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浙江
财经大学图书馆与台州传统工艺博物馆合作协议签订暨诺贝尔塑像捐赠仪式在该校两奖
文献馆举行。
据悉,浙江财政大学副校长李占荣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干漆夹苎工艺”“干漆造像
技艺” 双遗传人汤春甫和图书馆领导及部分馆员、学生出席。
仪式由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冯长龙主持,馆长吴利群和汤春甫大师致辞后,双方签定了《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与台州传统工艺博物院合作协议》。接着,副校长李占荣与汤春甫大师共同为诺贝尔塑像揭幕。副校长李占荣代表学校答谢致辞。
捐赠仪式后,汤春甫大师参与该校真人图书馆,向广大师生分享天台山干漆夹苎造像技艺,漫谈干漆夹苎技艺、畅谈人生感悟和非遗保护传承体验等,学生踊跃互动,反响热烈。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全球经济学领域的最高
学术奖项,其获奖成果是全世界经济学人学习与研究的理论经典,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由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建成,获浙江省政府资助,于2012年建成开放,旨在全面收集历届获奖者各时期的学术成果,集中展示世界顶尖经济学家的理论成果和学术风采,系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信息资源,服务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同时扩大诺贝尔基金会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中国的影响力。目前,文献馆收集展示了自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以来全部获奖者的个人生平资料、获奖者的学术著作600多册,学术论文、会议论文15000多篇;编印内部研究资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文集”192册,获奖者学术演讲、访谈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等视频资料100余部;翻译出版《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词与获奖演说全集》,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数据库,以印刷型、数字型等形式提供给读者,方便读者一站式获取利用。
此外,文献馆收藏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创始人阿萨·林德贝克,诺贝尔基金会主席劳斯·贺肯斯坦,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颇·斯壮波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迈克尔·斯宾塞、埃德蒙德·菲尔普斯、埃里克·马斯金、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本特·霍姆斯特罗姆捐赠的签名著作、手稿和题词等。
2016年12月,浙江财经大学与诺贝尔基金会签署合作声明,双方同意加强合作,全面推进文献馆建设,进一步扩大诺贝尔基金会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中国学者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积极利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资源,推动人类经济科学理论研究,努力把文献馆建设成为展示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的全球权威窗口及推进经济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
2017年3月,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被列为杭州市拥江发展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2018年3月,浙江省首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工作站”在我校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挂牌。截止2018年10月,已有埃里克·马斯金、若恩·基德兰、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三位诺贝尔奖经济学获奖者已入站。它在浙江财经大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据悉,干漆夹苎发源于浙江天台县,是一种装饰和保护各种制品外表的汉族传统工艺。它有完整的技艺流程,其制作由48道工序组成,从型模、上灰、夹苎、披灰到上漆、砂光、上朱、磨光、贴金,均采用苎麻、生漆、古瓦粉、火山灰、桐油、朱砂、五彩石等天然材料。
它是用天台本地的原始生漆、苎麻、五彩石粉、桐油等13种原材料,在麻布、漆料层层包粘、反复打磨后再涂以朱砂等辅料,贴上金箔和砑光,经过工艺处理后完成作品。
它的整个制作过程全是手工操作,在取材和用料上十分的讲究,经多种技艺处理后,成品综合体现出雕塑、彩绘、金装的艺术魅力,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它的选材的精良,用料的讲究,制作程序的严谨,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10月22日至10月28日,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将持续展出“国家级非遗干漆夹苎技艺图片展”,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观。(李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