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1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4-15 06:01:51 | 查看: 507| 回复: 0
今天上午9时,厦门蔡氏漆线雕精品——脱胎金彩漆线雕《西楚霸王》入藏上海博物馆。这是上博自1995年人民广场新馆建成开放以来,首次接受当代著名工艺家的作品进入典藏,为上博的收藏事业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说:脱胎金彩漆线雕《西楚霸王》 (侧面图) 蔡水况

捐赠者蔡水况先生是厦门蔡氏漆线雕第12代传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07年,文化部授予蔡水况先生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此番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是其代表作品,该作完成于1995年,以项羽举鼎的霸王形象为造型,高65厘米,形态生动,工艺精湛。上世纪50年代,成立未久的上海博物馆即收藏了蔡水况父亲蔡文沛先生的漆线雕作品——《孙悟空战杨戬》(又名《大闹天宫》)。此作在2018年底上博举办的《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中一经展示,观众们无不赞叹作品精妙绝伦的技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说:泥胎金彩漆线雕《孙悟空战杨戬》 蔡文沛

蔡水况先生自幼随父亲学艺,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结合时代需求锐意创新。这批作品总数不过十余件,富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时代特色,部分作品已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等机构收藏,屡获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奖项。捐赠给上博的《西楚霸王》曾于2001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金奖”。(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名词解释|漆线雕

在厦门地区流传300余年的漆线雕是使用特制的“漆线”进行堆塑装饰的传统工艺,通过灵活运用由大漆、老砖灰、桐油等多种材质混合的漆泥料所搓揉成的绵长漆线,在人物的服饰、盔甲、战靴等表面层层叠叠、盘绕堆塑,使装饰纹样浮凸于表面,产生强烈的立体线性效果,极具闽南地区民间工艺特色。

蔡水况先生熟悉漆线雕的各道工序,精通实际操作方法,所以在新时期求新求变的形势下,能够对漆线雕工艺从新思索并定位,直接将漆线工艺从原来的胎体上剥离出来,应用到其他材质、造型的工艺品上面,并命名为“漆线雕”,实现了漆线工艺由神佛造像到日常装饰工艺品的转变,融入了当代生活。通过蔡水况大师的努力,本已式微的漆线雕技艺重新焕发了生机。2006年,蔡氏漆线雕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命名为“厦门漆线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6:19 , Processed in 0.0562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