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即将举行的北京泓茂首拍,在上次推送中,我们和朋友们一起重点关注了两件历经恭王府和山中商会递藏的重器:
今天我们一起关注的是泓茂首拍的古代
漆器专场,我们曾经介绍过,漆器可能是最被市场低估的门类之一,在古代,一件看似再不起眼的漆器,或许都要花费古代的能够巧匠们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反复雕琢,不夸张的说,漆器,是用匠人的时间和心血慢慢堆积起来的美。也正是这个原因,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当代漆器似乎再也难以再现古代的那种神韵了。而也正是因为漆器精品的产量太低,而又保存不易,如今要能组织一个高水平的漆器专场,可能要远远比其他门类的更难,而泓茂拍卖却组织了一场堪称是近年来难得的高水平漆器专场,也可见其实力。
2019年伦敦佳士得春拍
清
乾隆御制剔彩云龙宝座
成交价:610万英镑(约合 5400多万人民币)
近两年来,漆器市场和其他门类的市场表现有一些类似,普通的“生意货”漆器价格显得不温不火,但罕见的顶尖精品,确实越来越贵,如去年的伦敦佳士得春拍上,一件清乾隆御制剔彩云龙宝座拍出了约合5400多万人民币的高价。而即将在北京泓茂首拍上呈现的,堪称是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罕见的精品。
朱漆木碗 河姆渡遗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 漆弓
中国先民制作使用漆器的历史十分悠久,如河姆渡遗址的这件朱漆木碗,经碳14测年和树轮校正,判定它的年代为距今7000年左右,成为了中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制作漆器的重要物证之一。2013年,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件漆弓,更是距今8000年左右。
“君幸酒”“四升”云纹漆耳杯 马王堆汉墓出土
战国、汉代是漆器制造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大量制造各种实用与观赏品。
髹漆工艺主要有描彩漆、镶嵌、针刻等。装饰纹样盛行动物纹、云纹、几何图案,特点是色彩丰富、线条奔放、勾勒交错、气韵生动。
宋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台北
故宫博物院藏
从宋元开始,中国的漆器工艺进入到了第二个巅峰。五代起,江南便是吴越、南唐官造漆器产地,如湖州飞英塔内发现的五代嵌螺钿黑漆经匣,朱漆书“吴越国顺德王太后谨拾( 施) ……”等字样,显示在当时南方官造漆器的生产背景。
诸如
宋代宫廷画师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十分写实的绘画出了两件唐草纹样黑漆地螺钿圆凳,由此也可见,在宋代费时费工的漆器成为了当时皇家贵族所追捧的奢侈品。
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宋 黑漆六瓣葵花盘《陆氏民本》款
成交价:184万港元
宋代漆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雕漆、戗金、螺钿镶嵌等工艺装饰漆品,看上去奢华考究上档次;另一类就是质朴无华的光素漆器,代表了宋人典雅简约的审美趣味,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时代特征。在宋代,在江阴、武进、无锡、常州、杭州、淮安等地出土的宋代漆器中,都发现了大量铭文,宋代不仅设有官方漆器生产管理机构,民间工坊也很普遍,漆器受到上至王孙贵族、下至文人雅士的青睐。
“官”字款 外黑漆边朱漆六棱盖盒
H:8.5 cm.
RMB: 200,000-260,000
本次呈现的这件外黑漆边朱漆六棱盖盒便是十分典型的代表着宋代审美的漆器。木胎,子母口相扣,器身呈六方倭角菱花形,器身呈六方倭角菱花形,通体光素无纹,以简约的线条示人。
最为引人关注的无疑当属盖面正中以朱红漆楷书“官” 字款,我们知道,北宋时期,刻“官”字款的瓷器有很多窑口,比如耀州窑、龙泉窑、越窑等等,其中以定窑为最多。根据主流学术界的考证,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定窑瓷器带题款的大都与“官造”有关。
五代 定窑“官”字款荷叶形笔舔 上海博物馆藏
宋代的一色漆器留存最多,黑色者居多,紫色、朱色者次之。及至元代,一色漆器仍很流行,实物有无锡元墓发现的黑漆奁, 上海青浦任氏墓发现的朱漆四撞奁等。
元莲瓣形黑漆奁 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墓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此盖盒朴实无华,却单纯而不简陋,朴实而不粗糙,光泽柔和,清雅高贵,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 然去雕饰”之感。
元 剔彩花鸟纹四段式方形套盒
H:20 cm.
