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庄皇后凤冠、清代金步摇、唐代李倕公主墓冠饰……这些精美绝伦的 皇家御用珠宝首饰都出自一门共同的手艺——花丝 镶嵌。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皇家珠宝史就是一部花丝镶嵌的进化史。花丝镶嵌作为一门皇家绝技,乃“燕京八绝”之首。2008年6月,花丝镶嵌制作 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分为雕錾塑作、扎绘织绣、琴棋书画、传统医药和表演竞技五个单元,包括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的近70个项目,其中有40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7个省级代表性项目和5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以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玉雕、雕漆技艺、象牙雕刻、花丝镶嵌制作技艺、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等为代表的“燕京八绝”,彰显了“京作”皇家宫廷艺术的雍然天趣和富丽华贵。以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天津非遗项目,带来了“九河下梢天津卫”的市井熙攘。以蔚县剪纸、磁州窑烧制技艺、丰宁布糊画等为代表的河北非遗项目,体现着燕赵之地的朴实豪放
被称为“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 工艺是中国古代皇家首饰镶嵌技艺,濒临失传。知名珠宝企业潮宏基联合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在汕头潮宏基花丝博物馆发起一场“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花丝工艺”项目,花丝工艺研讨会同期举行。历时四年,集结十多位花丝工艺师傅精心制作的镇馆之宝花丝风雨桥也对外亮相。据悉,这是目前存世体量最大、工艺最全的花丝工艺珍宝。 近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金简《孙子兵法》在京亮相。作品由11800.5克的黄金手工制作而成,45根金简上用古隶錾刻了“三十六计”全部内容,展示了中国军事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