厘米,2007年初至2008年10月完成,获2008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我对这件作品比较满意。”殷秀云对记者说。
(殷秀云正在雕刻自己创作的《剔红洛神赋屏风》)
其作品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赴港精品设计奖、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奖、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等,著作有《殷秀云谈民间美术》、《北京雕漆图案》。
1998至2005年承接台湾高雄清凉山妙崇寺景泰蓝壁画设计,独自完成总面积七百平米的图案设计,工程规模和艺术形式属世界首创。
2006年殷秀云被国家发改委授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现为北京市非物质
文化遗产雕漆技艺传承、保护的代表性人物。
殷秀云的雕漆作品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她的图案设计细腻、清新,内容题材丰富,构图结构严谨,意境清新、高雅。特别在人物的表现上,更是独树一帜,融入立体雕塑和象牙雕刻技法,把人物的体貌和个性表现的惟妙惟肖,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开创了以雕漆人物为主题和以大型人物为主体的艺术表现形式。
2012年4月15日,雕漆技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殷秀云大师,将在中外首工美术馆,为我们讲述关于雕漆的种种,解读这凝炼了造化和时光的沉静之美。
请您和我们一起,共同见证这“出刀无悔”的神奇技艺,聆听大师与艺术之间的深刻对话!
注意事项:此次讲座限定人数,凭邀请函或邀请短信入场。报名热线:4006509925,或请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官网右侧通过在线客服留下您的姓名、手机号码及地址,或发送至中外首工美术馆会员服务中心邮箱:ciceartkf@163.com。我们将会通过短信或寄送邀请函等方式与您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