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1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8-26 08:01:05 | 查看: 889|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祖国西南一隅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彝族漆器的发源地。

川凉山彝族漆器技艺是彝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先辈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为彝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出了精美的漆器。彝族漆器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餐具和酒具为主,涉及彝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彝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是彝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起源

据传,彝族漆器起源于凉山州喜德县依洛乡的彝家村寨---阿普如哈,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彝族漆器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在四川喜德已有了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史,到了近现代,主要由居住在这里的吉伍家族传承。从远古简陋的彝族人民木质生活用具的最初形态到彝人发明和使用的脚踏式木胚制作简单机械,再到工作效率较高的制作木胚现代车床,从最初不上色的原木用品到髹了土漆的黑色用品再到用了土漆、银朱和石黄等珍贵天然原料进行人工彩绘的精美彝族漆器,其制作工艺技术及艺术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分布

彝族漆器之乡——喜德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东经102°12′——102°43′,北纬27°53′,北距成都市483公里,南距州府西昌78公里,右邻雅攀高速公路24公里,境内有10个火车站,成昆铁路纵贯县境83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206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169个村和3个社区。这里是国务院指定的现代彝语标准音所在地。县城座落在海拔1843米的洪积坡地上,全县年均气温14.1°C ,最低海拔1600米,最高海拔4500.4米,冬暖干燥、夏凉湿润、日照丰富。喜德彝族漆器主要分布在喜德县依洛乡、米市镇、红莫镇、尼波镇、光明镇、拉克乡、冕山镇等地,目前,全县范围内共有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掌握者50余人,但技艺精湛者毕竟是少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工序

彝族漆器主要分皮质品和木质品,主要以木质漆器为主。其中,皮质品以牛皮、羊皮和兽皮作为主要原料;木质品一般选用杜鹃树、桦槁树等优质木材作为原材料。彝族漆器的原木需要深埋之后才能制作胚胎,对已制成的胚胎要经过磨砂、加水细磨、打底色、上土漆等程序之后方可进入彩绘流程。传统的彝族漆器制作流程主要包括“选伐原木——干燥——粗胚——干燥——细胚——干磨——吃青——补灰三道——水磨三道——验收——打底——细磨——小补——塞孔——磨孔——点敏——磨敏——验收——清洗——吹尘——盖面——阴干——磨花——除尘——盖面——阴干——验收——磨花——圈地——阴干——验收——清洁——包装”等四十多道工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木胚制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吉伍巫且

造型

彝族漆器的造型特点主要有动物造型和图形造型两种。其中动物造型是其一大特点,多存在于酒器当中,分为天然造型和人工造型两种,天然造型的彝族漆器有的直接用动物的器官如牛角、羚羊角、鹰爪、雁爪等经过加工制作而成,多用于制作酒器的材料。借用它们的角、爪做酒杯,可以显示自己身份的高贵和势力的强盛;人工造型以模仿动物的形状为主,形态活泼生动。

圆形造型的彝族漆器主要存在于酒器和餐具当中,根据器具的不同用途,在圆形或扁形的主体部分配置上葫芦形、塔形以及其他形状的顶盖(如酒器);而器具的座基,基本用稳固的圆锥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纹饰与图案

彝族漆器的纹饰特点是自然写实。纹样皆源于自然,来自生活。漆器纹样的种类大致分为:自然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纹样、生产纹样和人文纹样。其中动物纹样居首,植物纹样次之,说明彝族经历了漫长的游牧生活,以后定居农耕,畜牧业仍在其生活中占相当的地位。

彝族漆器图案的结构很讲究章法。在单元方块图案上,大多以一个圆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无论纹饰简单与复杂,都以一个圆心控制全图,使画面活而不乱,给人以美的感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色彩

彝族漆器的色彩有黑、红、黄三色。按照彝族的习俗,“黑”象征黑土,表示庄重、高贵;“红”象征火,代表热情和勇敢;“黄”象征阳光,寓意光明和希望。三色错综调配,间隔使用,色泽明快艳丽。漆器的上包方法,是在底色上勾画结构,再绘纹饰轮廓,最后再片涂铺色,无渐次色和混合色,这种上包方法比较简单,较之先铺色再根据不同的物体绘出不同的颜色形态,更显得粗放、简略。这样,红、黄两色在黑漆底上形成鲜明的冷暖、强弱、明暗的对比,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感,从而产生出和谐的韵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基本特征

1、制作时间长。彝族漆器的制作有40多道流程,每两道工序之间有严格的时间间隔,少则十天半月之隔,多则一年半载之隔,比如,从砍伐木料到制作粗胚需要有半年之隔,从深埋到制作细胚需要有百日之隔。如果严格按照传统制作要求来制作彝族漆器的话,每一件漆器的形成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2、品种多样,制作精美。彝族漆器品种很多,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每一种产品的工序、形状、纹饰、图案和用途都是比较固定和规范的,比如有一组叫“得哦”的图案只能用于牛皮碗、高脚盘和马鞍的纹饰,而牛目纹却只能漆绘在木钵和矮脚盘上。颜料的漆绘也非常讲究,用优质竹木片、细麻绳和山羊的胡须制作绘笔,按照黑—黄—红的顺序上色,制作成精美大方、造型多样的漆器。

3、实用性强。在过去,众多的彝族漆器都直接实用于生产生活,有的用于一日三餐,有的用于喝水饮酒,有的用于宗教活动,有的用于军家兵器,有的用于婚丧嫁娶,有的随身携带,有的搁置家中……纯粹的工艺品和装饰品较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传承

吉伍巫且,男,彝族,1953年5月1日出生于彝族漆器之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依洛乡依洛村阿普组,8岁从艺,逐渐成为彝族漆器吉伍家族第十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四川省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第一届(2002——2007)理事会理事。其传承谱系为:勒格——阿勒——吉史——阿布——布三——吉伍——阿恩——有友——阿比——吉布——双虎——俄古——部伙——达惹——里坡——(吉伍)巫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部分文字来源于凉山非遗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5:23 , Processed in 0.0592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