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
江西工艺美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研考察和体验,对当前江西工艺美术发展策略进行现状分析和提出建议。以景德镇
陶瓷工艺美术为引领,以鹰潭为代表的江西新兴本土工艺美术产业的
文化资源整合组成的产业集群,成为文化强省建设中江西工艺美术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开启全省文化艺术产业繁荣发展新篇章。
文化强省战略与工艺美术篇章
国家对工艺美术和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相当重视。从国务院于1997年就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到贯彻落实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再到2022年7月,由文旅部牵头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等,基本原则是从工艺美术到传统手工艺的振兴发展和传承保护,以及工艺美术人才评选认定。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江西省要加快发展江西本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工艺美术,为建设江西“文化强省”提供物质文化基础。2022年5月,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在上饶出席江西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强化传承创新,形成具有鲜明江西特色的文化品牌,打造闪亮的“江西标识”。扩大赣鄱文化品牌,努力形成一大批具有中国气派和江西标识度,在国内叫得响、在国际传得开的文化“金名片”,打造精彩的“江西主场”。培强文化市场主体,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以高能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厚植文化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提质提效,奋力谱写新时代赣鄱文化繁荣发展新篇章。
工艺美术蕴含着物质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展现。江西工艺美术文化基础深厚,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江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感召力,是文化自信对外展示的重要物质文化符号。因此在响应国家号召建设“文化强省”这一重大战略背景下,坚持做优做精江西本土工艺美术产业,成为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西位于鄱湖大地,赣江两岸,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江西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既是我省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蕴藏着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又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特别是在2021年国家重大庆典“建党百年华诞”时期,江西工艺美术作品展现了匠人的智慧和时代的主旋律。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红星照耀中国》全国工艺美术红色主题作品展成功在南昌江西美术馆举办,作品丰富而多维地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突出了工艺美术作品的主题性、民族性和创新性。在近300件工艺美术作品中,有陶瓷、木雕、漆画、砚雕、石雕、铜雕、民间工艺和文创设计等。江西工艺美术作品技艺精湛、特色鲜明,入选了150余件作品,表达了“材美工巧”的艺术审美特征,充分彰显了江西的工美力量。
江西省工艺美术丨发展保护与人才培养
江西的工艺美术作品种类广泛。主要有闻名海内外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精雕细刻的木雕、铜雕、砚雕、竹雕、惟妙惟肖的南昌瓷板画和绚丽多彩的漆画等,精英荟萃、各呈风姿。以物质形态的人文精神,是文以载道、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体现了适用与美观的大众生活理念,是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最佳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要搭建好江西工艺美术人才高地,为江西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智慧和力量。
在工艺美术人才基础方面:截止2020年,江西共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5位,其中从事非陶瓷的工艺美术大师只有3人,其他都是从事陶瓷美术专业。正高级和高级工艺美术师500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0余位,这其中只有10%是从事非陶瓷专业漆画、木雕、夏布绣、石雕等非陶瓷工艺美术工作。在工艺美术人才专业结构方面:江西的陶瓷艺术人才相对集中,而非陶瓷类人才极为缺乏,流失严重,使工美人才分布失衡,而高层次非陶工美人才、创意人才缺乏。要统畴工艺美术地或特色,助力江西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
在工艺美术产业基础方面:我省传统工艺美术主要品种体现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里,分别有: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婺源歙砚制作技艺、修水贡砚制作技艺、石城砚台制作技艺、庐山金星砚制作技艺、乐平古戏台木雕营造技艺、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文港毛笔制作技艺、贵溪刻铜、萍乡傩舞、瑞昌竹编、东固木雕、民间绣活(夏布绣)、南昌瓷板画。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代表性项目有:鹰潭信江石雕、余江木雕、鄱阳脱胎
漆器髹饰技艺、宜春袁州区脱胎漆器制作工艺、进贤文港毛笔制作技艺、景德镇陶瓷装饰技艺、吉安樟木箱、丰城木箱、安义木雕、婺源三雕(砚雕、木雕、砖雕)、进贤文港微雕、南丰傩面具雕刻。
