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75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4-21 14:00:55 | 查看: 352| 回复: 0
出品|搜狐极限探索

撰文|陈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州脱胎漆器很美,我有一种使命感,我愿为之尽心尽力。用一生的时光,踏踏实实做好一种手艺,作品便拥有生命和灵魂的印记。”

孙曼亭,安徽桐城人,福建省漆艺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曾长期担任国营福州市工艺漆器厂技术厂长。师从著名漆艺家林兴植,从艺至今已有54年。擅长“赤宝砂”系列、“釉变”系列、“台花”系列等技法

代表作:“龙行不息四扇漆屏风”“脱胎红绿赤宝闪光对瓶”“脱胎窑红花瓶”“脱胎绿宝砂方瓶”“脱胎红宝砂圆瓶”均为获奖作品,其中脱胎漆器“绿宝闪光胆式瓶”2016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她1984年毕业于福州业余大学中文系,致力于以文字守护和传承漆艺,著有《图说福建-福州脱胎漆器与漆画》(2012,海峡文艺出版社),参与编撰《中国现代漆画文献论编》(2015,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最新著作《髹饰录工艺解读》(2020年待出版)。

14岁当学徒做漆 终成一代名家

1952年,孙曼亭出生于安徽巢湖,在家排行老四,小名“阿四”。因父母亲在武夷山的幔亭峰登山认识,故起“幔亭”为纪念,几经辗转“幔”变成了“曼”。后来父亲入狱,母亲带五个小孩投靠福州的外婆,最大的12岁,最小的5个月,那时的曼亭才6岁。后来三个姐姐陆续“上山”,母亲病倒,14岁的曼亭便不得不接过家庭的重担,去福州鼓西街道脱胎漆器加工厂学漆艺,以养活母亲和弟弟,从那时开始,漆艺就是她的衣食父母,谁知,她与漆艺的缘分越结越深。

“我从学徒开始,漆工、漆车间主任,一直到工厂技术厂长,从来都没有动过‘弃漆’的念头,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于我而言,拿得起来、放得下去的也只有漆艺技术了,成了一生的事业。”

18岁至28岁的十年间,孙曼亭做闽漆手漆实木家具上百套,平均一个月一套;星期天还去义务替人家漆家具,虽然辛苦,却练就一手手漆功夫,为漆器的制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我的从业道路上,母亲、师傅林兴植、还有街道加工厂的师傅们,对我影响最大。”

她母亲一人抚养五个孩子吃过很多苦头,“母亲身上有一种不畏艰难、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永远引领我战胜困苦、不断前行。她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没有让一个孩子辍学,这种理念使我终身与书为伴。”孙曼亭原本仅小学毕业,后来有机会进入福州业余大学中文系继续学习,没有辜负自己,1984年以较好的成绩毕业。

孙曼亭的漆艺师傅林兴植,乃民国时期出名的福州漆器店“林钦安”的老板,由其父林鸿标创立,作品卓绝,曾在都灵和巴拿马两届世博会上两度获奖。孙曼亭拜入师门时,林兴植57岁,坊间关于他的书面记载甚少,但是对孙曼亭而言,师傅对她的影响是终身的:

敬畏漆艺、漆艺无涯学无止境。

制作漆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不偷工减料、不挂羊头卖狗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些价值观念与工匠精神,经过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浸润而渗入孙曼亭灵魂里,从业以来的几百件漆艺作品也好,近几年的著书写文也好,都深受母亲和师傅们的影响。退休后,2003年成立了“慢漆坊”工作室。这个“慢”字,也蕴含着“严格按照漆艺的制作规则来制作漆器、不以速成的形式来完成”的意思。安心于慢,不舍不弃。

福州脱胎漆器 孙曼亭的传承、发扬与创新

在煌煌数千年的中国漆艺史上,清代的福州脱胎漆器与战国秦汉时期南方地区的彩绘漆器、唐代的金银平脱、元代的雕漆一样,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成就了漆艺史上的华彩篇章。今天的福州脱胎漆器,从广义上泛指福州的一切漆器,它继承了沈氏脱胎漆器的传统,而又有了新的拓展,但它仍以技艺的丰富和精致而居国内领先地位。

福州脱胎漆器的髹饰技法有多种,不同的技法,制作的时间也不同。孙曼亭制作一件作品大概要半年到一年。脱胎漆器的制作忌讳赶工,要求每一道漆层都要干固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她向我们展示了福州脱胎漆器制作的三部分:

⑴ 塑模型(母模)。

⑵ 以母模用石膏翻出一次性的模型,在石膏模型上刷上脱模剂,然后用漆液裱褙麻布;麻布干固后,去掉石膏模型,留下轻便坚固的麻布漆灰的坯壳,这个坯壳就是漆器的底胎。在底胎上做好漆器地底部分的工艺工序。