RMB: 240,000-350,000
雕漆始于唐代,兴于宋、元。宋朝雕漆工艺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髹饰录》记载:“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这件的刀工来看,便属于早期隐起圆滑,呈现出元代时期的时代特征。而这件则是更加难得少见的剔彩,根据明代黄成编撰的《髹饰录》记载,剔彩是分层髹饰不同颜色的漆层,最后再以分层取色的方法刻以花纹图案,从而达到各种色彩间有的一种特殊工艺。这件套盒髹朱、褐、绿三色漆,盖以褐色为地,其上绿漆雕枝叶,朱漆雕花 卉,盖顶有一圆形开光,开光内有牡丹及凤鸟各一,盒壁以绿色漆雕枝叶,朱漆作俯仰四季
花卉纹,期间折枝牡丹、四周以葵花、 梅花、牡丹环绕,十分难得。年代达到宋元时期的剔彩漆器,盘点全球公私藏品都非常少见,201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千文万华-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专场上一件宋剔彩龙纹折沿盘拍出了818万港元。
201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宋 剔彩龙纹折沿盘
成交价:818万港元
明宣德 朱漆戗金双凤穿莲纹长方盘
款识:“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横排楷书款
L:38 cm. W:24 cm.
RMB: 1,400,000-1,900,000
本场十分难得的出现了两件带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皇家器物,而且两件的尺寸、造型均相同,可谓神奇的收藏缘分!我们先来看第一件。
其所采用漆器工艺中较为少见的彩漆戗金手法,是一种在漆器上刻划出金色线条、细点的装饰技法。
明早期・红漆戗金大明普系长方匣故宫博物院藏
戗金最早记载于陶宗仪著作《辍耕录》中,戗金技巧做法是指在推光漆或罩漆完成的漆器上用针或雕刀刻出线条或细点进行纹饰,在刻痕内填金漆,或再贴入金箔、粘敷金粉后轻拍,使金箔、金粉深入凹槽,令刻在漆器上的花纹呈现金色,表现出漆器纹路的立体感,具有快速流畅却又沈稳的美感。戗金工艺在战汉时期即已采用,在宋代时期,该工艺发展成熟,但如今全球公私藏品中,宋元到明早期的戗金漆器存世较少。
盘内底描刻“凤鸾和鸣”图案,双凤盘旋飞舞于莲花之间,双凤线条流畅婉转,婀娜之姿毕现,此件戗金盘髹以朱红
大漆,复以特殊髹饰工艺勾绘“凤鸾和鸣”及缠枝莲图案,其图徽常用来象征祥瑞。也是明清时期皇后的象征。常装饰于皇后所用的织物及相关日常用品上。所绘凤凰身姿袅娜,体态雍容而高贵,在朱红大漆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典雅。
外底中上部以细针划刻填金“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款字清晰。
明早期・红漆戗金云龙纹长方匣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早期・红漆戗金云龙纹 长方匣”,与本品漆色及工艺相同。
明宣德 黑漆戗金双龙献寿纹长方盘
款识:“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横排楷书款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页
97,图69。
备注:底心漆书编号“L.435.25”
L:38 cm. W:24 cm.
RMB: 1,400,000-1,900,000
这件同样以戗金工艺装饰,内外壁均饰缠枝宝相花卉纹,盘内底以篆书“寿”字为中心,上下衬以“壬”字云纹及灵芝云纹,左右双龙相对飞腾,分置画面两侧,所雕龙纹双角锋利后仰,凸额怒目,龙须飘扬,火轮状五爪锋芒毕露,颈部细韧,身躯虬健有力,寓意“双龙捧寿”,至为吉祥。明清两代,皇帝寿辰称为万寿节,是宫廷中最重要的节庆之一,同时寓意祥瑞的器物由此应运而生。
右图:明早期・红漆戗金云龙纹长方匣故宫博物院藏(局部)
上文中的一件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早期・红漆戗金云龙纹长方匣”,盖面所饰双龙戏珠图案与本品主题纹饰有异曲同工之处,可做赏鉴,这件的戗金工艺不惜工本精致无比,传承年代久远,金彩保存极好,尤为稀见。
明嘉靖黑漆描金海水江崖云龙献寿纹菱花式捧盒
款识:“大明嘉靖年製”六字竖排楷书款
D:28 cm.
