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就是那些最精英的匠人用最精湛的手艺精心打造出来的那些最精美最精致的东西,精品不仅是手艺和 工艺的凝结,也是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和反射,研读精品不仅可以读出美和雅,也可以同时接受历史和文化的熏陶。
漆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 漆器进化中生漆的作用从最初的保护胎体兼美观逐渐转变为了以美学效用为主,因此催生了各种工艺 技法在漆器制造的最终精制工程中使用。
漆雕漆器
首先是漆雕,漆雕工艺为中国首创,始于唐宋时代,以乾隆为鼎盛,现在中国的高档漆器也多为雕漆漆器。这种工艺是在已做好的木胎或金银胎上层层刷漆,待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再按所需图案雕刻出花纹,其纹饰具有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浮雕效果。融绘画、雕刻、磨制、 髹漆等多种工艺于一体雕漆工艺能够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漆雕在中文和日本中的表现是不同的,比如中文根据所使用生漆的颜色是褐色还是黑色分别称作“剔红”或者“剔黑”,而在日本中则分别称为“堆朱”或者“堆黑”, 实际上在中文中“堆”是和“剔”是两种技法,望文生义可知“剔”就是雕刻,但同样的望文生义也可知“堆”是一种使用模具而帮助成型的工艺,但在传到日本时不知为何弄混淆了。
很少能见到使用漆雕技法的日本漆器,这是原来是因为要使用大量的生漆而显得过于奢侈,现在则是因为廉价的合成漆和高频干燥器使得这种技法过于廉价。
螺钿漆器
螺钿也是漆器制造所使用的重要工艺,原创于中国,公元八世纪传入奈良时代的日本。螺钿实际上指代的是这种工艺所使用的两大类材料,“螺”是指鲍鱼壳、珍珠蚌、夜光蝾螺、白蝶贝、珠母贝、琥珀、玳瑁等贝壳,而“钿”则是指金银铜等金属片,螺钿就是把这些材料嵌入漆器,用他们的的光泽特征来装饰漆器的一种工艺,实际上螺钿工艺并不只是在漆器上用,铜器制作中也有用螺钿工艺的。
在制造大型漆器,像床,柜,桌椅等家具时经常使用螺钿工艺,因为螺钿的光泽能带来高贵的氛围而又不至于因为单纯“珠光宝气”而陷入低俗。
现在的日本漆器,只要摊上“螺钿”两个字价格就可以上跳20%以上,如果顾客对价格有疑问,销售人员会给你介绍一种不带螺钿技法而 花样近似的产品,一般的顾客在比较了之后都能理解这种价格变化。
螺钿家具
螺钿的工艺过程基本上是:把事先根据要表现的花样而选取、剪切好了的贝壳片在做好了的底漆面上拼出花样,然后再在上面涂上生漆,最后使用研磨的手法把贝壳上的漆层磨掉,留下螺钿的花样。
(螺钿的制作过程)
沈金是一种在漆器上刻划出金色线条和细点的装饰技法,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就有记载,称之为“戗金”,1978年在江苏南宋古墓曾经出土过三件木胎戗金漆器。据说最为耀眼的戗金技法作品应该是在元代,但是元代的戗金漆器传世的并不多,大部分流落到了日本,戗金技法本身也在元朝时传入当时还是室町时代的日本。日本人将这种技法称之为“沈金”,意思是沈陷在刻纹之中金色,沈金现在还日本还是漆器制造的重要技法。
沈金漆器
沈金工艺是在推光漆或罩漆完成的漆器上用针或雕刀刻出纹饰的线条或细点,然后在刻痕内填金漆,或再贴入金箔、黏敷金粉后轻拍,使金箔、金粉深入凹槽,使刻纹呈现金色,和漆器的底色对比而表现出纹路的立体美感。
中国戗金(上)和日本沈金(下)
中国的戗金和日本的沈金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多用针而日本多用刀,这样中国技法更重视图案而日本技法更加凸显线条,上面的两件漆器中上面一件是中国的戗金,下面是日本的沈金,大家可以体会出来其中的不同。
下面的视频说明了沈金的制作工程。
(漆器沈金的制作过程)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697836214&ver=1&signature=hz3u65qGiBZfeGwCSi9Bq9fs0qHr7CDn1ww-zgoC8SvpcojLoKQCfiasK1qHEQud*FNZd9jmPXlOCxMnM1e6aHAq7rggQ-GG6IG9i5MnFtFcxGi7R831pdDwAK8vG6eVPXxNNPaDics7KtHE3Qa2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