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1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8-30 13:02:11 | 查看: 697|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乐在

漆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央视纪录片点赞福州脱胎漆器

4月11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纪录片《讲究》,引起了众多福州观众的极大关注。片中首集大篇幅介绍了福建省漆艺大师林源将传说中的漆画针刻技法变为现实的故事,展现了“针刻漆器”的全过程,包括如何将复杂的图案印在漆盒上、看似简单的针尖落笔如何一气呵成、如何戗金“撒线”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脱胎黑推光锥画龙纹四方瓶》林源 作

林源是福州目前为数不多的还在坚持用针刻技法在漆上作画的老艺人。在世欧王庄一区,有两处拆迁安置房,就是林源的住所和工作室。走进家中客厅,这里摆满了他创作的漆艺作品,俨然一间小展厅,漆画、漆瓶、漆盒、果盘、屏风、挂帘……有针刻的,有仿古的,有漆器的,有人物的,龙凤呈祥,花鸟鱼兽,璀璨晶莹,琳琅满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蓝孔雀》

林源 作

“我这一辈子都与漆艺牵连在一起了。”81岁的林源说话声音洪亮。

他出身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世家,父亲林鉴清是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受父亲的重陶,他于1958年考入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成为第二届漆艺装饰专业的学员。在校期间.师从著名漆艺家李芝卿、书画大家陈子奋、书画大家潘主兰、书画大家龚礼逸等,深得诸位大师教诲、精心指导,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和漆艺功底。毕业后,他分配到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当上了设计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脱胎黑推光仿马王堆漆钫》

林源 作

1969年林源被下放到建阳小山村里,待了将近三年时间。1972年,长沙马王堆文物出土,当时发现了约500件精致的鼎、壶、奁、案几等漆器,技艺精湛,漆饰水平极高。

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接到任务,前去长沙复刻漆器。厂里负责技术的李芝卿马上建议把林源从闽北调回来,因为他特别擅长绘画。当林源来到长沙现场,马上就被眼前的文物吸引住了:“那些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太精细了,线条非常流畅,有绘画上去的,也有用针刻出来的。”他说,“针刻技法就是那时候发现的,当时我就想把这个技法学会。”他和厂里的同事边做边学,这些文物按要求只能取出一个小时,他们就迅速量尺寸,画造型,把纹样先画下来,“时间很紧凑,需要复制的文物多,大家都是连续作战。”推出地底后,就模仿着画、刻上去。刚开始,他用缝衣针来刻,但是漆底很硬,很快就磨钝了,他就摸索自制出钨钢针终于解决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脱胎黑推光仿马王堆漆钫》局部 林源 作

1972年当任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设计室主任期间,林源去了五次长沙,一去就是半年。应湖南省博物馆之邀赴长沙为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复制汉代漆器文物,负责造型复原、设计图稿、针刻彩绘等工作。他以古人为师,反复琢磨线条与漆绘,最后掌握了这项针刻技法。1979年他的论文《马王堆漆器及其仿、复制品》发表于《福建工艺美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脱胎“观蝶”大立盘》

林源 作

在历史上,以锐器刺刻图纹的漆工艺名叫“锥画”,福州当地人通俗地称之为“针刻”。《髹饰录》载,“物象细钩之间一一刷丝为妙”。他说:“针刻的难度在于下一针就是一针,要有力,线条的刻画容不得半点差错,稍微精神不集中就可能前功尽弃。”中国漆艺泰斗乔十光称赞道:“林源是马王堆漆器纹样绘制的专家,尤其精于针刻,线条流利、风格朴雅。”

林源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老鼠毛笔”在漆器上作画。这种“老鼠毛笔”的毛是由20根成年老鼠背上的黑壮短毛组成,能够被选中的老鼠毛必须要粗壮有弹性。在工艺制作的“点彩”过程中,“老鼠毛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脱胎黑推光锥画龙凤四方瓶》局部 林源 作

在林源的众多漆器作品里,《脱胎黑推光锥画龙凤四方瓶》是他的代表作,在造型和装饰上,运用脱胎、锥画、彩绘工艺,展现了汉代马王堆漆器气韵,让人印象深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牡丹四条屏》

林源 作

除了漆器,林源也擅长漆画,他以花鸟为主,风格与众不同,画面饱满,复杂,画工比较大,一看就知道是林源的。他说:“我的画都是没有重复的,每一面都不一样,就是荷花也是不同的造型,构图也不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牡丹四条屏》局部

林源 作

1985年林源当任福州装饰艺术服务公司经理,圆满完成了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更新改造的总体设计、施工任务,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表彰。还参加援藏工程,代表福建省政府运用漆工艺为西藏宾馆室内设计装饰并制作,受到国务院嘉奖。1986年赴日本长崎为新地中华街东、西、南、北的中式牌楼运用中国漆艺装饰彩绘,广受日本友人好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银裹玉山》林源 作

让林源记忆犹新的是1995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设计制作大型漆画《银裹玉山》(2.8m*2.2m),获福州第九届“如意奖”特别奖。那时,接到为北京人大会堂台湾厅创作漆画的任务后,有20多人参与了投标,最后林源设计的方案脱颖而出。他独立完成了这幅大型漆画的绘制,并送到北京安装。看着自己的画作出现在人民大会堂,林源感到无比的自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榕根》

林源 作

现在退休20多年了,林源始终没有放下画笔,他的漆画也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收藏。“现在我每天都在做漆画。上午8点到工作室,做到11点多回来吃饭,下午继续到工作室工作。”他兴奋地说:“我不会感觉到累,因为这是我的乐趣。对我身体也有好处,天天劳动,天天动脑,就不会老年痴呆。我的体检报告里都没有‘三高’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江南水乡》

林源 作

林源是福州脱胎漆器的见证者。现在脱胎漆器装饰的人才越来越少,他也承担了大师带徒义务,2006年至今为脱胎漆艺行业培养了两批后起之秀,包括他的儿子林星,也兴趣上了脱胎漆器,业余时间都在钻研学习,做出的漆画还拿到了比赛大奖。

林源深有感触地说,漆艺传承是匠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继承之上加以创新涵养出的匠心情怀,是漆艺传承千年的活力所在。

个人简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林 源

1937年8月15日生于福州。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漆艺科。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漆艺大师、福州市特级名艺人、中国漆艺研究会会员。漆艺技法全面,在花鸟主题的漆画上表现尤其突出。

1982年漆画《昙花》入选福建第一届漆画艺术展、1988年漆画《葡萄熟了》《夜之神》《密林深处》入选福建省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展、1992年漆画《月夜昙花分外香》入选中日现代漆艺展并刊登于《中国·日本现代漆艺展》作品集中、1994年漆画《绣球花》入选福建省第二届工艺美术精英展,并获福州市第八届工艺美术”如意奖”大赛二等奖、2004年复制文物《虎座乌架鼓》并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湖北厅。2008年作品《双层脱胎“孔雀牡丹”大立盘》荣获“漆花杯”银奖。2010年脱胎漆器《古韵》荣获第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最佳文化精品”银奖、2011年漆器《黑推光云鹿纹针刻鎗金三层盒》入选福建省第四届“争艳杯”大赛并荣获铜奖、2011年漆器《仿汉针刻四方瓶》入选北京“国粹杯”福建工艺美术品大赛,荣获银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化生活报》两个连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3:15 , Processed in 0.0690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