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468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5-1 18:01:09 | 查看: 501| 回复: 0
凉山州经济水平低,发展基础薄弱,就业率普遍较低,其中妇女的就业率更为典型,这与当地以前的封建观念的影响和教育的严重不普及有关。在全面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17个县中有11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条件极为落后。数据显示,全州户籍人口531.0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303.97万人,占总人口的57.25%;彝族人口为285.88万人,占总人口的53.84%。其中彝族农村妇女人口有2672556人,其个人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的占82.4%,养殖的占59.1%,打工的占31%。《凉 山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9422元,但在实际调查中存在84.4%的妇女人年纯收入不到5000元,80.9%的妇女所在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也不足5000元,仅有21.1 %的家庭没有欠债情况。另据凉山州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每10万人中文盲率为19.31%。但在调查中58.1%的妇女为文盲,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文盲率比例也增加,56岁以上文盲率高达89.5%。仅有25%接受过双语教育,14.1%接受过汉语教育。由于所处环境封闭、接受的教育程度偏低,妇女无法对外界信息进行深刻理解。

如今在党和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发展下,首先要拒绝的就是提高就业率和居民收入的问题,又因为当地经济欠发达,当地就业岗位有限,所以要增加当地就业率就必须有开发已有的资源,实现‘造血’式的乡村振兴模式,所以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依靠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新创业成为首选,党与政府也为此制定了许多有利的方针政策,为凉山州的文创产业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我们“壹饰彝漆”团队将选择凉山彝族最古老的传统工艺之一“彝族漆器”进行创新创业,选取了凉山州喜德县为我们项目的发源地和受益点,主要原因有:2004年, 喜德县被凉山州命名为“彝族漆器之乡”,喜德县是彝族漆器的重要发源地,至今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手工艺人及古老优美的彝族漆器工艺,如喜德县的漆器世家——吉伍家支就有许多彝族漆器传承人,其中包括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一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一人,州级工艺美术大师一人,县级工艺美术大师两人和在从事漆器生产的民间艺人十余众。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和现代审美的变化,彝族传统漆器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导致喜德县许多手工艺人无处就业,收入减少,手工艺人流失,使传统彝族漆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面临了巨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重视,将同时会推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3:42 , Processed in 0.056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