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艺术的价值?该如何鉴赏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你也曾为此苦恼,那宝哥哥推荐你多看几期宝库匠心馆的九大工艺干货短
视频——《十日谈》
《十日谈》第一期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家具的4大鉴赏维度(戳这里快速回顾)
今天,第二期正式上线,我们特邀宝库匠心馆入驻大师漆艺大师、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翁纪军和宝库匠心馆馆长叶柏风一起聊聊
漆器那些事儿
话不多说,大家先睹为快
宝库匠心馆《十日谈》第二期:翁纪军脱胎
漆器花瓶
等等,看完一遍之后有没有觉得好像还是没太看懂,有些专业名词、关键信息根本get不到啊?
别担心,宝哥哥早就准备好给大家补课了
友情提示,本期视频配合以下知识点观看效果更好哦
漆 / 器/历/ 史 7000还是8000?
中国使用漆器的历史到底有多长?7000年还是8000年?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漆木碗,都被视为中国“漆祖”,中国漆器的历史也因此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前。
直到2001年,考古人员在对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进行二次发掘时,发现了一把朱红漆弓,经测定距今约有8000年,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漆器。
中国漆器的历史,自此向前推进了1000年。
漆 / 器 /色/ 彩 永远的中国红
红色,是中国漆器的象征。
从古至今,纵观中国漆器,红色是除黑色之外使用最多、最频繁的颜色,尤其中国早期漆器,基本上都是以红+黑为主色调。
这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就喜欢“中国红”吗?
不止,
大漆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它根本调不出太多其他颜色:大漆的本色是深棕色,底色重质地又粘稠,很难调色。
自古以来,能入漆的颜料只有朱砂、松烟、雄黄、石青、石绿等为数不多的几种,调出的颜色也始终跳不出黑、红、黄、绿、青五色系的范围。
而红色,是除黑色(接近大漆本色)外,人们最容易也最早获得的颜色。
漆 / 器 / 工 / 艺 轻若无物的脱胎漆器
01 什么是脱胎漆器?
漆只是一层保护性涂料,总要涂在器物上才能发挥作用,这个器物
就叫叫“胎”。根据器物材质的不同,“胎”又可以分成木胎、银胎、瓷胎、皮胎……
而脱胎漆器比较特殊,在最初的胎体上用麻布(纻)和漆灰(大漆和砖瓦灰的混合物)逐层裱糊成型之后,脱去里面的“胎”,只留最外面的这一层布和漆。
所以,脱胎漆器又叫夹纻胎。
02 脱胎漆器的特点
脱胎漆器这种“脱胎换骨”的工艺特色,决定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轻。
历史上,脱胎漆器的工艺在战国时期已经
诞生,但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到了较大发展。
当时佛教大为兴盛,信众们经常需要抬着佛象在街上游行,但无论石雕、铜铸、还是泥制的佛像都非常重,这时,以轻取胜的夹纻胎漆器就脱颖而出了。
史料记载,夹纻胎在东晋时期就已经被用来制作佛像,这种工艺也叫夹纻造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的唐代夹纻佛像
漆 / 器 /装/ 饰 blingbling惹人爱
漆器诞生之初只是为了保护器物,让其坚固耐用。
当工艺逐渐成熟之后,人们开始琢磨怎么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把漆器
装饰地越来越美观。
漆器的装饰手段有很多,绘画、堆塑、镶嵌宝石螺钿……当然,还少不了用我们最喜欢的贵金属——黄金来做装饰。
01 贴金箔
贴金箔是漆器金银装饰工艺的一种,早在汉代就已经诞生,当时叫做金(银)箔贴花。
制作时需要先把黄金捶打成非常薄的薄片(金箔),再在薄片上镂刻出各种图形,最后再贴在漆器表面。
02 戗(qiāng)金
装饰漆器时,除了用笔绘画之外,汉代时还诞生了用锐器(例如针)在漆器表面刺刻纹饰图案的工艺,当时叫做 “锥画”。
在锥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出了另一种黄金装饰工艺——戗金。刻好图案之后,在锥刻出的线条中填入极细的金箔,就叫戗金。
03 犀皮漆
除了blingbling的黄金之外,人们后来又发现了一种用料单一、但装饰效果出奇制胜的工艺——犀皮漆。
犀皮漆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漆器表面变幻莫测的纹理。
制作犀皮漆器时,需要先用质地厚重的稠漆在器物表面堆出高低不平的面,待晾干之后,再一层一层涂上不同颜色的大漆,最后通体磨平就能得到色彩绚丽的花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