江西省其他著名的工艺美术品种有:广丰木雕、吉安木雕、井冈山竹雕等,形成了江西省独具特色又闻名于世的工艺美术品种,成为江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工艺美术荣誉授予方面: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是工美领域最高荣誉,是江西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者和推动者,是行业的引领人。但是,后继的江西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基本停顿(已经10年没有评选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严重影响了高层次工美人才的继承与发展。要尽快恢复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选拔工作,并专门设置非陶瓷类省大师的评选,让工艺美术事业走向正规化的建设渠道上来。要设制下放专门的非陶瓷类正高级和高级工艺美术师的职称评选,由于江西工美创意人才的缺乏,要开设新兴工艺美术创意人才职称评选,加强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意人才的选拔工作。
在工艺美术传承体系建设方面:要打通非遗传统手工艺和工艺美术之间的界限,实现创新性融合。政府相关部门要开展对大师示范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认定建设工作。以政府的平台给予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支持,树立起文化强省建设中彰显传统工艺美术软实力的文化支撑。明确规定政府应当对工艺美术保护发展和支持承担的职责,确定工艺美术主管部门负责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上的宏观管理。江西工艺美术“杜鹃奖”要特设奖项,评选表彰奖励在弘扬和传承工艺美术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和单位。
江西工艺美术是一种手工艺物质形态。工艺美术产业不能跟大型工业产能相比,但它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是绿色生态和民生产业,既是物质(造型)又是非物质(手艺)文明的展示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等于传统工艺美术,工艺美术作品是非遗里的精华,是国家博物馆、美术馆珍藏的国宝。工艺美术创意产品,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美好生活需求。保护传承好江西工艺美术,要制定江西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的法律条例,夯实人才队伍和完善产业政策,为工艺美术事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要充分调动江西工艺美术协会、工艺美术学会等社会力量,凝心聚力来共同参与到江西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中来。
江西文化强省建设下丨工艺美术集群产业发展策略
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工艺美术设计服务与产品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突出赣鄱文化新元素,助力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做精做优,提升产品制造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让实用与审美功能融合的工艺美术走进大众生活,赋能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11月,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在南昌召开,江西相关产业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工艺美术发展成果。会议高举“弘扬传统工艺美术,实施产业发展战略”的大旗,对探索推动江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推进江西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江西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优化江西文化产业战略布局,培育布局鹰潭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区域、形成行业产区。江西的文化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市,一个是以景德镇陶瓷为集群的文化产业集群;另一个就是以鹰潭著名的工艺美术三雕(木雕、铜雕、石雕)新兴工艺美术产业,其中贵溪铜雕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余江木雕、信江石雕为江西省非遗项目名录。争取把鹰潭工艺“三雕”,打造成类似于“徽州三雕”的著名工艺品牌。鹰潭为江西省地级市,同时享有“道都”“铜都”“互联网之城”等美誉。鹰潭以龙虎山道文化、角山古陶遗址文化、贵溪象山书院文化为血肉,以省级余江雕刻文化产业园区、贵溪铜文化产业集群、月湖区黄腊石雕刻文化产业园为根骨,共同构建出鹰潭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主体。
鹰潭面向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洲”,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江西除陶瓷之外工艺美术集聚最多的文化产业地区,周边有上饶、抚州的工艺美术产业衬托。江西省政府可以参照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模式,设置“江西鹰潭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试验区”,并结合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大南昌都市圈的两大发展战略,着力建设鹰潭工艺美术园区组成的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好鹰潭充沛的工艺美术资源,培育出属于鹰潭本土特色的高端、高质的工艺美术产业特色品牌体系,实现鹰潭工艺美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鹰潭工艺美术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和孵化基地等。充分利用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术资源,师资力量,推动鹰潭文化产业智库的建立,为不断提升文化强省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做出鹰潭的贡献。
(孙燕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级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