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
是把天然漆料在铜胎
木胎或空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
再
雕刻出花纹的技法
作为中国漆工艺的重要门类
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齐名
京城工艺“四大名旦”之一
雕漆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迄今为止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北京雕漆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具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
华丽古朴的雕漆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设计和雕刻是雕漆工艺的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沉淀了大量的
艺术和技术,而
髹漆是最耗时的工序。一件精美的雕
漆器件,制作时间长达6-12个月,而特殊雕漆器则需要更长时间。
"剌",则是运用刺刀扎进漆层中,扎到接近垫光漆层为止。
"起",又称为剔,古代把雕漆称为剔红、剔黑、剔彩等,就是把雕刻中不需要的部位剔除掉,只留下图案纹样有用的需要的部位。北京雕漆工艺中的起、剔则专指刺刀刺过的部位。
"片",是运用片刀对锦纹以上的漆层,按图案要求进行雕刻,这是雕刻中的精华,处于雕刻的中心技艺地位,要求明了浮雕艺术的内在关系、层次、高低、深浅、远近、透视等,掌握熟练的刀工刀法。尤其彩漆的片刻,尤要注意不同色漆的深浅层次。
"铲",对于有些景致、物象除用片刀片出层次外,有时很难片出预想的效果,则用带立耳的铲刀来雕刻。
"勾活",是在上述程序完成后,运用勾刀在需要的部位勾刻出纹线、丝脉。
"锦",虽然锦纹雕刻的刀具并不复杂,但是由于锦纹工细、规整、种类繁多、大小变化,所以在"交叉对刀剔除法"的基础上,运刀施刀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如此方能雕刻出各种天锦、地锦、水锦以及树叶、龙鳞、房屋、菊花瓣等复杂多变的纹饰。如此细致、复杂的雕刻,一般需要半年乃至一年多的时间,从这方面来说,雕漆艺术可谓是时间的精美艺术。
伍国顺的世界里,把枯燥当乐趣,以重复当生活。而当一件完整的作品展现出来时,心中所有的乏味、失落、焦躁,便在顷刻间烟消云散。雕漆工艺的美,也是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不厌其烦,倾注心血,而后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之美吧!
工笔精刀摹美人
环姿燕色幻如真
晶莹髹漆千层罩
月里嫦娥羡几分
剔彩龙纹海棠盒
雕漆工艺,是把漆的优良特性与古老精湛的雕刻技艺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术。
剔红窝角盘
雕漆工艺始于汉、唐,盛于明清,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它与景泰蓝、牙雕、玉雕并称“北京四大特种工艺品”,而雕漆尤显皇家气派,高贵典雅。
清乾隆 剔红三清茶御题诗碗
雕漆制作,从设计、胎胚、作地、光漆、画印、雕刻、烘烤、磨活、退活、磨铜口、作里抛光、配木座纸盒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由于制造的手工性、雕刻的复杂性、技巧的专门性、艺术的独特性,使得雕漆作品从设计到成品的制成,必须由许多手工艺人经过若干道工序方能完成。
一般说来,一件普通的雕漆成品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制成。稍微高档和精细的雕漆艺术品则需要一年左右,而珍品的雕漆佳作甚至需要两年多的时间。
夔纹双耳瓶
北京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可见其工艺之复杂。
清中期,由于乾隆皇帝的喜爱,宫廷监制了大量的雕漆作品,大如屏风、桌椅,小到瓶、罐、盒、盘乃至日常摆设,应有尽有。这一时期的雕漆作品构图严谨,雕工精细,图案繁缛,工艺复杂,形成了雍容华贵、工细柔丽的艺术风格。
雕漆工艺制品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其设计创作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具有庄重典雅的艺术性。
北京雕漆工艺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髹漆工艺文化传统,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重要门类,体现了雕漆工匠精湛的设计水准和把握生漆性能的非凡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殿堂的瑰宝,如今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保护和传承对象。
请帮忙点亮右下角的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