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国非遗繁多而又深邃,有很多不为你所知,但又足够让你震撼,笔者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很多非遗,有义务也有必要为大家呈现这些藏在深巷中的好酒好菜!
1/6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中国、、三省和的西北部。而彝族 漆器髹饰技艺是彝族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明、清朝代,彝族 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2008年6月7日,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6
作为家庭陈设品装饰书斋、客厅,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致。民间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装干鲜果品、蜜饯乃至菜肴均可。彝族漆器在清道光年间盛极一时。
3/6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采用牛、马、羊等皮革,以棉、麻、绸、缎、木等做胎,以当地的优质生漆作原料,分为制坯、漆地、装饰等几个环节,一般一件制品需经过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
4/6
彝族漆器的特点是,图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实,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泽艳丽,经久耐用,并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耐酸、碱,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5/6
《大定县志》有言曰:"漆树生山间,其汁可髹物,其实可以作蜡,最切于人生日用之需。“再次证明了彝族人民世代都在使用这样的漆器。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