RMB: 400,000-550,000
宋·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菱花形奁常州博物馆藏
此盒之造型为宋代至清代漆盒之经典样式,常州博物馆藏有一件“宋·朱漆戗金人物花卉 纹菱花形奁”,和泓茂的这件器型可做比对。
泓茂首拍的这件通作八方十六棱菱花式,以描金之法装饰图案,盖面正中绘一盘龙飞腾於海水江崖之上,周身浪花四起,祥云缭绕,极具韵动之感。器身十六棱间描金左右对称的菊 花、牡丹、茶花、芙蓉等八组折枝花卉纹,花卉间留出黑地空间,绘画精细,格调清新高雅。
左图:本品局部
右图:明嘉靖 剔红福禄寿龙纹盘 2014年香港邦瀚斯秋拍 184万港元
飞龙戏耍正上方之火珠,火珠之内书变体“寿”字,五爪龙身姿矫健,猪鼻横目,鳞片毕现,气势撼人,主题纹饰风格时代特征鲜明,为典型的明嘉靖时期装饰纹样,盘点全球公私藏品,可以查阅到多件极为类似的嘉靖本朝漆器上的龙纹,如2014年香港邦瀚斯秋拍上,一件明嘉靖剔红福禄寿龙纹盘的龙纹,便是和泓茂首拍的这件如出一辙。
明 剔犀官皮箱
款识:“丁未张凡娃造”款
H:29 cm. L:25.8 cm. W:22 cm.
RMB: 450,000-650,000
十分值得特别关注的一件,堪称孤品!其亮点便在于填金的落款——“丁未张凡娃造”。近千年来,中国漆器留下了众多精彩绝伦的作品,但留有名姓的漆器工艺大师,却屈指可数,如元代名家张成、杨茂,而明代便是绛州张凡娃是最为著名的之一了。张凡娃约活跃在明嘉靖年间。据《中国书艺美术大辞林• 地方传统工艺分布》记载有“新绛云雕”即指张凡娃之雕漆作品,嘉庆年间的绛州名匠张凡娃 结合本地特点,形成了具有北方特色的雕漆工艺,使得云雕工艺得以传承发展,如本件官箱之类型,当为北方达官贵族所用之物。这种官皮箱,它形体不大,但结构复杂,常用于官员巡视出游之用,故匠师俗称“官皮箱”。官皮箱中,以何种剔犀工艺做成的,极为少见。
张凡娃只见历史记载,但盘点公私所藏,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带有“张凡娃”落款的雕漆作品,称得上是孤例了,而它还带有年款——“丁未年”,“丁未年”为明嘉靖二十六年,即公元1547年,这对于研究漆雕的传承及发展、“新绛云雕”的风格特点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明中期 剔红松竹梅八吉祥纹大捧盒
D:40 cm. H:12 cm.
RMB: 420,000-600,000
明宣德之后,官造漆器作坊一度因社会经济的衰退而陷于停顿状态,此时民间的云南雕漆逐渐兴起,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工艺而被世人所知。其制品一般髹漆较薄,漆色沉穆,刀法纤细,锋棱显露,一剔而就,即人称的“云南雕”。《野获编》、《帝京景物略》、《燕闲清赏篇》等书言及云南剔红“漆光暗而刻文拙”,“雕法虽细,用漆不坚,刀不藏锋,棱不磨熟”,将这类雕漆定为云南制。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中论及剔红器时指出:“云南以此为业,奈用刀不善藏锋,又不磨熟棱角,雕法虽细,用漆不坚,旧者尚有可取,今则不足观矣。” 明《万历野获编》中也指出:“今雕漆什物,最重宋剔,其次本朝永乐,宣德果园厂者,其价几与宋埒。间有漆光暗,而刻纹拙者,众口贱之,谓为旧云南”。
明中期 “滇南王松造”款文会图剔红倭角方盘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藏品中有一件文会图剔红倭角方盘,上有“滇南王松造”款识,但刀法属于圆润一路,风格距宣德近而距嘉靖远,而泓茂首拍的这件捧盒则堪称是与历史记载完全相符的典型器,器型硕大,盖面密刻松、竹、梅组成的“岁寒三友”,其间衬托,蜜蜂、蝴蝶、螳螂、蛙、蜥蜴等动物,别具一格,画面布局繁密,花叶相连,细部的纹饰处理多采用斜刀阴刻的方法, 线条流畅缜密而快利。盒壁雕缠枝莲及八宝纹,口边雕斜格花卉锦纹,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
明中期・剔红松竹梅纹圆盒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
与这些文献记录相对比,故宫博物院已发表的明代漆器中,确有一批髹漆较薄,漆色暗,无光泽,构图紧密,有繁缛之感的漆器。造型有扁圆形盒、圆盘、双耳扁壶、高足碗、棋子盒、碗等,这些器物所雕刻的图 案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图案中常常点缀有栩栩如生的螳螂、蜜蜂、游鱼、蚂蚱、蛇、蛙等多种小生物,还有象征长寿的盘肠、灵芝,象征幸福的孔雀牡丹,活泼可爱的双狮戏球,传说中的麒麟翼龙、双螭、草尾龙等。这些图案与明代宫廷漆器图案迥然不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雕刻风格正如所记载的那样“用刀不善藏锋,又不磨熟棱角”,它们具有云南雕漆的特点,可作比对。
清乾隆 剔彩九龙宝盒
款识:“九龙宝盒”四字二行楷书款、“大清乾隆年製”六字
三行楷书款
H:21 cm.
