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4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8-25 05:00:22 | 查看: 479| 回复: 0
在[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6]平遥[/url]城靠近108国道的一个小村庄里,坐落着一个德式建筑,除了用砖混结构代替木质结构,它的外观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名为娃留村的村子里显得标新立异。在22年之前,这里还有[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5]明代[/url]留下的砖瓦窑洞。1992年,薛生金从德国考察回来,用毕生积蓄将岌岌可危的三眼明代旧窑拆除。其中的一部分留作坚实地基,另外一部分由政府收购去修现在盛名在外的平遥古城。就这样,几百年流传下来的砖石,一半深埋地下,一半嵌入城体。

1993年,薛生金被中国轻工总会授予“中国[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0]工艺[/url]美术大师”称号,4年之后,在这座占地1亩的院子里,薛生金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坚持最纯粹最传统的手工[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4]漆器[/url]制作。此后,工作室规模逐渐扩大。2006年,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2]遗产[/url]平遥推光漆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而他的工作室,在2012年被山西省文化厅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示范基地。从20岁开始与漆器为伍,薛生金与最传统的推光漆艺,一同走过了一个甲子的时光。2014年年底,薛生金的工作室有了自己的独立建筑,他和他的学生们将继续在漆器上倾注诚意。如他所说,他并不羡慕快速得到金钱,盈利固然重要,而相形之下,把推光漆的传统手工艺一代一代传接下去更为重要。

漆艺与岁月

薛生金先生生于1937年。

1937年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是一个痛点,而对于生活在历史帷幕下的平民来说,是一场灾难。这一年,平遥城里的漆器铺子全部关了门,包括“源泰昌”。

“我父亲从小就是做漆器的。但是他不会画,就是光用漆。开始的时候就在平遥的漆器铺子里做学徒,后来熬成了掌柜。”薛生金陈述得极其平淡,这个掌柜就是平遥老字号“源泰昌”漆店的掌柜。

回到娃留村的薛父,成了为生计奔波的普通农民,除了帮助邻里漆一些工具之外,几乎不再与漆艺有任何交集。薛生金从父亲身上并没有得到启蒙,他只是一个爱画画的孩童,看到什么都要琢磨着看一看,走到哪里都要拽一根树枝或捡一块石头画一画。

1954年,薛生金和他的第一位老师侯文华开始学习画背景。那时候各处剧团都要画背景,需求比较大,都是订画。他们每年去长治那边画,从一个剧团到另一个剧团,一年跑上大半年,酬价按尺寸。什么戏画什么景,画金銮殿、画花园,或者山水,或者海水。没多久就画成了长治一带声名最健的团队。

薛生金的绘画功底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很快的,画布景就不再流行也不被需要了,幻灯片逐渐代替了布景。1958年,因为有绘画的功底,薛生金被招入平遥推光漆厂做艺人,师从乔泉玉老先生。

薛生金的老师乔泉玉先生是当时著名的传统手工艺艺人。他十三四岁学徒,天赋很高,3年之后就已经独售作品,被平遥城里的一些古玩商出手给华侨炒出高价,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解放之前,平遥城里也只有他的作品出口到了国外,售卖给在华修铁路的法国商人。

薛生金在老师乔泉玉的指导下,进步十分迅疾,很快独当一面。除了对传统技艺的研究,他还喜欢琢磨一些旧漆器上的工艺。1964年,北京外贸公司收回了一些山西的旧漆器,发现有一种工艺,认为其很有出口价值,就到平遥推光漆厂问询。这种工艺已然失传,薛生金只能研究旧漆器上的材料,几经试验,发现了传统堆鼓罩漆的工艺。

其家风是吃亏

多少人惋惜他因为执着错失了许多金钱,他从来不说这个。儿媳妇问他:爸爸,我们的家风是什么。他说,是吃亏。

和1990年代经济大潮下许多在推光漆厂子里一边心不在焉地干着一边疯狂接私活的人不同,薛生金一直到退休之际,才开始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工作室建立之初,只是零星接一些工作。城里有卖漆器的商户,会向他们订购一些物品,说好价钱。开始只有一家,之后就雨后春笋了。薛生金是传统艺人,他的长子薛晓东,次子薛晓钢都是学院派,既遗传了父亲对艺术的理解力,加之从小耳濡目染,也成为真正的传统手工艺继承者。薛家人和别人不一样,一边做着传统物件,一边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卖的不只是漆器,还有设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7:01 , Processed in 0.0512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