⑶ 在做好的底胎上再逐一进行各种技法的漆艺髹饰,来达到各种不同的髹饰效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州传统的脱胎漆器髹饰技法有近十种。孙曼亭擅长的是“赤宝砂”、“釉变”、“台花”等技法。其中“赤宝砂系列”的作品分为两类,一类的纹样肌理是磨显的,浮在表面;一类的纹样肌理要藏在漆层里,藏在漆层里的肌理,又要透过漆层,折射出高、中、低的层次,后一种的技术难度比较大。这些技法的最后工艺工序都要经过研磨、推光、揩青。这样漆面才会变得平整、温润、莹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孙曼亭代表作品

“漆艺最大的魅力是它神秘莫测、经常不按规则出牌,时时挑战制作者的认知底线,一不留神,全盘皆输。”孙曼亭说道,“而乐趣在于,实现了孜孜以求的效果,或者它给了你一个大大的惊喜,然后促使你去探讨、摸索、实验、总结,将偶然性变为必然性,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充满愉悦和乐趣的过程。”这54年来,漆艺早已不仅仅是她的衣食父母,而是生命与使命的寄托。

在遵从传统制法的基础上,孙曼亭也在为脱胎漆艺寻求突破,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用各种材料反复试验,创新性地以丝瓜瓤为工具,做出有高、中、低凹度的肌理。在这样的漆面肌理上贴上银箔,罩上透明漆,打磨推光,纹饰独特、色泽层次丰富,宛如闪光的宝石,代表作品“绿宝闪光胆式瓶”2016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丝瓜瓤点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孙曼亭代表作品,图右为 “绿宝闪光胆式瓶”

花甲之年的孙曼亭还去老年大学学了三年绘画。“‘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示子遹》),阅读、音乐、绘画、舞蹈,都是我制作漆器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人要超越自己,必须营养自己,那就要学习,吸收新的养分,因为艺术是互通的。”

漆画屏风“天歌”,是她花了3年2个月才完成的作品。屏风的传统漆艺“雕填”技法,即先雕刻出凹下的图纹,在图纹上再填满色漆,是平面的。而屏风“天歌”的制作,孙曼亭在传统的“雕填”技法上,根据画面的需求,加了手绘色漆这道工序,使研磨、推光出来的画面更有层次,更有立体感。这又是她在传承与创新上做出的又一次大胆的尝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屏风“天歌”

真正的漆艺匠人,具备敬畏自然、真诚之心,不畏困苦,追求极致,在极致之上方能开拓创新之机。

一手漆艺 一手书,续写一生使命

世人能够欣赏到福州脱胎漆器的平、光、亮,却鲜有人知这项技艺背后的艰辛,甚至危险。漆器制作有一道“贴金”工序,通常用的是铝粉。铝粉轻扬,无孔不入,吸入人体代谢不了,对身体非常不好。操作时虽戴了口罩,多少还是会吸入一些,孙曼亭言道:“所以也是舍命了。因为这道工序举足轻重,不可替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何守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如何将悠久而瑰丽的技艺传承于后世,是从古至今都在思考的问题。匠人故去、技艺失传、后人弱微的结局,将多么令人心痛!

福州脱胎漆器的手艺人中,具备文字记述的人很少。“我认为用文字将福州脱胎漆器的发展史、漆艺技法的工艺工序和配料标准,记载成书,也是传承和发扬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

孙曼亭早在2012年就编著出版过《图说福建-福州脱胎漆器与漆画》(海峡文艺出版社),2015年也参与首部《中国现代漆画文献论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编撰工作。2020年9月,她编著的《髹饰录工艺解读》新书刚刚上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耗时三年,孙曼亭耗尽心血,编著《髹饰录工艺解读》一书,在书中相关技法的条目后面附上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法的工艺工序和材料的使用配制,这样从中就可以看出几千年来中国漆艺技法的传承和发展的脉络,同时也让更多人受到《髹饰录》的惠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文字的形式将漆艺的史料记载下来是我的使命,只是我无能力再收学生了。”

孙曼亭身为福州社区大学的客座教授、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友大师工作室成员,也不时去社区举办讲座、在福建省图书馆办分享会,言传身教,让越来越多人领略到这门技艺的魅力。

“福州脱胎漆器很美,我有一种使命感,我愿为之尽心尽力。追求极致、愉悦心灵是我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孙曼亭看来,“时光里的匠人”是一种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形成,不是人为制造的;而是用一生的时光,踏踏实实地做好一种手艺的人,时光里的匠人,他们的作品里都有他们生命和灵魂的印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文摄影特别鸣谢:摄影师 陈伟凯

关于【时光里的匠人】

由搜狐重点打造的大型跨界IP“极限探索”,致敬100位极限探索者,现已开启极限探索之旅第四季【时光里的匠人】,走进追求极致的匠心世界,致敬时代工匠精神。主题下包括“空间大师”“技艺守护人”“生活梦想家”“自然守卫者”等系列类别。重磅打造原创人物系列纪录片【时光里的匠人】,线上线下深入探访匠人故事、体验匠人生活,呈上一场涵盖旅行、文化、生活方式的匠心之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9:04 , Processed in 0.0490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