RMB: 650,000-900,000
最后我们来看一组乾隆盛世的宫廷漆器,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艺术风貌。外壁通体以赭黄漆剔刻水波锦纹为地,中层绿漆祥云纹,再髹以大红朱漆,盖顶雕刻五爪盘龙为主题,盖壁周身上下均各雕刻有四条飞龙,穿行于云霞之间及海水之上。
盒盖中心镌刻填金“九龙宝盒”楷书款,器外底心“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楷书刻款亦填金。
这种双款云龙纹圆盒在《清档》有明确记载:“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库掌四德、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红雕漆云龙圆盒四件,红雕漆夔蝠方盒四件,舒文进,传旨:云龙圆盒刻云龙宝盒,夔蝠方盒刻多福宝盒并年款,得时交乾清宫,先写样呈览,钦此。於三十七年正月初六日库掌四德、五德将红雕漆 云龙圆盒四件上贴得云龙宝盒字样,写得大清乾隆年製款样……奉旨:照样准刻。钦此” 。
此器造型雍容华贵,巧用三彩,更显灵动立体,剔刻深峻,刀法快利,足见乾隆年间雕漆特点,造型浑厚,漆色沉穆,层次分明,雕琢繁缛细腻,工巧华丽,龙纹规格高,所雕龙纹皆为五爪,共九龙,象征天子九五之尊,彰显皇家气派。
200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清乾隆 剔彩九龙宝盒
成交价:21.5万港元
这种九龙宝盒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的绝对硬通货,早在2003年,佳士得一件清乾隆剔彩九龙宝盒拍出21.5万港元,而近几年来所出现的类似优秀藏品,几乎都以过百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清乾隆 剔红落花流水苍龙戏珠纹梅花式捧盒
D:26.5 cm.
RMB: 350,000-550,000
此盒作五瓣梅花造型,平顶弧壁,盖、身以子母口相合,盖顶开光内剔雕五爪苍龙神采奕奕,抓握龙珠,自海水中腾跃而起,翻江倒海,为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龙纹特征。盒壁上下满雕水面波浪涌起,落英缤纷,随水飘零,有落花流水之意,与盖面纹饰相互呼应,动静相宜。
清 乾隆 剔红梅英宝盒故宫博物院藏
剔红梅花式盖盒为清乾隆时期的经典样式,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多件类似器物,两岸故宫均有同类的海水苍龙纹盖盒,甚至有可能是出自同一名匠之手,可兹赏鉴,而类似本品以梅花形、海水云龙、落花流水主题相结合的器物并不多见,表现了制作者精妙的构思设计和高超的技艺水平,正是“落花流水,碧海腾龙,四季宫盒,冬梅之意。”
清乾隆 黑漆嵌螺钿团龙云蝠纹六棱宝盒
D:16 cm. H:6 cm.
RMB: 250,000-320,000
又是一件花形漆器,周身髤黑漆,施以薄螺钿,盖面中心作龙戏珠,五爪龙苍健凶猛,气势恢宏,五彩螺钿极薄,制作精细,色彩斑斓。《平山堂诗集》中记有明末清初刘应宾见江千里所制的螺钿杯,赞曰:“螺钿妆成翡翠光,紫霞秋澈婺州香,形态俱美真通太,假寐仍期到醉乡。” 整器图纹以不同的螺钿天然色泽表现,从不同角度欣赏,可见各种色彩斑斓的珍 珠般光泽变化,当为乾隆宫廷御 用器物,清宫漆器中雕漆类的较为常见,而诸如这种镶嵌螺钿的,却并不多见,且买且珍惜。
泓茂国际首拍巡展【上海站】
巡展日期:11月12日-13日
巡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111号)
咨询电话:+86
北京泓茂国际2020首届拍卖会
预展日期:11月21-22日
拍卖日期:11月23-24日
展拍地点:亚洲大酒店
(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西街8号)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713866528&ver=5218&signature=aEmc6RES*Sdl93*Nm1L7IUiQQ4R89M9FiNREa2x5HfK95du1xbpHLkFZoVYSK1UcTwtJRYNPuwwGN2hpg*erZ*x1iGrAMPGKPsFZy1UgPCtVF0VLmKksZEE37g7dkoKp&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