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纪念蔡水况大师 命名“漆线雕”四十周年研讨会在 厦门宏都大饭店召开。中国工艺 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发来贺信。福建省城镇工业联社副主任徐敏,厦门市文联党组书记林起,厦门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局长罗才福,党组书记、副局长廖华生,福建省闽台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福建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林尉文,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朝晖,厦门市文联副主席林汝勋,厦门市社科联副主席王琰,福建省集邮公司总经理、福建省集邮协会秘书长林希,厦门市邮政局书记张志军,以及来自厦门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出席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厦门集邮协会共同主办,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厦门蔡氏漆线雕技艺传习所承办。研讨会气氛热烈,发言积极,大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漆线雕这四十年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进行了论述,并对厦门漆线雕申报国家邮票提出不少的好建议和意见。
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首先发言。他回顾了漆线雕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蔡氏漆线雕”技艺被国务院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手工艺品”证章。这些荣誉,除了是对一般性常规产品制作技艺的认可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蔡氏家族三百年的艺术传承,对于第十一代传人蔡文沛、第十二代传人蔡水况全面的传统技艺掌握与艺术创新的肯定与表彰。蔡文沛、蔡水况父子俩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所收藏的作品,代表着漆线雕艺术无可取代的最高水平。近十几年来,在国家级、省级的各种大展大赛中,蔡氏漆线雕保持着年年获大奖的荣耀。蔡水况大师指出,回顾四十年历史,审视创新发展道路,“漆线雕”的命名不仅仅在于诞生了一个新的工艺美术品种,更深层的意义是为漆线雕艺术确立了一种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可能性。
厦门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厦门蔡氏漆线雕技艺传习所副理事长黄曾恒随后作了发言。他认为,漆线雕的命名界定了该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40年以来,蔡氏漆线雕的发展经历就是一个工艺美术品种不断创新、寻求发展、健康生存的历史。40年来的创作,是漆线雕这个命名指引和开拓出来的。蔡水况为漆线雕这项技艺正了名,完成了创新的第一步,从此这门艺术的发展不可限量。因此,漆线雕的命名意义重大。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蔡氏漆线雕艺术总监庄南燕,原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原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郑坚白,邮票设计专家高振碧,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厦门市集邮协会副会长郑启五,厦门市邮政局党委书记张志军,福建省集邮公司总经理、福建省集邮协会秘书长林希以及各界学者就漆线雕的创新、企业管理、漆线雕与邮票等主题做了精彩发言,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许多好建议和意见。
诚如蔡水况大师所言,漆线雕的创新和命名至今过去了四十年,四十年来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程。四十年来虽然风风雨雨,而今漆线雕艺术正在健康成长,相信它明天的前景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