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雕漆技艺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
天水雕漆技艺在我国漆艺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西北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是甘肃民间手工技艺的遗存。天水雕漆是用松木、桦木、椴木等优质木材制成器物后,采用当地林间的生漆涂于器物表面,打磨光滑后再选用各种装饰材料镶嵌在漆面之上,再精雕细琢而成产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
天水雕漆主要分布在天水市秦州区,其制品造型优美、图案精致、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等特点。
天水温润的气候适宜于漆树生长,为雕漆生产提供了优良的原材料。
天水近代 髹漆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1918年,天水创办陇南第一工艺厂;抗战时期时局混乱,髹漆业严重受挫;1949年天水解放后,髹漆业开始复苏;1953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成立天水雕漆合作社;1958年雕漆生产合作社改为地方国营天水雕漆工艺厂。1999年,天水雕漆工艺厂更名为飞天雕漆工艺厂。雕漆技艺在天水有深厚的历史。
天水雕漆技艺的主要特征:
一是多元融合。天水雕漆技艺继承了古代雕漆工艺的传统,又从雕塑、绘画中吸取了营养,经过细心切磋,推陈出新,将雕漆技艺与雕塑、绘画技艺完美融合。
二是漆质优良。天水生漆具有膘厚、漆酚高、漆色饱满、乌黑纯正、渗入性能高、燥性光亮度好,抗水、耐热、耐酸碱、色相明快、并且永不褪色的特点。
三是技艺独特。石刻镶嵌技艺是用象牙、玉石、贝壳、石头等原料雕刻成人物、花鸟、走兽、文物等图案,镶嵌在产品上,并运用镶银、贴金、印锦、胎花、描金、彩绘等装饰方法使之更显得立体、生动、逼真。彩漆屏绘是用生漆调人颜料,直接在漆面上作工笔重彩画。雕填技艺则是在漆面上雕出图案然后用配有颜料的漆填上,二者天衣无缝。
四是工序复杂。天水雕漆的每件成品都要经过木工、漆工、石刻工、镶嵌工、描金工的精心制作,一件屏风和一张沙发需分别经一百一十三道和一百八十五道工序。雕漆台面,要反复刷漆三、四十遍,仅漆层就达数毫米之厚。
木工胎体制作方法有木胎、皮胎、脱胎等多种方法。
漆工程序有:镶嵌、雕填、彩绘、平磨、螺钿、描金、胎花、印锦、脱胎、刻灰 、绒金、堆漆、研磨、彩绘等十几道工序。
所使用的装饰材料有青田石、寿山石、绿冻石、珊瑚、象牙、玉、螺钿等。
天水雕漆技艺的主要价值:
一是历史价值。宋朝时期秦州城有“漆艺总汇”之誉。1982年,原天水县(今麦积区)甘泉镇挖掘出土的宋元丰年间墓中的漆碗、圆合盖。天水雕漆的历史有物证可考至少有1000年的历史。
二是文化 艺术价值。天水雕漆产品造型优美,图案精致,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其他漆业产品难以比拟的,而且是手工技艺,产品制作难以为现代技术所代替,蕴涵着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三是经济价值。天水雕漆产品因其独特的技艺特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深受市场青睐。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大量出口海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供稿: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