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4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19 04:03:12 | 查看: 540| 回复: 0
在近代广州,作为中国传统家具三大流派之一的广作家具,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出口商品。而在白云区江高镇神山一带,汇聚了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吨木材运到这里,再由木匠进行分解、再加工,大量的广式红木家具以这样的流程被制造出来,再面向海外销售,形成了产销一条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8年,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而招赞惠,江高镇东朗红木工艺厂的创始人,多年来潜心创作了不少精美的广作家具和工艺品,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以下简称“广作技艺”)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学徒起步

创广式家具生产构件图

1962年,招赞惠进入广州木雕家具工艺厂,当时中专毕业的他选择了当木工学徒。彼时,学徒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极少,而行业内的设计人员更是屈指可数。

“刚开始负责划线工作,也就是在木料上划出打眼、开榫、打槽的位置。”招赞惠告诉笔者,划线看似简单,要做好就必须准确掌握木工结构,十分考验基本功。他学得很快,经过三年学徒的实践,加上以前在建筑学校设计、制图等方面的学习,1966年,他就被抽调专门去设计传统家具,并且一干就是将近50年。

“我文化程度并不高,而有学院背景的人很少入行,所以我就显得‘鹤立鸡群’”。其间,招赞惠刻苦钻研,并率先把传统的工艺糅合到现代技术中去,推行加工形式的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1979年,他首次提出生产构件图的概念,即对不同的生产构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因为工人们的技术素质、处理的方法角度不同,同一品种产品部件制作出来的榫眼配合无法统一。”招赞惠运用学校学到的设计、制图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生产构件图方面的创作。他以当时最流行的宝鼎十头客厅组作为试点,把整套家具分解成76个构件,绘制了各个构件图,工人只需按图加工即可,极大程度地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7年,招赞惠离开了原单位,到省工艺出口公司属下红漆木制品厂任主管生产的副厂长。3年后,招赞惠便出来单干,一手创建了一个红木工艺厂,面对普通家庭生产家具。曾几何时,这类把艺术品变为实用品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他认为,应该把以前有钱人才用的广式家具推向社会,让更多人消费得起,这样广式家具才有更多现实意义以及生命力。

结合市场

创新广作工艺作品理念

在招赞惠工厂的生产加工车间内,堆放着一捆捆酸枝、花梨等优质红木,不时传来机械加工的声音,木头和红漆的气味迎面飘来。流水线上,工人们在细致地做着开料、烘干、开鎅坯料、刨木、开榫、雕刻、打磨、上漆等工作,忙碌而有序。工厂旁边的工作室内,十几名工艺技师正手拿刻刀仔细雕刻产品的花纹,为一件件艺术品赋予“灵魂”.

“现在广式家具传承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传人,而是缺搞创新的人。”招赞惠告诉笔者,因为每个时代居住环境不同,每个时代的人要求也不同,广作家具如果不搞创新,一直做以前的样子,慢慢消费者就不喜欢了。

招赞惠告诉笔者,传统的中式椅子看起来漂亮,但坐起来硬邦邦的,为此,广作工匠开始吸收西方长处,不断改良,让桌椅呈现缓慢的坡度,不仅改变了以往方方直直的取材,而且让扶手弯曲,更符合人体工学。就如招赞惠创作的“新建国沙发”系列,沙发坐板与靠背弯度的设计都比较贴合人的身体,在整个家具的设计上,将原来广作的繁复风格尽量简化,推出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我们每年都在创新,根据市场、客人需求做,你不创新就没有出路。”招赞惠介绍,目前在家居套组设计上会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审美,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前提下,加入现代的设计,如衣柜的花纹还是传统雕花,但加入了西方玻璃柜门的运用,都是比较贴近现代生活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虽然招赞惠擅长家具设计,却并不局限于家具设计。多年前,他就思考如何将广式家具的制作工艺与工艺品相结合。龙凤如意是招赞惠设计的第一件雕刻工艺品,在一支如意的表面以立体、半立体的方式,雕刻了五对龙凤以及福禄,在当时产生很大的反响。与此同时招赞惠主持设计的“九龙百福坛”,耗时两年完成,该作品充分综合了广式传统家具木工结构和雕刻技艺,运用了广作榫卯结构制作天坛形的外形,坛主体由九面多层次镂空雕刻云龙板组成,九条形态不一的游龙在云层中穿插游动,百只蝙蝠姿态不同,极考雕工,极具观赏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技艺传承

工作室培养广作传承人

据了解,东朗红木工艺厂目前有100多人,大多数人负责开料、抛光、上漆等流水线工作。当然,工艺靠的不仅是这些流水线上的工人,还有工作室内的一份份设计图纸,还有工艺师数年如一日的雕刻。招赞惠认为,考虑到工厂效益,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但是工艺仍然需要传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好的木雕作品需要匠人沉心静气去打造。

谈及创立非遗工作室的初衷,招赞惠表示,希望招揽有经验的雕刻工以及培养年轻人传承技艺。虽然现在很多制作工序都是使用机械代工,但是招赞惠坚持让年轻雕刻师从学习制作工具开始。他从零开始,教他们看图纸、做设计,还让工作室里的老师傅传授年轻人雕刻技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在招师傅已经退休,大多时候已经不动手做,但还是经常来厂里和年轻人交流,也常常和我们交流设计理念。”东朗红木工艺厂总经理钟师傅告诉笔者。可惜的是,很多年轻人做不久就走了。“今天让他们做一张椅子,他们乐意,明天可能就不乐意了。要想做好木雕,必须静下心琢磨,急不得。”

谈及传承问题,招赞惠言语中透出一丝无奈。他坦言,很多同行都是家族式经营,可是自己的孩子并没有入行。“这事不能勉强,我相信只要市场还有作品流通就一定有传承。”招赞惠希望通过创作优秀的作品,让广作技艺一直流传下去,至于以后的事情就交由时间去判定。

【人物信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招赞惠将广式家具制作工艺运用到工艺品制作上,雕刻出极具观赏性的作品。

招赞惠,1943年生,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1962年进入红木工艺家具行业,1966年开始红木家具和红木工艺的设计。近50年来,耕耘不休,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工艺和花样品种,所创作设计的广式家具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文|江兴夏

图|石建华

排版|陈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3:13 , Processed in 0.0586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