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0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8-26 07:00:52 | 查看: 528| 回复: 0
礼赞推光[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漆器[/url]

千年工艺传有序,描金彩绘世无双。

天[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6]工匠[/url]意铸精品,中华瑰宝耀五洲。

[align=center]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P8zaOvianuoBgXLzRvBwMIzubFnoAe9lw9uEWKaqGIcXvS7FVpeHYlpv6XCsYVXOgenOPIyaJ2J2tlH98hqSPw/0?wx_fmt=jpeg[/align]

在[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8]平遥[/url]古城有一俗语可谓家喻户晓:"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在古城三件宝中,平遥推光漆器列为首,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平遥人对推光漆器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只是觉得推光漆器绘饰出山水花鸟,亭台楼阁或人物故事,古朴雅致、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align=center]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P8zaOvianuoBgXLzRvBwMIzubFnoAe9lIGfQjuqZPiakbQiazGqwKuicpDtXmKcyTY9d00CMvjQsbKx0YBP37nlng/0?wx_fmt=jpeg[/align]

前一段时间,好友告诉我他们公司建立了中国推光漆器博物馆,于是便和好友相约去参观一下。也正是由于这次经历让我对平遥推光漆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平遥推光漆器始于唐,盛行明清,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推光漆器髹饰[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3]技艺[/url]2006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align=center]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P8zaOvianuoBgXLzRvBwMIzubFnoAe9lftsNTeVO5mjBKsuTAw8licmFwAW4Pibjsr4RtiaX0otc2wE1wYJYLxPeg/0?wx_fmt=jpeg[/align]

当时的我在惊叹一件又一件美轮美奂的推光漆器制品,更惊叹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北京同仁堂挂有这样一副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幅楹联虽然不是对对推光漆器的制造工艺进行的概括,但也有是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说平遥推光漆器制作也很特别讲究,从“工”和“料”两方面入手。首先说说平遥推光漆器的用“料” ,平遥推光漆器使用的是一种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天然大漆,与化工漆相比天然大漆本身就具体稳定性,所以做的漆器能够耐热防潮,经久耐用,经年不损。其次在说说平遥推光漆器的制作的“工” ,平遥推光漆器素以制作[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7]工序[/url]繁琐、复杂著称,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镶嵌等五道工序。木胎车间使用松木做出各种家具的木胎后,灰胎车间就用白麻缠裹木胎,抹上一层用猪血调成的砖灰泥,这叫做"披麻挂灰"。光是刮灰就需要五到六次,而且每次都必须等到刮上去的灰完全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灰。漆工工序是非常细致和复杂的。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和麻油推光,以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然后在放置于特制的阴房中阴干,这样的工序一次就需要七天左右,而每件产品一般上五道到八道漆,可谓耗时长久。画工和镶嵌工序,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画工必须学习绘画四年以上,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才允许在漆面上独立操作,而一个好漆器工匠从学徒到全部掌握这套技艺必须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代的平遥推光漆器工匠在继承才平遥推光漆器平金开黑、描金彩绘,创造出了三金三彩、堆鼓罩漆、 贝壳镶嵌等工艺,使得推光漆器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

[align=center]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yP8zaOvianuoSQaxTHCwMYO0SGPkTPWen4LO7KMPRxoXgp6fuJbUhlSsaQ9juYEzH0wW2IcvkF5ibXic2iaeQ6w94Q/0?wx_fmt=gif[/align]

让我惊讶的是这样精美绝伦的推光漆器传承技艺,全部靠一代又一代人漆器工匠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传授,虽经千年但是传承有序,经久不衰。“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 老一代漆器匠人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的培养,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是现代的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载的,这就是我们现在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它的传承依靠言传身教地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

[align=center]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P8zaOvianurCmIy8UL4jrHbcw09rFwTqjCbbRRx0Lk8k9SAOL2OOW6DLFmxEvzRdQ5XLFZ4g6BRu4sNGCzGwfA/0?wx_fmt=jpeg[/align]

作者简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4:04 , Processed in 0.0641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