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随时代走来,
唤醒了沿线地区沉睡的
技艺与文化,
“一带一路”不仅带来了互惠共利的商贸繁荣,
更加促进了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工匠精神经历时间的洗礼,
不但没有随时间褪色,
反而愈久弥香。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感受
沿线地区
极致技艺
文化的交流超越时间,超越国界。
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为古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谱写了不朽的篇章。正是丝绸之路的引领推动下,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也影响着世界。当今,中国和世界又站在一个崭新的关口,“一带一路”将成为沿线国家不同文化深入交流的融合剂。而沿线地区的古老技艺也将在能工巧匠的手中成为文化交流的催化剂,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勃勃生机。
丝绸之路经济带
简介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国内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
陕西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古城西安,更是古丝绸之路的起源地。
凤翔木板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现在经过木板年画的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数十年的恢复、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有三百多种。
传承人邰江平教导儿子制作
一副凤翔年画的完成要经过起稿、备版、贴版、站版、刻版、修版、洗版、号色、
印刷、上色十个步骤,只有出色的匠人才能做出独具匠心的凤翔木板年画!
甘肃
天水雕漆
天水雕漆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全国
漆器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雕漆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相传始与唐代。
雕漆器具小到手杖、茶盘、烟具、小圆桌、小凳、挂盘,大到花瓶、茶几、躺椅、沙发、古式书架、家具、餐桌椅等一应俱全。特别是屏风更特色,有《群仙祝寿图》、《巡天图》、《八仙过海》、《九天玄九》、《松鹤延年》、《花好月圆》等200多种规格。
传承人张国栋
天水雕漆,业内人士用“繁工珍材”四字概括它特色。所谓“繁工”指工艺复杂,工序繁多。一件雕漆产品要经过木工、漆工、配石、石刻、镶嵌、粘贴、描金等上百道工序,费时少则三四个月,多则需要一年,每一作品都是中国匠心的极致体现。
四川
四川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文化资源丰富。
蜀绣技艺
蜀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集中于四川成都,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在晋代被称蜀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其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品种除纯欣赏品绣屏以外,还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垫、桌布、头巾、手帕、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传承人孟德芝
蜀绣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用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盖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普通的针线,在匠人手中,仿佛一只神奇的画笔,绘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云南
云南民族文化繁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全地区之一
贝叶经制作技艺
贝叶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傣族文化的“万有文库”和“百科全书”。它记载了佛教经典、傣族天文立法、社会历史、民情民俗、医理医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对傣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运载傣族历史文化的神舟”。
传承人康朗叫
一部经典需要多片贝叶才能完成,其制作过程为采叶、水煮、晾干、磨光、裁割、烫孔、刻写、上色及装订等步骤。每一件作品,匠人心中都充满虔诚。只有虔诚的心境才能做出完美的作品。
新疆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勤劳善良的新疆人,总会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各种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制品。新疆也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其间不断发展创新,一直流传。它以手口方式传承,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 维吾尔族的祖先曾是游牧民族,陶器因为笨重、易碎、不便携带,不是游牧民族常用的物品.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维吾尔族的祖先西迁到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成为定居的农耕民族,承袭了当地古人的制陶技艺,开始大量使用陶器。由于受当地陶土质量和烧制技术的限制,维吾尔族制造陶器主要是土陶,还未见当地瓷器出土或传世。
土陶制作者
从制作方式上,维吾尔族土陶器可分为素陶、釉陶和彩绘釉陶三种。素陶器有花盆、花缸等,维吾尔族热爱花卉,居家多植花木,向有用花盆,花缸栽种各色花卉及无花果树、夹竹桃等观赏植物的习惯,故花盆、花缸很是普遍。时代永远淘汰不掉的是一颗追求完美极致的心。而这正是土陶制作者坚持的动力与源泉。
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简介
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历史,着眼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
福建
历史上福建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福建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即宋元时期的主港之一。如今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泉州制香技艺
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出的泉州制香业历史悠久。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发达,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香料,在泉州定居并经营香料等生意。
传承者蒲良宫
永春篾香历史悠久,选用几百种中药材为主料,按古法制作,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打底、上内粉、抡香、晒香、染香脚等,看似简单,却需要工匠娴熟的手法,在工匠手中,将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需要长时间的修行。
浙江
自古江南吴越,人才辈出,文化繁荣。直至今日,浙江仍有“百工之乡”的美誉。
瑞安木活字印刷
瑞安木活字印刷,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明证。主要流布于浙江省瑞安市西南部的平阳坑镇及曹村镇一带。
传承人王超辉
印刷版工具有雕刀、雕盘、印板、上手刷(棕刷)、下手刷、白蜡等。整个做谱工艺流程有15道工序,除开丁(登记)、誊清(理稿)等文稿环节外,印刷环节有字模、捡字、排版、校对、印刷、切谱(裁边)、装订等。
活字印刷,一个”活“字,承载千百岁月的文化积淀,承载着无数传承匠人的梦想。
资料来源于360百科、新华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统筹/李钊,编辑/黄黎明,审核/雷培强,推送/伊尔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