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针制作
非 遗
犀皮漆 技艺
7月18日下午,香港屯门少年警讯团32名学生、6名带队老师来到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学习体验以非遗漆艺——犀皮漆为技艺的手工胸针制作。
“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是花纹由不同的颜色漆层构成的一种重要 漆器工艺。犀皮漆讲求表面 平整,纹路流畅,器型端正,磨显工艺到位,色漆设色鲜活,讲究肌理之美。
来自香港的同学们从未接触过此类工艺文化,在老师讲解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漆艺的十大技法技能
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志愿者团队的陈老师向交流团简要介绍了漆艺的十大技法技能,包含莳(shì)绘、戗(qiàng)金、螺溪镶嵌、乾漆、雕漆、蒟(jǔ)酱、篮胎、髹(xiū)漆、漆皮、蛋壳镶嵌。
、
“漆艺是一部典雅的立式诗集,蕴含中国数千年的韵。而打造它,需要耐性,久久为功。”漆器工艺的制作流程包括制胎、打捻、 髹漆、 打磨、推光五步。前三步花费时间长,老师在上课前将髹好的漆器备好,体验时间有限,学员现场体验打磨、推光两步。
漆器工艺的五大制作流程
制胎、又叫备胎,即用斫(zhuó)、凿、削、雕刻等方法制成所需的形状。而打捻,则是在胎成的基础上做出高于器物表面的涂漆,捻打得好,纹理才会好看。到髹漆这一步,消耗时间最长——刷上一层晾几日,重复若干回。髹的意思是以漆填漆,老师先用了不同上色手法,将层层色板叠加,致使漆色纹路不一,磨出的胸针样式也就不一,带来开盲盒一般的体验。
贯穿整个工艺过程的关键点就在于磨平。打磨由粗到细,这需要使用到从240目到7000目共8级目数的打磨纸。
老师强调:上下打磨会因指尖受力不 平均导致漆面磨不平均,应打圈圈式磨制,控制力度均衡,如此磨出的漆面才会平整且光滑。
老师带领学生们
感受漆面“平滑度”
“打磨这一步,可快可慢,但慢制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可谓“慢工出细活”。打磨完成后抹上植物油,铺一层一万目的 抛光粉,用指腹或手心轻揉,再用水冲净,最后一步抛光就完成了。
学生成果展示
赤金、湖蓝、朱红、魆黑...
色彩彼此契合,相得益彰
香港屯门少年警讯交流团的同学们全神贯注参与打磨制作全过程,不时请教老师,不时更换磨纸,思考钻研,最后纷纷惊叹于自己亲手打磨出的图案与色彩——乍看匀称,细看又富有变化,天然流动。课毕,将漆胎黏上别针后,带回香港留作纪念。
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犀皮漆工艺胸针制作,沉浸式感受中华几千年 大漆文化之韵,拓宽拓深对悠久中华文化的认知感悟,为人文湾区增色添彩。
丨往期精彩课程回顾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